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首页|TW首页| 同事录|业界社区
2006-11-28

【标题】91文学网后土豆时代独家专访
【策划】神仙姐姐
【整理】蒋离子
【首发】91文学网
【链接】http://wx.91.com/NovelData/Iframe/Article/ZJZF/ZJZF20051125.htm
【正文】
     我现在总算是明白了,只要一天不告别单身,一天就麻烦不断。
    
     一年年过去了,我越来越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单身的麻烦,单身的尴尬,以及单身的苦恼,在夜以继日地折磨着我。
    
     首先,这个问题来自父母,毕竟我是一个孝子。二老已年届花甲开外,整天闲在家里没事,就念叨着幺儿的婚事。这也难怪二老,做父母的,没有把孩子都交待完,总感觉自己的任务还没完成。正写着呢,手机响了,一看号码,是二老打来的,不用说,肯定会问到我的终身大事。按下绿色的接听键,传来了我家老爷子的声音: “小子,最近怎么样?工作还行吧?身体还好吧……”老爷子还没说完,电话就被我家老太太抢了去,“小子,有没有给老妈找了个女朋友?”我笑着说:“妈,您又来了,还没呢!”“什么?还没有?你肯定是还想着芳吧,别想了,听妈的话没错,天下的好姑娘多得是,凭我儿的本事,好姑娘还不是一抓一大把。你老实说,你究竟是还想着芳呢?还是挑花了眼了呢?你要快点抓紧,老妈还想抱孙子呢。喂,要不要老妈给你介绍一个,啊?”
    
     其次,烦恼来自相亲。周围的朋友们今本上都有归宿了,于是,热心肠的人们就四处张罗着给我介绍对象。由于我平时喜欢结交朋友,因此各种介绍就都来了,既然介绍了,又是朋友,大多数情况下捱不过情面,只好去了。至于相亲的尴尬,我的一位朋友景三郎曾写过《我的相亲故事》,写尽了个中的麻烦。什么时候,我也把我的相亲故事写个系列,当然,我可不敢与三郎兄媲美。
    
     第三,苦恼来自情人节。我这个人特喜欢热闹,特喜欢过节。但是,有一个节我最怕过,那就是情人节。在情人节理由有三怕:一怕走在街上被小女孩缠着卖花: “叔叔,买花吧,在今天不买花,阿姨会不高兴的。”听到这句话,我就心特酸。为了不让心酸一次又一次,就买束花拿在手里。最后,可怜的花的归宿就是垃圾桶。二怕朋友们到晚上时来调侃:“单身王子啊,今天收到多少花啊?”三怕找不到朋友来消度,因为朋友们这天都忙碌着。
    
     第四,尴尬来自当伴郎。可能是朋友圈子中单身的屈指可数吧,抑或是由于其他原因,反正每次伴郎的苦差都落到了我的头上。不仅要忍受别人把我和伴娘放在一起调侃,还要忍受身体上的折磨。这次五一,又有两个这样的“美差”。
    
     第五,来自心理上的折磨。看着别人都出双入对,公然在我的面前勾肩搭背的,完全不顾我这个单身汉的感受。我老妈就经常告诫我:找对象也是,越到后面,就越是别人挑剩的。想想商店衣橱里那些缺领少扣的衣服,想想饭桌上的那些残羹冷炙,想想自己未来的的命运,就禁不住……
    
     第六,每天看着满屋子的乱七八糟,满洗衣机的脏乱衣服,满地的烟头酒瓶,它们都在深情地呼唤着一个女主人。
    
     第七,我也直奔三十的人了,如果真让我说实话,一个字,“我真急啊!”
    
     一年年过去了,仍是不变的的形单影吊。一年过去了,单身的折磨已磨成了岁月的老茧。我的内心深处却依旧在深情地告白:谁来帮我告别单身?
    
     后土豆时代,原名刘兴亮,山西吕梁人氏,浪迹成都已十载。虽混了个计算机硕士,却更喜舞文弄墨。出版了计算机、财经、文学类多本书籍,发表小文不计其数。无它,混口饭吃耳!
    
     一篇《其实本人不好色》更让大家认识了他。以下是蒋离子为后土豆时代整理的感言:
    
     为琐事缠身,一直没机会谈谈这颗老土豆。要谈他,先看看他的文章。天知道这个男人有多能写,洋洋洒洒,说三道四,天南地北,他是见到什么就写什么。文集里近150篇文章,谁知道他私下里还藏着多少文章而不肯拿出来呢。
    
     我说土豆很吝啬。当然这不只从他“窝藏”文章上看出,另有一点,他吝啬时间。想套出他的风花雪月与前尘往事,就需要和他大量的闲扯。对不起,他不会闲扯。我只好去研究他的文字,呵呵,捕风捉影。免得他总在那里宣扬“其实本人不好色”,导致无辜女性被他骗晕。
    
     文字是土豆的玩具:
    
     土豆是只老辣的狐狸。他掩藏着的叛逆,混迹在属于自己的天地里。无论对什么,他都有自己的立场和见解。他不需要别人马上认同,他慢慢用文字里的东西说服别人。
    
     他写女人,说女人应该是有味道的。到底是什么样的味道呢,那是一种从内到外的,底蕴款款的味道。他还写,女人有时候是应该当当小女人的,该柔弱当柔弱。对女人的态度,他是尊重而热爱着的。怕自己吓跑女人,于是写了《其实本人不好色》。这不是他的辩白,倒更像是他表明自己的观点:女人要的是尊重,男人需要一点稳重。
    
     再如他对时事的针砭《做人要厚道:超级女生的十大不厚道》。有条理,有根据,有观点。可是他不急着要别人举手赞同,而是一步步领着别人去探讨。看土豆的文字就是如此,你能感觉到自己是随着他的思路在阅读的。这一点,不是每个作者都能做到的。作为读者,总是被作者糊弄,可是土豆,他绝对不糊弄他的读者。他是带咱们去他的内心世界,一起分享他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所以,土豆把文字当成玩具,一个人玩不爽,叫上读者一起玩。这是文字最大的好处。作者和读者都追寻着的一座桥梁,难道不是共通吗?
    
     众乐乐,独乐乐,孰乐?
    
     诗歌是土豆的养分:
    
     睿智,是土豆诗歌的内涵。这与他的短篇不同,诗歌里他就是一个哲学家。诗歌对他而言,是严肃的。短篇则是活泼的,活泼如顽童。最具有代表性的诗歌就是《香烟和爱情A到Z》。长诗,韵律鲜明,难得的是写出了爱情的实质:
    
     D
    
     生存还是死亡,
    
     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莎士比亚在一次感情受挫后,
    
     一边抽着烟,
    
     一边在一本巨著中写下了上面的名言。
    
    
    
     E
    
     香烟一直在燃烧,
    
     香烟最后变成了一堆烟灰、一个烟蒂,
    
     和一整个肺的尼古丁。
    
    
    
     爱情一直在燃烧,
    
     爱情最后变成了一段往事、一脸泪水,
    
     和一整个日记本的缠绵伤心。
    
    
    
     F
    
     燃烧的结果,
    
     人人可以看得到、想得出。
    
    
    
     可是,
    
     吸过烟的人有几个能不再吸烟?
    
     爱过人的人有几个能再不爱人?
    
     ……
    
     这其中对爱情的理解,早就出离了风花雪月。
    
     我不愿意说土豆是诗人,我想说诗歌就是他的一种营养,维生素或者蛋白质。他的睿智不仅仅体现于诗歌,而每首诗歌都用来证明一点,他热烈地活着,他理智而清醒地活着。
    
     生活是土豆的花园:
    
     土豆爱生活,即使漂泊也成乐趣。他是忙碌着的,学的是计算机,还得了硕士学位,甚至出版了好些学术类专著。这样的人,在我们眼中,不过是个古板的老夫子吧,或者干脆说是刻板。
    
     但是我们的土豆,真正可爱。工作着的男人,敬业,出色,一边还进行着文学创作。枯燥的工作一结束,往电脑前一坐,文思如泉,仿佛这已然成为了他的乐趣。
    
     土豆有一间自己的工作室“后土豆时代工作室,做的是图书策划。
    
     他当然艰辛过,在成都奋斗了整整10年。
    
     他的文字和生活都是这样堆积起来的,用他的努力和不寻常。
    
     谁敢说一手好文章是与生俱来的?谁敢说稳固的事业是唾手可得的?
    
     是生活练就了文采,还是文才点缀了生活?是经历造就了才子,还是才子写就着经历?
    
     这些问题的答案,土豆会用他的文字告诉你。
    
     生活就是花园,对土豆来说,一朵花是一滴血泪,一朵花是一段故事。他开了花园的那扇木栅栏,等待着更多的人走进他的世界……

2006-11-27

轰轰烈烈的戊戌变法失败之后,
  光绪皇帝就急流勇退,
  请出了慈禧太后主持国事,
  自己则隐居在紫禁城内南海的瀛台。
  
  瀛台的风景很是优美:
  四面皆环以水,
  只有一座小桥通岸。
  这里可以虚窗待月,
  这里可以推门当潮。
  风骚骚而树急,
  波淼淼而云淡。
  
  皇帝再也不用日理万机,
  皇帝再也不用应付三千佳丽。
  但皇帝年轻有为啊,
  但皇帝不愿虚度光阴啊,
  于是,
  隐居着的皇帝,
  决定掌握一门实用技术
  ——修理钟表
  
  翻阅了一些史料后,
  笔者大胆地认为,
  皇帝狂热地迷恋于修理钟表,
  原因有四。
  
  第一:皇帝借掌握一门技术,
  来充实自己,
  不至于成为无用之人。
  
  第二:皇帝实在是找不到别的什么好修理的。
  咱泱泱大国,能人众多。
  只有钟表这玩意是洋人进贡的,
  别人不懂,于是皇帝决定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
  
  第三:皇帝认为先朝大臣林则徐公的一句名言很有道理:
  “师夷长技以制夷。”
  毕竟是皇帝呀,强国心切。
  
  第四:慈禧的年龄比皇帝大得多,
  他希望能够在时间上熬过慈禧。
  于是,
  每当修好了一座洋钟表,
  皇帝便把耳朵贴在钟盘上,
  “欣喜地听着时间前进的声音。”

2006-11-26

 当下午的阳光和我的头脸亲密接触时,我突然想起好久没有踢球了。那种感觉来的那样突然,就好像突然想起一个旧情人似的,感觉很是异样。
  
   就在这种感觉突然到来的一刹那,我摸出了手机,给我的那帮朋友挨个通知。只有一人有事,别人都说好六点半准时到。
  
  我们队的成员基本上都是一些由老同学、老校友,球队的名字叫做“魔鬼追击者”。从我们的队名就可以看出来,我们是一支崇尚进攻的球队,以攻代守,我们的口号就是“不怕丢球,只求进球”。至少,我感觉我们比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队要强多了,记得97年十强赛时,只有胜利才有可能出线的情况下,对沙特那一场,我们可爱的足球队竟然定出了”保平争胜”的策略。

   我往球场赶的路上,突然下起了小雨。真是天公不作美。这时候,我想起了一个词:天妒英才。好不容易踢次球,竟然还要雨战,不过也好,我们可以练习一下水战,免得到了正式比赛时不习惯。
  
   我们队是有光荣历史的,曾经获得过冠军称号。那是在我们组织的一次“魔鬼杯”的比赛中,我们队经过艰辛的苦战,终于夺得了冠军。不过那次比赛应邀参加的只有一支中学球队。
  
  人员到齐后,经过四下侦察,终于找到了一支看起来比较好对付的球队,随着守门员一声哨响(不是学韩乔生的错误,是由于我们没有裁判,只好委屈守门员吹哨了),比赛开始了。在比赛过程中,我们队的攻势是一波接着一波,不过丢球也是一个接着一个。刚开始,由于本方后方吃紧,德高望重的我就坐镇后防,其余队友全部压了上去。随着比赛的进行,雨渐渐下得大了起来,”魔鬼追击者”足球队队员们的队服都浇湿了,显示出了以肚皮为代表的曲线美。其中,我是美中之美。
  
  我作为一队之长,保持着一项连球王贝利、马拉多纳等人都可望而不可及的记录,那就是场场都有进球。由此可见,我能有今天的地位,决不是浪得虚名。随着比赛的推移,有真才实学的我竟然还没有一脚射门。比赛胜负事小,我的记录能否保持才是头等大事啊。我看了看表,该我发挥的时间到了,于是,我这个唯一的后卫就顶了上去,充当了站桩式中锋,这样可以发挥我头球好以及门前嗅觉敏锐的特点。于是,队友们不停地把球传到我的头上、脚下,以及肚皮上。每次比赛,队友们都会把很多球传到我肚皮上,他们到埋怨目标太明显了。不过,这个明显的目标也有它的功劳,比如它经常会帮助我拦截下对方的传球。但今天我太倒霉了,连一个机会都没有把握住,其中还包括几个“打不进比打进还难”的球。我想,我状态不好是由于下雨场地湿滑的原因吧。
  
   终于,让我抓住了一次机会,用我的金左脚,射进了一个看似简单的球。也许是我名气太大的缘故吧,我射门时竟然没有人防守。就在我脱掉上衣庆祝时,听到了对方守门员的三声哨响,大家欢呼比赛终于结束了。
  
   场场进球的记录又保住了。我说过很多遍了,本人可不是浪得虚名。

2006-11-25

 于千千万万人之间,于千千万万年后的今生,于千千万万时间的旷野中,于千千万万地域的长廊中,与你相逢。相逢已是上天的恩赐,感谢所有生命之间的相助。
   你从眼瞳里走来,我已在佛前跪求了整整五百年。五百年的青灯古佛,五百年的晨钟暮鼓,只为今生今日,只为相逢一笑。
   匆匆一见,匆匆一别,一见一别都湮没在机场舷梯上你左手中那一束娇艳如你的玫瑰。临走的时候我才明白万古长存的山岭并不胜于生命短促的玫瑰。于是,我笑了……
   为谁青杏煮酒?为谁举杯邀月?为谁把酒借东风?为谁梅子雨冷?
   不要说今生无缘,只待来世,不要。不是不相信你,不是不相信我。不相信的,也许只是那难以预测的明天,那无法抗拒的命运。明白,命运或许只能是一种悲哀;期待,或许真是太奢侈。
   前生已远,今生亦慢慢远去。
   今生,莫非又要再现这样的轮回?今生,莫非真的要隔着遥远的时空距离重复前世的等待?其实,我不是不愿意,不是不愿意再久久地跪在佛前,再用五百年的光阴,求再一次来生相逢。
   佛前求了又求。佛微笑不语,仍用手指,点了一点,于是,流星满天,六月飞雪。
  生生世世,都是相似的故事。当你来了,我却走了。当我从花树下走过,你的花却落了,满天花雨扑向我的背影,当我回首,却只看到了春的憔悴。当我用一生的血铺成满天夕阳,你却在山的那边水渚吹萧。我循声寻觅,只有漫山的萧声吹起我风衣的下摆。星起了,余下最后一抹云彩;月缺了,我捧着最后一握遗憾。你策马驰过草原,我是你脚下的红尘,用藏了一生的芬芳点染你的行程。你在江南采莲,我是你腕下无奈的水波,空留你容颜如雪。
   流转了一个轮回,又一个轮回。只是在错过相逢中诠释,在牵挂中默默回忆。只是不经意间,才又要做来世重逢的梦。梦里,天地动容,女神洒下满天雪花。佛微动手指,说的还是,不可以。天地尚有遗憾,你们怎么可以完美。
  我开口,聆听,终于感悟。你也拈花一笑,转身离开。走好,是一路!在异国他乡,可也有这么娇艳的玫瑰?走好,是一路,千千万万年中的一路。
   佛也笑了,有晶莹的泪花从斑驳陆离的泥塑流淌下来。
   泪停了,想是千千万万光年以后的事,而这个美丽娇艳的玫瑰故事呢?

2006-11-24

昨天,在公司内部的培训交流会上,与下属们分享了一个团队培训的小游戏。今天整理工作日志的时候,愈发感觉这个小游戏值得分享一下。不管是从游戏本身,还是从游戏出发的种种目的和结果,都能令人收益匪浅。


 


先介绍一下这个游戏:


 


名称:猜猜他是谁?
道具:一叠空白卡片
人数:47人。如果有更多参与者,将他们分成人数相等的小组。
游戏过程:
  1. 事先准备46个相关的问题。以我昨天下午的培训为例,准备的六个问题是:
  (1 你觉得搞这个培训交流会最主要的目的是什么?
  (2 对这样的培训交流会你最大的担心是什么?
  (3 你认为目前互联网行业最热的名词是什么?
   
   4 你认为目前我们所在的行业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5 描述一下自己迷人的程度?
  (6 说出一位自己喜欢的明星的名字。
  2. 每人取出一张卡片,写上数字“1″,然后在卡片上写下自己对第一个问题的回答。重复以上步骤,直至答完所有问题。但每张卡片只能有一个问题的答案。将卡片写有答案的一面朝下,放在桌子中间。
  3. 让一位员工将所有卡片打乱。
  4. 由第一位员工任意抽取一张卡片,大声念卡片上的内容。如有需要,可再念一遍。但不能将卡片给任何人看,以防从笔迹中辨认出作者。
  5. 除了朗读者之外,其他员工都猜一猜谁是作者,并由朗读者把大家猜测的名字写下来。(卡片真正的作者不能猜自己,只能随便猜一个另外的人。)
  6. 记录完之后,每个人轮流解释自己猜测结果地原因。可以有适度的争论。


7. 此时,真正的作者可以揭晓谜底。凡是猜对者均可得一分,把分数记录在黑板上。然后将卡片正面朝上放在桌子中间。
  8. 下一位再选择一张卡片,进行同样的过程。
  9. 如果只剩下最后一个针对某一问题的答案,朗读者只需将答案读一遍,然后将卡片放在桌子中间即可。(此次没有必要再猜,因为可通过排除法猜出作者。)
  10. 结束游戏后,宣布得分最高者获胜。


通过这个小游戏,可以达到很多目的或结果:


第一:可以获悉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互了解程度。我们成天口口声声讲要团队协作。团队协作的最重要前提是什么?是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互了解。只有建立了相互了解的前提,我们才可能实现团队协作。如果现在让我和隔壁公司的张三合作,我和张三也就是见面点头打个招呼,至于他有什么样背景经验、有什么样的特长、有什么样的喜好,我一无所知,谈得上合作吗?要协作,必须相互了解达到一个程度。通过这个游戏的过程,我们可以发现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互了解程度。得分最高者可能在了解别人的地方做的好一些,得分低者可能在了解别人方面做得差一些。


第二:增进同事之间的关爱。通过对作者的猜测,有的成员就会发现原来别人对自己喜欢什么明星、对自己平时说话表达的口气、认识问题的方式等各方面都了解得这么多,而自己却对别人了解甚少,从而激发自己更多的去了解同事、关心同事。其实我们每天的生活中,同事之间是相处最多,交流最多的,甚至超过了自己的爱人或男女朋友。同事是我们最需要珍惜的一类群体。


第三:这个游戏还能以轻松的方式获得我们所需要获得的信息。拿我们昨天的游戏内容来说,以这种游戏的方式,可以更好的了解团队成员对这样的培训交流会的看法和担心。同样,也能帮助团队Leader更好的获悉团队成员对某些与工作和个人生活相关的问题的看法。与其他获取信息的方法相比,这种方法要有效的多。


第四:通过游戏让每个成员清楚了自己被他人了解的程度和他人了解自己的程度。自己的问题被很多人猜对,说明平时自己和同事沟通比较多;自己的问题如果没有一个猜对作者,那证明你被同事了解的程度太低,那就得想想自己是不是平时与同事沟通太少,或者还是自己不善于表达出来。以后如再举行类似的游戏,可以把每次被猜出来的人数的个数作为该作者的分数,可以统计被人了解的得分情况


第五:游戏还可以锻炼团队成员的逻辑思维能力、表述能力、整理思维的能力。从这个角度讲,这个游戏类似于杀人游戏。

2006-11-23


People laugh and people cry.

Some give up and some always try.

Some say hi and some say bye.

Others may forget you but never I.

Happy Thanksgiving Day!

2006-11-22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采薇”中的这几句,比较能够反映我与家乡黄河的关系。不同的是,我归来时,没有“采薇”原意中“行道迟迟,载饥载渴”的愁苦,归去来兮的田园之乐怡悦着我,报效黄河的壮志激励着我,心灵之窗和家乡黄河三峡的春天一样明媚,“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也应是!”

 

        我的家乡是位于黄河东岸的山西省柳林县三交镇坪上村,是当年红军东征的主要渡口。这是一个颇值自豪的地方,这里曾闪耀过周恩来、彭德怀、林彪、叶剑英、聂荣臻、邓小平、左权、罗荣桓、黄克诚、刘亚楼、陈赓、陈光、杨成武、萧华、彭雪枫、黄永胜、杨得志、耿飚、谭政、舒同、张爱萍等一代将星。但人文精神的富有并不能填补物质生活的匮乏,小时候,故乡给我的印象是特别的贫困,生活上的困窘于幼小的我是切肤之痛。身边奔腾不息的黄河,自然就成了我生命中最大的安慰。

 

        家乡黄河的景色十分壮观,只有久居它身边的人才能真正领略到。春夏秋三季的美景自不必说,即使到了冬天,它也有一种夺人魂魄的美。劲厉的寒风在黄河冰冻的表层呼啸而过,淡淡的夕照与苍凉的田野溶为一气,让人全身心地投入对历史、对岁月、对人生的思考。

 

        少年时的我整天很忧郁,常常一个人在黄河岸边的沙滩上看书,累了,就望着黄河发呆,想着黄河的源头与尽头,进而想到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形而上学的迷雾笼罩着我的少年时代。当时,河中经常有小木船搏风击浪,船夫们艰难地摇动着橹把,喊着撼人心弦的号子。汹涌澎湃的黄河水与艰难行进的小木船不断地告诉我,要学会劈波斩浪,一定要做一个大写的人。我很喜欢宋代的一首神童诗:“少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从那个时候起,我渐渐地志存高远,意志越来越坚强,硬如钢铁,坚如磐石。

 

        当岁月蹉跎的影子渐渐拉长的时候,我与黄河不得不说再见了。十五岁时,我以全县第二名的中考成绩,考入离石贺昌中学。由于功课很紧,很少回家,从此远离了黄河的涛声。三年后,我又以全地区文科第二名的高考成绩,考入天津大学。在这所中国第一所大学(前身为北洋大学,创办于1895年)里,我如饥似渴地学习各种知识,如同一只羊闯进了满目春光的青草地,几乎读遍了以藏书多著称的天大图书馆中所有的社科类书籍。看书疲倦了,就想起了在黄河边度过的苦乐年华,于是便陡地来了精神。翻卷着浪花的黄河水,夜夜澎湃在我的梦里,涛声高一声低一声,如严父的呵斥,一直在鞭策着自己。

 

        参加工作后,凭着黄河赋予我的磐石般的意志,我如一辆不知疲倦的战车,一直呼啸向前,向前!天道酬勤。工作第一年,我便在各级报刊上发表了六百四十多篇稿件。后来先后在几家有影响的新闻媒体担任领导职务,不到三十岁便成为一家全国性报纸的副总编。自己同时又创办了几个文化实体,可谓顺风顺水。王维诗云: “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龚定庵诗云:“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用来形容我大学毕业近十五年来的奋斗都比较贴切。

 

        当我看到秦兆阳题在其长篇力作《大地》扉页上的“最应该记住的最容易忘记,有谁记得母亲乳汁的甜美”时,内心被深深震撼了。黄河,我的黄河,哺育我成长的黄河母亲,我要为你做点事。从不冲动的我再也无法抑制内心的激情,正值家乡柳林县为黄河旅游项目招商,我便用最快的速度引到一大笔资金,注册了山西省柳林县黄河三峡景区开发有限公司,由我担任董事长,和秦晋两省的属地县政府签署了五十年的黄河三峡景区开发合同,新购置了豪华游船(公司共有了十四支游船与快艇),开发与完善了景区的闯王寨,在黄河滩上建起了三千多平方米的龙泉游泳池,修建了黄河大擂台与民歌大看台,建起了红军东征坪上渡口碑,雕刻了红军东征强渡黄河天险浮雕,翻修了红军东征纪念馆,建起了原汁原味的黄河人家展院,建起了船形的侯船厅,栽了许多树,搞了大量的景区宣传,走上了为黄河还情的艰巨之路。为了黄河母亲的微笑,为了故乡不再吟唱酸楚的歌谣!

 

       黄河,我来了!五十年的岁月我们一起走过!我一定要让你的生命之歌更加激越,让家乡父老走向文明富裕。尽管任重道远,你的儿子会不断超越!把酒酹滔滔,心情逐浪高。何当痛饮黄龙酒,一洒风尘笑千年!

2006-11-20

清康有为《广艺舟双楫》云:“古人论书,以势为先。”这句话运用到今天的经济生活中,也是一句指导性很强的名言。  

  中国人是一个严谨智慧的民族,向来有个老习惯,年末是喜欢总结,年初时喜欢预测。
  
  预测是企业制订战略规划、生产安排、销售计划,尤其是管理计划的重要依据,是企业管理中最重要的环节,也是各项工作的“龙头”。
  
  在科学界,科学家都非常重视预测的作用。誉满世界被称为数学王子的德国数学家高斯就曾深有体会地说:“没有大胆的猜想就不可能有伟大的发现。”“若无某种放肆的猜想,一般是不可能有知识的进展的。”   

  《易经》是举世公认的“天宇第一奇书”。它在信息学、预测学等科学的研究起了重大的作用。它神秘的魅力吸引愈来愈多的读者来研究、破译它,从而古为今用,方便于科学研究,方便于日常生活。

  实际上,经济预测也正在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预测是面对未来的一种行为,可是它对当下的行为或活动是有作用与影响的,这就是预期效应。比如,饮料业通常要预测来年会流行什么口味,如果预测是权威机构或人士作出,到那时流行口味十有八九是预测的那一种。原因何在?预期效应矣。不仅商家闻此而动,消费者,尤其那些时尚追随者会特别关注,而传媒也会及时宣传。如此一来,流行的定会是预测的那种了。再譬如:新加坡传媒今年6月报道金融管理局作出新加坡第二季经济将萎缩1.9%。预测后,股市立马应声下跌2.33点。这就是经济预测的预期效应的一个实例。  

  预测之所以对当下的活动有影响,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不同于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和活动有不少不确定性因素存在,而预测可为行动者提供决策与行动的信息,作为行动者判断与决策的一种依据,从而影响了他们的行动。在那些信息来源单一或受到严格控制、不透明的社会,预测可能尤其有影响力。不过,也不要夸大预测的作用或影响力。  

  全球化时代下信息的多元化与透明性,为预测提供了更可靠的信息,但也正是因为信息的多元或透明,可能消减预测的影响力。例如,现在对世界经济未来的增长的预测有很多机构在做,所做出的预测各不尽相同,其中有些观点或结论还可能对立,如此一来消减了预测的预期效应。

  不管如何,预测的魅力总是无穷的,也吸引着很多人乐此不彼。诚然,也希望越来的越多的企业能够加入到预测的大家族中来。

2006-11-19

 什么叫“天有不测风云”,几分钟前我终于深刻明白了这个道理。

 

        一次正常的死机后,我再熟练的开机,结果心爱的爱机LG7030就恢复了出厂设置,所有的资料都统统消失的无影无踪。最关键的是,号码簿里的那么多好码就这样就没了。

 

        我自向天一大哭。上一次保存手机里的号码还是N久之前,看来爱机的退休事宜该提上议事日程了。

 

        痛定思痛之余,只好想办法补救。麻烦朋友们把自己的联系方式给我再发一下,下面公布一下几种发送渠道:

 

        渠道1、给我的博客留言。为了保密,建议使用悄悄话功能。

 

        渠道2、给我的手机号发短信或来电话,我的手机号您还记得吧?记不得的话就采取其他方法。

 

        渠道3、给我的QQ留言,号码27739831

 

        渠道4、给我的MSN留言,账号htdsd@msn.com

 

        渠道5给我发mail到xlliu@vip.163.com

 

        渠道6您亲自上门来告诉我您的号码。

 

        渠道7暂时还没想好

 

        刘兴亮我在此有礼了,多谢多谢!

 

另:有办法能恢复号码簿的高手请指点。

2006-11-17

懒觉好,
最好在天明。
春宵一刻值千金,
二目紧闭万般情,
悠悠懒觉心。

懒觉好,
个中味道酽。
将军寒甲夜度关,
日高和尚庙中眠,
富贵不如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