博客首页|TW首页| 同事录|业界社区
2006-10-30

史玉柱这厮,着实有几分豪侠之气。纵横天下的脑白金余威尚在,战犹尚酣,近期的胡润《IT富豪榜》上,这厮又凭借一款网络游戏居然位居IT富豪榜第11位,仅次于百度李彦宏。


    前天,史玉柱在网博会上召开媒体沟通会表示:《征途》目前发展良好,已经进入上市程序;公司的第二款《巨人》游戏可能年底与玩家见面。据称,《征途》在线人数频创新高,至今已突破40万人,已经成为国内前三大网络游戏。《征途》目前月度利润高达700万美元,计划明年在海外上市。胡润说,不包括生物医药等领域,史玉柱的IT财富已经达到了30亿元,在今年IT财富榜上位居第11位。而百度李彦宏以35亿元的财富位居第十位。


    对于如今混迹于IT行业的史玉柱,大众大多只知其在保健品行业长袖善舞,殊不知这厮却是发迹于IT业,靠巨人汉卡起家,第一桶金正是来自IT行业。


    在进入网游之初,史玉柱称缘由是出于自己的“IT情结”。16年后,史玉柱就因为这个情结回到了IT业。他选择了曾经创造惊人财富神话、又令无数公司铩羽而归的网游。挟2亿美金,打免费旗号,史玉柱的入场,使网游江湖上又多了一位“大佬”。


    记得入场时,史玉柱亮出的资本是他本人是个游戏高手,几乎市面上的游戏都玩过。盛大的陈天桥就游戏爱好者和运营者的关系说了这样一句话:“喜欢吃肉的,未必能当好厨子。”而玩家史玉柱却偏要当这个厨子,而且这个厨子的野心不仅仅是做好肉,还要改变食客的口味。史玉柱能做个网游的好厨子吗?


    至少目前从表面上看,史玉柱是个好厨子。但是,问题同样也有一箩筐。


    本月早些时间,6款网络游戏接受了由40位评委投票的首届绿色游戏评定。这次绿色游戏评定活动由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发起。参与评定的40名评委包括7名学生、4名家长、11名教育心理专家、4名游戏业人士和其他相关行业人员。评定中,《征途》的暴力度、社会道德度、货币关联度、游戏内部社会体系秩序度等指标毫无疑义地被评为“3级”,综合评定为“危险游戏”,评委建议暂停游戏运营。


    自1997年巨人大厦停工后,史玉柱在公众场合的曝光率就降低了许多。后来的史玉柱,像一个“大隐隐于市”的江湖刀客,只是我们常常看不清那把飞刀的去向。或许,“隐”不是他真正的目的。以“隐”达显,才是他的初衷。在经过大起大落的人生波折后,如今,史玉柱凭借网游产品《征途》高调现身。不过,正如其一贯的作风,这次的调却显得高了些。


    自称“玩过市面上所有游戏”的游戏高手史玉柱声称:“网易非常可怕,但它和我们不是同一类”,“我不怕盛大,它的重点不在游戏”,“《魔兽世界》的致命伤在文化上,它也就这个规模,上不去了”,“我一款游戏就把金山所有游戏都超过了”。史玉柱的新扮装一亮相,就把当前瓜分中国网游市场的几大巨头全得罪了。


    很快,史玉柱的高调就迎来了回音。金山运营经理称史玉柱做的游戏是“绣花枕”,他根本就是一个网游“外行”,并大胆质疑“史玉柱根本不懂网游”,同时表示“《征途》目前对外公布的所有数据都是虚假的,25万人同时在线根本不可能”。


    史玉柱肯定没想到,他的一句“我一款《征途》游戏就把金山所有游戏都超过了”的言论,竟然会引发一场“脑白金式网游”还能走多远的全面质疑。也许史玉柱只不过习惯性地夸耀了自己,但却让所有网络游戏业界很“不爽”。


    不过,历来饱受争议的史玉柱似乎并不怕这些场面。他的财富,正是从争议声中堆砌起来的。如果没有争议,或许他还不适应呢。


    陈天桥们的网游时代是属于网游1.0的时代,他们走的是电信时代的盈利模式:用多少算多少,人人收费,记时收费;史玉柱则所代表的是网游2.0时代,走了一条互联网时代的盈利之路:人气第一,打免费牌,实质上是区别收费,赚有钱人的钱,对消费能力低的玩家免费。


    史玉柱其人其事,行业界内外部对他的评价众口不一,无论我们怎样来评判这个曾经的IT界牛人,而后的保健品帅才,现在的网游富豪。其的大将风度与敢于拼搏奋斗重头再来的精神,足够让我们感受到了商人们的时代风采与世纪轮回。


    从某种意义上说,IT业正需要史玉柱这样的忽悠大师、营销大师,无论成败,都会给这个行业留下点什么。

2006-10-27

 读完《白鹿原》的那夜,熄灯之后,那只预兆吉凶的白鹿老在我心头神秘地跳跃扑闪,一会儿在滋水河川绿油油的麦田;一会儿又到了白雪皑皑的关中平原……
  
  白鹿两家的历史恩怨折射出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历史,这不仅反映在小说的字里行间,而且从作者的题记——”小说被认为是一个民族的历史”(巴尔扎克语)——就可窥一斑。中国有洋洋洒洒五千年的文明史,但其中有一半时间受到儒家学说的主宰,描述中国近代历史的《白鹿原》也不能跳出这个框框。
  
  因此,说白了,《白鹿原》阐述的就是儒学哲学,这并不是因为关中大儒朱先生这个人物的提示,而是从《白鹿原》的生活气息,从《白鹿原》的精神所在,都得以规范地证实。且看小说的第一句话:
  
  
“百嘉轩后来引以为豪壮的是一生里娶过七房女人。”
  
  从这开篇的第一句话,就证实了”男尊女卑”、”传宗接代”、”一夫多妻”等多种儒家传统思想。如同医生看病先号脉一样,从全书的第一句话就可以号出《白鹿原》的脉搏——儒学学脉。其中,儒家思想的精核是”仁义”哲学,同时这也是孔子伦理哲学的精核,也是儒家学说的制高点。纵观中华传统哲学思潮,”仁义”是孔子独特思路的开拓与创新。具体而言,”仁”的品格是爱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义”的品格是指人的行为合乎法度、身份、伦理规范,”义及宜也”,”人之正路也”,具体是指”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因此说,”仁义”是孔子高高悬起的理想的人格,人格的理想。同时,这也是《白鹿原》的作者陈忠实在本书中一直致力于高高悬起的所在。在开篇的第四章里,当百嘉轩和鹿子霖为了李家寡妇的一块地闹争端而最终变为善举后,县令就一块批有”仁义白鹿村”的石碑在敲锣打鼓声中亲自送上白鹿村,这就给全书定下了”仁义”的基调。后来朱先生所推荐的徐先生来白鹿村执教时,在学堂开馆典礼中说了一句话作为答辞:
  
   “我到白鹿村来只想教好两个字就尽职尽心了,就是院子里石碑上刻的‘仁义白鹿村’里的‘仁义’两字。”
  
  至此,沉重时已经把本书的主题阐述得很清楚了,这仅仅才写到了全书三十四章中的第五章。
  
  主人公白嘉轩的一生,就是实践儒家思想的一生,说具体点就是”仁义至上”。儒家学说及其追随者们认为:一个人做到了仁和义,自然就实现了人生的价值;在人生的各项事务及每时每刻,仁义存则价值存,仁义灭则价值灭。从白冰的老汉给长工鹿三娶媳妇到白嘉轩资助鹿三的儿子黑娃上学都体现了一个”仁”字;白嘉轩和鹿三谈心时说他一辈子从没做过一件亏心事,其行为是履行一个”义”字。白嘉轩从骨子里流淌的都是儒家的血,他是一个普通的农民,但他的信念是至高无上的儒家信念。黑娃从小就发现这个人的腰板挺的”太直太硬”了,即使是后来被黑娃打折拄着拐杖时也要把腰板撑起来。而脸上的那副表情使黑娃从小就感到害怕:
  
   “白嘉轩大叔却永远是一副凛然正经八百的表情,鼓出的眼泡皮儿总是使人联想到庙里的神像。黑娃知道白家对自家好却总是恐惧,他每天早晨和后晌割两笼猪草,匆匆背进白家马号倒在铡敦旁边又匆匆离去,总害怕看见白嘉轩那张神像似的脸。”
  
  即使是白嘉轩调教出来的儿子孝文孝武也使黑娃能联想到庙里神像旁边的小神童。在黑娃的心目中白家父子完全是模子里刻出来的那种卫道士的嘴脸,而且最能体现白嘉轩行为准则的是身先力行并带领村民们学习和实践朱先生所编撰的那部过日子的章法《乡约》:
  
  
“一.德业相劝
  德谓见善必行闻过必改能治其身能修其家能事父兄能教子弟能御童仆能敬长上能睦亲邻能择交游能守廉洁能广施善……
   二.过失相劝
   …………”
  
  而且还把《乡约》镶刻在石板碑上,镶在了祠堂正门的两边,让其与”仁义白鹿村”竖碑互为映照。
  
  白嘉轩对教育很重视,不惜大动土木,把祠堂整修一番作为宿舍,并未开学进行了庄严而隆重的仪式,但他把教育当成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的一部分,要求教育与政治、道德保持一致。两个儿子从白鹿书院毕业后,想进城继续求学,而白嘉轩却没有同意,让两个儿子回家务农,至于女儿白灵被锁在屋里不让上学就更可以理想了。白嘉轩一生拿儒家学说当生活指南,对新生事物持排斥态度:
  
  
“白嘉轩瞅着县长心里不无遗憾,要是穿上七品官服就会更气魄,更像个县令了,可惜他穿一身猴里猴气的制服。”
  
  白嘉轩笃信”君君臣臣”的那一套,当县长让其当参议员时,竟把民主理解为”百姓乱口纷纷,咋个说了算”。
  
  最能体现这种意义的便是白鹿村的祠堂,这是至高无上的权力象征。在旧式的封闭农村,族长就是高高在上的”法官”,祠堂就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法庭”。田小娥是黑娃拐来的秀才的妾,因此就不能和黑娃拜祠堂。黑娃的父亲鹿三参加过无数次在祠堂成亲的庄严隆重仪式,万万没想到她的黑娃引回来一个小婊子,”再也不好意思讥讽人家鹿子霖了,这件事仿佛一块化释的积食堆积在他的心口上”(他曾经讥笑过鹿子霖的大儿子鹿兆鹏不肯跟媳妇拜堂)。可见祠堂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处理白孝文、田小娥这一种桃色事件,也都在祠堂进行。白孝文是未来的族长,只有在祠堂进行惩罚,才能起到应有的效果。
  
  在儒家看来,人生道路也是”道中庸”的过程,君子就是在任何时刻都保持中庸的人,所谓”中者,天下之大本也;和这,天下只大道也。致中和,天下位焉,万物育焉。”正如前文所提到的当白嘉轩和鹿子霖因为李家寡妇发生纠葛时,本书中的圣人朱先生便给两位主巨额都送了一首诗,其中后两句为”为富思仁兼重义,谦让一步宽十丈。”各打五十大板,并没有偏重内第白嘉轩,可见圣人终归为圣人。朱先生一生无论做事还是做人都恪守此道。
  
  儒家学说到了白嘉轩这一代已呈现没落趋势,渐渐出现”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凄凉。黑娃的落草为寇、白孝文的风流事,鹿子霖的荒唐,席卷白鹿原的饥荒、瘟疫和战争,以及整个中国的大风暴,都是为了催毁白嘉轩们”太直太硬”的腰板和”神像”般的脸。尤其是结尾处白孝文不动声色地处决黑娃,给每个人的内心都留下了巨大的惊悸……
  
  但白嘉轩还是拼命地维护这种”仁义”儒学。三媳不育,不惜拿长工娃”借种”,便是本着”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儒家伦理;把女儿百灵锁在物理任其哭喊而不让去城里上学,也是本着”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儒家哲理。和其他旧事物不甘心退出历史舞台一样,也如同舞台上演戏时中枪后晃半天才能倒下一样,白嘉轩和他所推崇德儒学也在做最后的垂死挣扎:
  
  
” 白嘉轩和那些热心帮助的族人一起从杂草丛生的瓦砾堆上拣出碑文碎片,用粗眼筛子把瓦砾堆里的脏土一筛一筛筛过,把小如指盖的碑石碎块也尽可能多地收拢起来,然后开始在方桌上拼接,然后把无法弥补的十余块空缺让石匠依样凿成参差不齐的板块,然后送到白鹿书院请徐先生补写残缺的乡约文字……他一边用毛笔字在奇形怪状的石块上写字,一边慨叹:‘人心还能补缀浑全么?’”
  
  拼凑四分五裂的人心,拼凑那即将进入历史坟墓的儒家学说,是《白鹿原》最终要阐述的灵魂所在。但人心还能补缀浑全吗?徐先生慨叹的好啊!

2006-10-25

改名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古人改名时都要祭祖,请族中有名望的长者,先行占卜,然后改名。即使在近代,改名和休妻等一样,都要登报广而告之。今天本博客名的改名一事我就全权决定了,不用那么麻烦,不用劳民伤财了,也就不搞什么仪式了。


    有的看官不禁要问了,原来的博客名“后土豆时代”用得好好的,也创出了一定的万儿,也拥有那么用一个巴掌都数不过来的粉丝,为什么要改呢?


    问得好!下面我们就讨论一下改名的必要性、可能性和可行性。


    首先讨论一下改名的必要性。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在变化中,毛主席也说过天下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一部《易经》就是讲“变”。我们看一支蜡烛,它的火光在不断地跳动,但是后一秒钟的火花是不是前一秒钟的火光呢,当然不是了。我们坐在椅子上悠闲地休息,前一秒钟的我和后一秒钟的我有没有变化呢,表面上看没有什么变化,但是体内细胞的新陈代谢,这一秒钟也不知出现了多少次生生死死,再说,后一秒钟的思想和前一秒钟的思想是不是没有变化呢,不过微小的变化不易为人察觉罢了。所以孔老夫子在研究《易经》时,不但强调“君子善变”,而且说“知机其神乎”,演绎成现代语言就是“抓住机遇”,战场上、商场上、市场上、乃至球场上无一不讲要抓住机遇。《庄子》上说:“万物皆出于机,皆入于机”,《辞源》上说:机就是事物变化的迹象和征兆。《旧唐书·李靖传》上说:“兵贵神速,机不可失”。说得都是同一个道理。


    我是想出名想疯了,决定抓住机遇,把本博客改为真名“刘兴亮”。盖因网名“后土豆时代”不好证明就是我罢了,而且这名不能登上一些严肃的场合。


    其次再讨论一下改名的可能性。


    从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物质是客观存在,是第一位的,精神世界是建立在物质世界的基础上的一种具有能动性的主观力量。如此看来,“刘兴亮”作为一种客观存在是由物质世界的本质特性决定的,这有户口本为证。不管我叫“后土豆时代”还是“前土豆时代”都改变不了“刘兴亮”这一实在的本体。禅宗有云:见刘兴亮是刘兴亮(第一阶段,只见外相);见刘兴亮不是刘兴亮(第二阶段,相由心生);见刘兴亮还是刘兴亮(第三阶段,物我如一)。所以一旦认识了这个问题,就不会再理会对名字的象征意义的弗罗依德流派犬儒主义流派柏拉图古希腊流派老庄虚无主义流派尼采超人主义流派以及各种超现实主义流派哲学的不同解释,刘兴亮就是刘兴亮!


    同时,信息产业部也在酝酿出台博客实名制。既然部里领导这么想了,想来总有一定的依据吧。既然上面号召了,总的有人呼应吧。现在,我就向部领导表一表忠心:在下一片赤诚,忠心耿耿,愿为部里出力尽智,精忠报部!此心苍天可鉴,黄天可表!


    最后讨论一下可行性。


    《民法通则》第99条规定:“公民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假冒。”


    既然法律都说了,那就证明这事有法可依。既然有法可依,那我们就有法必依吧。


    自即日起,本博客名由本人的网名“后土豆时代”改为真名“刘兴亮”。本人宣誓,一经更改,决不鼻涕一把泪一把的悔改。


    最后声明:“后土豆时代”作为我的网名将长期存在,同本名“刘兴亮”一起,依据《民法通则》第99条,禁止他人盗用、假冒。

2006-10-23

A
  香烟的价值在于燃烧的过程,
  和吸烟者对燃烧过程的欣赏。
  
  爱情呢?
  爱情的价值呢?
  
  爱情的价值,
  是不是也体现为一种燃烧的过程呢?
  
  B
  香烟燃烧着……
  
  在这个过程中,
  吸烟的人享受到了兴奋或者平静,
  忘了忧伤或刺激了神经,
  变得麻木或者变成智者。
  
  爱情燃烧着……
  
  在这个过程中,
  爱着的人享受到了快乐或者痛苦,
  忘了别人或丢了自己,
  变得白痴或者变成灵性。
  
  C
  香烟在燃烧着,
  爱情在燃烧着,
  在这个燃烧的过程中,
  一些不断地被创造,
  一些不断地被毁灭。
  
  燃烧的本质,
  究竟是创造还是毁灭?
  
  D
  生存还是死亡,
  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莎士比亚在一次感情受挫后,
  一边抽着烟,
  一边在一本巨著中写下了上面的名言。
  
  E
  香烟一直在燃烧,
  香烟最后变成了一堆烟灰、一个烟蒂,
  和一整个肺的尼古丁。
  
  爱情一直在燃烧,
  爱情最后变成了一段往事、一脸泪水,
  和一整个日记本的缠绵伤心。
  
  F
  燃烧的结果,
  人人可以看得到、想得出。
  
  可是,
  吸过烟的人有几个能不再吸烟?
  爱过人的人有几个能再不爱人?
  
  G
  香烟默默地燃烧着,
  呵,享受吧,
  享受在烟雾袅袅升起的烟头。
  
  爱情轰轰烈烈地燃烧着,
  呵,陶醉吧,
  陶醉在喘不气来的拥抱中。
  
  H
  只在乎曾经拥有,
  不在乎天长地久。
  
  燃烧过后的灰烬,
  已不再具有燃烧的功能。
  
  I
  不要再相信什么爱到地老天荒的誓言,
  正如不要相信重复无数次的戒烟宣言。
  
  不要相信什么只爱一个的诺言,
  正如你不会相信自己一生只抽一个牌子的香烟。
  
  J
  一根劣质的香烟,
  轻轻一折就断了。
  
  一段脆弱的感情,
  一丁点打击就毁了。
  
  K
  香烟燃烧着,
  夹烟的手指越来越黄,
  充满烟味的牙齿越来越黑。
  
  爱情燃烧着,
  爱着的心胸越来越窄,
  弥漫着爱的神经越来越脆弱。
  
  L
  眼睁睁地看着指间的香烟慢慢变短,
  心里会产生一种莫名的恐慌,
  心情愈发暗淡。
  是意犹未尽?
  还是怕不留神烫了手指?
  
  眼睁睁地看着怀中的爱情渐渐远去,
  心里会产生一种莫名的惆怅,
  心情愈发凄凉。
  是情意未断?
  还是怕成为心中一块永不磨灭的伤痕?
  
  M
  一支烟燃尽后,
  烟灰若均匀细白吹气不掉,
  那是好烟。
  如果烟灰黑而粗糙,
  并且不住地落下,
  这样的烟不抽也罢。
  
  一段感情结束后,
  音容笑貌点滴往事挥之不去,
  那是美妙的感情。
  如果印象模糊暗淡,
  并且永不再折磨你,
  这样的感情不碰也罢。
  
  N
  上等的烟草,
  是凉凉的香暗暗地沁心入脾,
  你非得深深的吸口气,
  才能闻到那大自然馈赠的芳香。
  
  缠绵的爱情,
  是深夜的月亮幽幽的心旷神怡,
  你非得喘不气来的脸红心跳,
  才能感受到那番爱着的欲仙欲死。
  
  O
  品质低劣的烟丝,
  还没等你闻就有一股呛鼻的冲劲儿,
  冲向你的脑门。
  这是你也许因需要某种刺激而很兴奋,
  渴望早点入口。
  但一旦划一根火柴点燃时,
  也许只需一口,
  你就会扒脚就逃。
  
  带有邪念的爱情,
  还没开始就有一种灵魂深处的别扭。
  这是你也许因某种需要而很兴奋,
  渴望早点上手。
  但一旦越过最后的防线时,
  也许只需一次,
  你就会意兴索然。
  
  P
  我若是不期然间遇到一份像好烟一样的爱情,
  我想我一定会待它如我手中的这支中华香烟。
  我不会急切地渴望它一燃而尽,
  不会在大口大口的吞吐中,
  让它迅速化为一缕轻烟飘散。
  我不急不躁,我不贪婪。
  我用平静的手指点燃它,
  把它举在眼前,
  神态安详地注视它的燃烧。
  
  Q
  我不会刻意去吐美妙的烟圈,
  我不会刻意用烟雾组成什么图案,
  我不会把烟叼在嘴角或粘在唇上,
  我也不会去摆什么装深沉的造型。
  
  我不排斥轰轰烈烈,
  但我更喜欢一种平静的享受。
  
  R
  如爱情般甜蜜的好烟燃烧着,
  好闻的烟香在我周身萦绕。
  我深深的呼吸着、吐纳着,
  渴望把它挥散出来的每一丝每一缕,
  都吸入体内。
  
  我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
  我坐定了。
  我双腿盘起来了。
  我双手合十了。
  
  S
  我企求着,
  企求着一支如爱情般的好烟慢慢的燃烧,
  慢慢地挥散,
  让我在芳香的空气里,
  和入骨的熨贴中,
  安安静静地变老。
  
  T
  如果可以,
  我选择烟尽人亡。
  
  香烟不再燃烧,
  爱情不再燃烧,
  生命之火不烧也罢。
  
  我拥有过,我幸福过,
  结束又有何妨?
  
  U
  我喜欢在晚上抽烟,
  在黑黝黝的沉默中。
  
  只有一个人,
  静静地点上一支烟,
  慢慢地品味,默默地咀嚼。
  在烟雾缭绕中享受自己,
  在虚无缥缈中憧憬爱情。
  
  V
  我喜欢在写诗时抽烟,
  在思维的跳跃状态下。
  
  可以说是香烟给我灵感,
  可以说是香烟赐予我一个氛围。
  香烟慢慢地变短、变暗,
  直至最后烫着自己。
  诗中的爱情也变得哀怨、变得幽绝,
  直至最后自己也泪流满面。
  
  W
  我渴望爱情,
  正如寂寥时忧愁时对吸烟的渴望。
  
  我也恐慌着爱情,
  正如咳嗽时吐痰时对吸烟的恐慌。
  
  X
  烟瘾发作时,
  不管优烟好烟,能点燃的就是好烟。
  逼急了,不惜满地去寻找烟头,
  有时候,一个烟头几个人抢。
  
  爱情呢?
  我只知道,
  一个人在孤独时什么事都有可能发生。
  
  Y
  香烟燃烧着,
  爱情燃烧着。
  
  燃烧是燃烧着的过程,
  燃烧是燃烧着的结果。
  
  Z
  我很清贫,但我只抽好烟。
  我很寂寞,但我一直等待。

2006-10-21

由世界著名品牌大会主办机构世界著名企业联盟、美中经贸投资总商会、世界品牌组织、全球华人名牌网联合主办的2006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新合作大会暨世界著名品牌大会第二十六次会议今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出席大会,来自中央和地方的代表、学术界、专家、企业界人士,以及美国、南非、香港、澳门、台湾等地的120多人出席了大会。我作为嘉宾应邀出席。以下是一些图片。

 



(图1 我在大会上的演讲)

 


(图2 我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少将、后勤部长胡永丰合影)

 


(图3 我和世界著名品牌大会副主席、南非华金国际集团董事长苏华杰先生合影)

 


(图4 我和美国纳斯达克上市融资服务公司美方首席代表鲍勃·杨合影)

 


(图5 我和世界著名品牌大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罗军先生合影)

 


(图6 我和美国纳斯达克上市融资服务公司商务代表梁同会先生合影)

2006-10-20

有路的地方就有丰田车,丰田车的广告可谓深入人心,但是也决定了丰田就是一个大众化品牌。当丰田想进入高端的时候,这个深入人心的定位就带来很大的局限。后来生产的高端品牌不叫丰田,而是叫做凌志,还不说凌志是丰田生产的。当全世界人民都知道凌志是高端品牌时,才知道原来是丰田生产的。


从经济学上讲,这叫做锅盖效应。大众化品牌的这个事实阻止了丰田的高端发展梦,像锅盖一样压住了想继续发展的丰田。要发展,必须打破这一锅盖效应,建立第二平台,另行打造高端品牌。于是,凌志横空出世。


国内也有一家类似的企业。品全兴、万事兴,这句话创造了几十亿的价值。但品全兴、万事兴深入人心的同时,也给全兴品牌创造了一个顽强的概念,就是全兴只值20多块钱。花数千万巨资大力打造的“全兴酒神”连区区180元的价格都卖不掉。当“水井坊”以1600万元人民币购买了四川全兴足球队2000年的冠名权时,人们还是纷纷议论这个高端品牌是什么来头。后来大众才明白“水井坊”原来就是全兴的高端梦。


2005的第一声春雷过后,Web2.0横空出世,给互联网业界带来了新气象。一时间各路人马、各色人等纷纷涌上前去,或热烈相拥,或横眉怒对,或冷眼旁观,尽管仪态万千,但终归还是避不开WEB2.0的杀气。顿时,多年来积淀的互联网的沉沉暮色,似乎终为君开。


“WEB2.0是啥呀?互联网的同志们互相打听着,犹如农民伯伯在打听今年种子站的新品种一样。得了消息的已经先去播种了,没得着真经的继续在四处打听。应了那句俗语:“庄户人家不差甚,人家种甚咱种甚”。


于是,相关的不相关的项目纷纷上马。谁都认为自己将挖掘到一块大大的金矿,谁都相信自己的眼光、经验和行动力,于是扛上一些叫做BLOGVIKISNSRSSTAG等等的工具就开始上路了。


凌志、“水井坊”出世的时候,大众一片惊呼,以为是多玄乎的品牌,等慢慢知道原来就是“丰田”、“全兴”时,才明白原来不过尔尔。想来“水井坊”和卖不掉的180元一瓶的“全兴酒神”的酒质相差不到哪儿去。


夏去秋来,互联网界的农民伯伯们也突然发现,原来地里面还是那些庄稼。BLOG?不就是WEB1.0时代的文集和日记本吗?SNS?不就是WEB1.0时代的群或组吗?TAG?不就是WEB1.0时代的关键字吗?……


凌志和“水井坊”的横空出世,确实帮助丰田和全兴打破了锅盖效应,取得了令人艳羡的成绩,这点不可否认。但是很多眼热的互联网人士没有明白,自己有丰田和全兴的基础吗?这不,新浪推出BLOG之后,很多BLOG网站已经举步维艰,部分已经扯乎,“急急如丧家之犬,忙忙如漏网之鱼”。


WEB2.0的理念确实带来了很多的变革,也确实让今天的互联网有些百花齐放的感觉,至少表面上是一种百花齐放。凌志和“水井坊”是丰田和全兴自己刻意制造出来的品牌,以适应自己的某种需要。WEB2.0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某种意义上说,它只是一个概念。误入歧途的很多人到现在都没有搞清楚,在一种概念的背后,没有坚实的商业应用或者市场需求,那么终究只能是昙花一现。


凌志是每家汽车厂家都能做出来的吗?“水井坊”是每家酒厂都能做出来的吗?互联网的WEB2.0试验田犹如各地的开发区,规划一样模样都差不多,目的也一样,都是为了招商引资。真正有没有自己的差异化?有没有核心竞争力?这就很难评估了。中国不需要那么多的开发区,互联网也不需要那么多的web2.0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梨花是表面现象,树上的积雪终究是要融化的。


 

2006-10-19


QQ:27739831


MSN
htdsd@msn.com


POPOxlliu78@163.com


搜Qxlliu78@sohu.com


UC:1455643221


雅虎通:lantisliu78


淘宝旺旺:后土豆时代

 


由于工作需要,经常要使用各种各样的聊天工具(更雅一点的说法叫及时通讯工具),所以也就申请并使用着一堆聊天工具,数量蔚为壮观。但由于近年来记忆力衰退的太厉害,经常很多帐号记不住,所以搞了这个集中营,作为备忘。朋友们如果和我有沟通的需求,就选择着上列帐号加吧,但请说清楚是谁。


好像还有一些聊天帐号来着,记不清了,想起来再加入这个集中营,想不起的那些也就说明不需要想起来了。

2006-10-18

 以前有MM问我:知道路易十三吗?我说,不就是那个历史书上头发长得像狮子的那个法国佬吗?MM摇头,再问我知道伏特加否,我反问:不就是俄罗斯境内的那条小河沟伏尔加?MM摇头叹气:其实你不懂我的心。

   我是一个成熟健康的男人,生活中没别的嗜好,就偶尔打打小麻将,看看歪录相,喝点跟斗酒,吃点麻辣烫。如今我浑浑噩噩,生活颠三倒四。但有一种情缘,剪不断、理还乱,那就是前不久闯入我心扉的MM。

爱你没商量

   爱一个人需要理由吗?——不需要
   爱一个人不需要理由吗?——需要
  
  我一爱你有美丽的容颜、得体的衣裳。你出身如何我并不管,仅仅是欣赏你而已,”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我毫不例外。第一次看到你时,我怎么老是想到电视里的 “香香公主”,于是我就格外地留意你了。你从横空出世到我的面前,充分显示了上天对我的眷恋:把你的美貌活生生地展现在我的面前,又是那样的恰如其分,让我呼吸急促;你的端庄与静谧,处处体现你的”贵气”;你的肌肤冰清玉洁,晶莹剔透;你的身材丰满圆润而不失骨感;胸、腰、臀部凹凸玲珑、清晰可见;你的着装设计独特,质料精良,剪裁得体。这一切的一切,使你是那么的高洁、超俗。

   我二爱你的品质。一开始我就注意到你的非凡品质,你的”高贵”神韵,你贵比仙子,外慧而内聪。常常让人叹为观止,仰慕之情如滔滔江水延绵不绝。

  我三爱你的内涵。尽管”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但你的美还不止于此,更多地来源于你内涵,瞻仰着你高贵不俗的气质,就象一本书”读你千遍也不厌倦”。中华几干年的文化内涵浓缩于你一身。读你就是读中华的文明史,是那么的让人景仰、沉思、感慨。由是,我领悟了王侯将相为何舍弃九鼎之尊,领了雕栏玉砌,领悟了香如故。你是我的紫霞仙子。

   MM,叫我怎能不爱你?爱你,无怨无悔,拥有你,一生何求。

恨你没商量

   我徘徊在灯火澜珊的街头,车如流,人如织。我思MM而不得,竟有一种”日幕乡关何处去”的惆怅,正好,街对面有一家”恨滔滔”,何不去喝我的”跟斗酒”。

   喝第一杯酒,苦涩,我想起了该死的计划生育政策的制定者。否则,也不会男女比例这么失调,美女这么少。我恨就要先恨你。有朝一日,如我们狭路相逢,我要和你决斗,我第一招”黑虎掏心”,第二招”秦山压顶”,第三招”转身便逃”。

   喝第二杯酒,苦涩,我恨起了那该死的晚会。没有那夜的晚会,何来我今日之思?有朝一日,我非一把火烧光天下所有的晚会不可。

   喝第三杯酒,苦涩,我很起了MM的父母。你说你们没事生这么漂亮端庄的MM出来干嘛,要不,你们就多生一些,让大多数男人如我,可遇而不可求,直至眼睛喷火,鼻孔流血,你不是存心要让”天下大乱”吗?即使遇到了,也只能落的满腔惆怅。

   喝第四杯酒,苦涩,我顺便把”女娲”来拿恨一下,当年共工氏头触不周山,天倾西北、地 陷东南,你当神仙乐滔滔,去采什么五色炼石去补天,还去造什么男人女人,播下爱恨情伊的种子,让人世间从此不太平。

  喝第五杯酒,苦涩,我直接恨到了MM,就是你让我只可远观不可亵玩,于是我常常”南柯一梦见紫光,醒来竹篮无一液”,最近我有点烦,皆因你而起!如果有一天,我在相思湖畔遇到你,我一定伸出我的禄山之抓,一把将你提将过来,紧紧抱在怀里……然后猛吸一口,大呼”美哉,MM……”。

   喝第五杯酒,苦涩,我恨……

   我醉倒在对MM的暇想中。

2006-10-16

      土豆先生今年国庆在山西省柳林县三交镇黄河三峡景区旅游时,在游船上听到当地的一则捧腹大笑的谜语,不是寻常脑筋急转弯能比拟的,而且完全来自真实生活。

 

       一个老汉晚上上厕所,回来后给人们讲了这么一个谜语:出去时没看见可碰上了,回来时看见了却没碰上。打一农村常见物体。结果满屋的人无人能猜出,不断地追问老汉。老汉笑而不答。最后等老汉讲出谜底后,满屋的笑声差点把房子震塌。

 

       此谜语绝对经典、绝对搞笑、绝对原创。土豆先生听后感慨:思在民间,智慧更在民间。越是农民的,才越是世界级的。

 

       土豆先生听来后讲给很多人,结果无人能猜到答案。现在在此悬赏,如能猜出,免费请去柳林县三交镇的黄河三峡旅游,一切费用土豆先生承担。

 

       如果实在猜不出来,请向土豆先生索要谜底,不过请先转发10个朋友或网站,让民间智慧得以有效传播。同时还要请土豆先生吃饭。估计土豆先生的饭局要忙得不可开交,土豆先生届时也拽一把,一定要奉行西游记第八十一回猪八戒对南山大王手下的小喽罗们说的那句话:不要拉扯,待我一家一家的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