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首页|TW首页| 同事录|业界社区
2008-04-30

中国北京,2008年4月28日—搜狐 (Nasdaq: SOHU),中国领先的互联网媒体、搜索、在线游戏及移动增值服务公司,今天公布了截至2008年3月31日未经审计的2008年第一季度财务报告。


这是搜狐的财报新闻《搜狐2008年Q1总收入8480万美元,同比增156%》中的第一段,特别摘出来是因为这句“中国领先的互联网媒体、搜索、在线游戏及移动增值服务公司”,如果按照收入来排名的话,应该是在线游戏、互联网媒体、移动增值服务、搜索,如果按照这个方式来说,搜狐就应该是“中国领先的在线游戏、互联网媒体、移动增值服务、搜索公司”。


不管叫什么公司,搜狐一季度总收入达到8480万美元,比公司预期上限高出1630万美元,这远远超越了新浪之前所预期的最高6800万美元。


基于此,站在5000多米的珠穆朗玛峰大本营,张朝阳一改往日的忧郁,一改往日的结巴,兴奋而流畅地表示,“我们的对手就是新浪,超越新浪是一件很值得骄傲的事情。”


不管把谁换成张朝阳,估计都会这么激动,一个十年恩怨的对手啊,能不激动吗?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此时此刻,搜狐再把新浪作为对手,再做这样的比较已经不是好的方式,而且,是以这样一种游戏的方式。


在中国互联网,三大门户的概念曾经是那么的珠穆朗玛。可如今,网易先下水,搜狐再下水。从此,江湖不再有“三大门户”这个称呼。“门户”这面红旗,目前看来只有新浪才能扛下去了。


承认也好,不承认也罢,游戏已经不是那个我们印象中的游戏了,现在的游戏,已经是互联网最赚钱的模式了。


继腾讯、盛大、网易之后,搜狐的季度收入也达到了8000万美金。这几家,都在经营着游戏业务,除了腾讯之外,游戏都是大家的最赚钱的业务。


再想想去年,共有四家半游戏公司上市。


看看搜狐的财报,再加上年底要出鹿鼎记,明年要代理一款国外网游,搜狐还是我们心中的那个搜狐吗?不,或许他已经是一家游戏公司了。作为最赚钱的业务,搜狐的政策必定要向这一块倾斜,那门户之类的其他业务,是不是会慢慢的非主流化了?在网易转型之前,我也不相信。可是,网易还是转型了,还转出了个中国首富。


游戏毕竟是赚钱了,这是现实的真金白银。至于大家所担心的PE值,那是美国佬们不了解我们的游戏江湖。他们给搜狐78倍的PE,不是在肯定网游,而是在肯定门户。这让他们自己打了自己的嘴巴。


张朝阳一直在寻找一种更好的WEB2.0的解决方式,来刺激搜狐新的突破。现在,他终于找到了,这就是游戏。有人曾经和我说过,游戏是最早的WEB2.0。初听很惊讶,但回头想想也是,游戏里的模式,符合WEB2.0的所有特点啊。淡化了矩阵之后,张朝阳终于2.0了。


于是,大家都很高兴,大家都不再忧郁了,大家都不再结巴了。于是,游戏变成了主流,门户倒好像非主流了。这下,陈天桥要笑开花了。(作者:刘兴亮)

2008-04-28

刘兴亮:IT博客圈里的哈哈派


中国新闻出版报张莹


 


  初识刘兴亮,源于他那篇《2007中国互联网哈哈榜》博文。此文用“哈哈”逗乐的文风,盘点2007年互联网风云事件、人物,似有将往事都付笑谈之意。其中《哈哈榜之四大牛人》一段让记者印象深刻。文中他形容巨人史玉柱为野牛,不按常理出牌的野路子商人;阿里马云堪称水牛,是牛的种类中很厉害的一个品种,且马云所在地域也盛产这个种类;谷歌李开复名为犀牛,不管是做总裁,还是青年人的导师,或是作家,李开复处处开花,行行犀利;金山雷军俯首为黄牛,近20年如一日,勤勤恳恳,一步一个脚印,最终修成正果。


  一次偶然,记者了解到“哈哈榜”作者刘兴亮竟是IT评论圈里的著名人士。百度搜索上,输入“著名IT评论博客”一词,刘兴亮位居首位,其博客点击率早已超千万。


  午餐时间,一个不太安静的餐馆里,刘兴亮接受了《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的采访。


  IT评论圈里不乏文字犀利、观点新颖的博客人,为何刘兴亮的博客如此受欢迎?“这也许跟我的写作风格有关吧。我不是单纯的就事说事,喜欢博人一笑,更爱引经据典。”刘兴亮告诉记者。“生活已经很累啦,文章何不写得轻松些。”他还不忘补充一句。


  刘兴亮的博客中,“调侃”密布:IT被他说成挨踢挨踢,随笔是随便几笔;分众短信门事件被他评为《江南春:先强奸,后道歉》;唐骏离职盛大后,他称《唐骏是个好学生,盛大是个好大学》,他分析到职业经理人都有三怕,一怕空降兵水土不服,二怕和老板处不好关系,三怕不能好聚好散。而盛大的成功,唐骏的完美谢幕却让盛大尝到了职业经理人的甜头,盛大也许会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文中,他还不忘拿唐骏的4年盛大生涯做文章,告诉读者,“四”是个神秘的数字,中国文化里很多事情都和“四”有牵连,比如文房有“四宝”、天地有“四方”、一年有“四季”、岁寒有“四友”:梅、兰、竹、菊……


  与刘兴亮的接触,与其说是采访,倒不如形容为“闲聊”。他并非像记者期望的那样,谈起博客,立刻长篇大论。聊天中,他惯用总结性言词解答记者的疑惑,偶尔加点似热非冷的玩笑。“有读者说,你的很多博文没有一针见血,让人意犹未尽?。”面对记者的提问,刘兴亮笑称:“能否见血,要看事件里本身有没有血啊。要是没有血,那怎么见血?”


  闲聊中,记者很少感受到博客对于这位著名博客人的特殊意义。但是在他谈起的几个细节中,记者似乎体会到他对博客的热衷。他每月平均写近30篇博文,“通常,每天晚上我有部分时间专门用来写博客和看博客。哪天不写心里就空落落的。”博客似乎变成了刘兴亮生活的一部分。同时,让记者惊讶的是,在他的影响下,刘家老少都过上了博客生活,就连刘兴亮60岁有余的父亲也加入了该行列,“我父亲用博客写我们家的家史。每个礼拜发一篇,预备两年发完。现已写了4万多字。”看来,刘兴亮不但习惯写博客,还喜欢宣传博客。


 


相关链接:中国新闻出版报4月15日12版的本文链接

2008-04-24

网络总动员:炮轰CNN为祖国尊严而战


今天,我的各种IM工具又接收到一条新的消息:“国家是我们的国家,人民是我们的人民。我们不干谁干,我们不喊谁喊?  5.1 全民爱国黑客运动 攻击CNN!!!新版 DD.O.S Flash自动攻击器(网址隐去),具体操作方式,打开网站后,任意选择三种攻击方式中的一种,后台的脚本会控制N万台计算机,攻击CNN网站!请您转发,为祖国的尊严而战!


CNN最近成了全民口诛笔伐的对象。原因在于CNN主持人卡弗蒂4月9日在谈论中美关系时声称中国人是“一群五十年不变的呆子和暴徒”。对此,中国外交部三次郑重要求CNN和卡弗蒂收回恶劣言论并道歉,均遭到对方拒绝。


CNN的作为与其所标榜的主流媒体身份严重不符,具体行径包括:恶意裁剪西藏暴乱图片,极尽妖魔化中国之能事;评论员卡弗蒂口出妄言,充斥傲慢与偏见;CNN的声明挑拨中国人民与政府的感情,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面对 CNN蓄意的伤害和傲慢的轻视,所有的中国人民以及全世界的所有华人都愤怒了。愤怒的网民,通过网络发出了自己的怒吼。于是,最近两三周,我们的IM总是会说到各种各样类似本文开头那样的消息。


网民通过IM传达自己的愤怒或者爱国行为主要有三种方式:
A、利用签名,比如QQ、MSN的红心;
B、传递各种信息或行动,比如抵制家乐福、攻击CNN网站的行动;
C、利用表情或传情动漫,比如MYSHOW做的那个“做人不能太CNN”的传情动漫。


作为网民中的一分子,和部分人的观点不同,刘兴亮是完全支持网民的行动的,因为,大家都有爱国的自由和权利,这是一种朴素的行为。如果相关部门和牛人非要做点什么,那就做好引导工作吧。


作为一个互联网行业从业人员,我更欣赏这种行为,这种人际营销的行为。


将营销行为与人们的沟通过程相结合,以符合当时沟通状态的形式,通过即时通讯软件、社区和论坛等基于个人交互的互联网应用平台来进行市场推广的营销模式,我们称之为人际营销。


人际营销可以通过IM、论坛、博客等来进行,包括这次大规模的爱国行动,也都是利用了所有的渠道,只是在各种方式中,IM更快捷更有效一些而已。


人际营销除了具有以人为媒、传播过程无干扰、有效性高、具有隐蔽性等特点之外,更重要的特点在于长尾效应。人际营销是扩散的、点对点的传播方式,那就将形成几何级数式的传播。即使传播周期过去之后,依然会有用户在自发的惯性的传播。


人际营销关键点在于:不仅仅是做一次营销,更是播下薪火相传的种子。简言之,人际营销本身就是一种力量,能创造无穷的价值!


最后再呼吁一下,很多网站都有反CNN报道北京奥运会资格的专题,大家都去投投票吧,做人不能太CNN!


愤怒,太愤怒了。让我们凝聚网络力量万众一心炮轰CNN,让人际营销为爱国行动服务,筑起钢铁长城,枪口一致对准污蔑我们的敌人,共同为祖国的尊严而战!(作者:刘兴亮)


刘兴亮:淘宝网难成中国B2C带头大哥

通信信息报记者 陈晓晟



  淘宝网的B2C业务已于4月10日正式上线测试,阿里巴巴由此实现了成为集B2B、B2C以及C2C三种模式于一身的电子商务企业的目标。淘宝网进军B2C的消息传出后,互联网界特别是电子商业界对淘宝网的举动议论纷纷。在互联网知名评论人士刘兴亮看来,淘宝网进军B2C具有明显优势,但它要成为B2C的“带头大哥”则有明显难度。

  记者:您能否简要分析一下我国B2C行业的现状?在国内电子商务的主要模式中,人们谈到B2B时会联想到阿里巴巴,谈到C2C时会联想到淘宝网,但谈到B2C时,人们却找不到一家代表性的企业,您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刘兴亮:经过10多年的发展,中国的电子商务业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火候。说到B2B、B2C和C2C这三种电子商务的主要模式,我比较认同B2B有阿里巴巴,C2C有淘宝网,而B2C则缺少一个“带头大哥”的说法。


 


  我们的研究认为,中国目前的电子商务业,第一个阶段——就是实现有供求关系的阶段已经基本完成了,现在正迈入第二阶段,就是解决供求关系时所衍生出来的许多问题,比如说支付问题、物流问题以及诚信问题等等。


 


  这也就是为什么在现阶段,B2B能够有阿里巴巴,C2C能够有淘宝网,而B2C则缺少一个“带头大哥”的原因。实际上不管是B2B的阿里巴巴还是C2C的淘宝网,其实这些都是电子商务平台。这两类电子商务模式里的平台商都不用考虑库存、物流以及售后这三座压在每一个商人头上的“大山”。但如果你是做产品的,不管你是巨头还是小虾米,每天都要考虑这“三座大山”。而B2B和C2C这两种电子商务模式的平台商都不需要考虑这些问题,他们只是一个中间商,要考虑这些麻烦事的是处于两端的那些企业或客户。


 


  而B2C企业则不同,因为他们实实在在地参与到“游戏”中间。比如说目前国内做得相对较好的B2C企业,不管是综合领域的当当网和卓越网,还是垂直领域的北斗手机网以及鸿信通,都是自己采购货物,然后再转卖给客户,这样,库存、物流以及售后都是他们绕不过去的麻烦。所以,在电子商务领域中,做B2B最容易,C2C次之,B2C最难。


 


  记者:淘宝网进入B2C市场有哪些优势?淘宝网的B2C业务与卓越网、当当网的B2C业务相比,又有哪些特色?未来B2C有没可能取代C2C成为淘宝网的主要业务?


 


  刘兴亮:任何一个大企业推出新服务时,首先要考虑的就是战略问题。阿里巴巴之所以要把B2C业务给淘宝网做,就是为了让淘宝网能独立上市。从战略角度来说,淘宝网对阿里巴巴而言是一颗异常重要的棋子。可以毫不夸张地说,B2B代表的是阿里巴巴的过去和现在,而淘宝网则是阿里巴巴的未来。从长远看,B2B的高速增长势头已经过去,其增长速度明显赶不上资本市场的期望。而在阿里巴巴旗下的所有子公司中,只有淘宝网最具发展潜力。如果淘宝网未来能成功上市的话,那么它的前景会比阿里巴巴的B2B更好。


 


  和其他B2C电子商务企业相比,淘宝有比较明显的优势。一个企业要进军新的业务,就要解决四个方面的难题:资源、用户、资金和人才。淘宝网背靠阿里巴巴这棵“大树”,上述四个让普通企业很为难的难题就都不是难题了。资源、资金以及人才就不必细说了,光是用户,淘宝网的优势就很明显了。淘宝网已经通过阿里巴巴积累了足够的企业用户,又通过自身积累了足够的个人客户资源,这是淘宝网进军B2C的最大资本,淘宝网要做的就是把这些方面联系起来。但淘宝网的B2C业务毕竟才刚刚上线,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B2C还不可能取代C2C成为淘宝网的主要业务。


 


  记者:淘宝网是以C2C起家的。因此,有评论人士认为淘宝网既从事B2C业务又从事C2C业务将会顾此失彼,您如何看待这个观点?在您看来,淘宝网进军B2C业务将面临哪些困难?


 


  刘兴亮:我之前就表达过类似的疑惑:淘宝在C2C业务上的过于强大可能会成为其从事B2C业务的劣势之一——用户可能会考虑买东西是去个人商家那里买,还是去企业商家那里买,这可能导致淘宝网面临左右手互搏的困境。其次,虽然淘宝网的综合实力很强大,但对手的实力也不容忽视,特别是在一些专业领域,比如图书领域,很难想象淘宝网能做得比当当网和卓越网更好。


 


  记者:淘宝网进军B2C市场会给我国B2C的市场格局带来哪些变化?未来,淘宝能否成为我国B2C领域的领军者?


 


  刘兴亮:B2C对于阿里巴巴来说,就好像超市里的一个食品区。有了B2C,阿里巴巴就可以堂而皇之地自称自己是“电子商务超市”了。对于任何一个用户来说,只要上阿里巴巴,就能使用电子商务的所有业务模式。这一切,看上去很美,当然,还只是看上去而已。淘宝网进军B2C还远远谈不上给B2C的市场格局带来什么影响。

刘兴亮:淘宝网难成中国B2C带头大哥

通信信息报记者 陈晓晟



  淘宝网的B2C业务已于4月10日正式上线测试,阿里巴巴由此实现了成为集B2B、B2C以及C2C三种模式于一身的电子商务企业的目标。淘宝网进军B2C的消息传出后,互联网界特别是电子商业界对淘宝网的举动议论纷纷。在互联网知名评论人士刘兴亮看来,淘宝网进军B2C具有明显优势,但它要成为B2C的“带头大哥”则有明显难度。

  记者:您能否简要分析一下我国B2C行业的现状?在国内电子商务的主要模式中,人们谈到B2B时会联想到阿里巴巴,谈到C2C时会联想到淘宝网,但谈到B2C时,人们却找不到一家代表性的企业,您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刘兴亮:经过10多年的发展,中国的电子商务业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火候。说到B2B、B2C和C2C这三种电子商务的主要模式,我比较认同B2B有阿里巴巴,C2C有淘宝网,而B2C则缺少一个“带头大哥”的说法。


  我们的研究认为,中国目前的电子商务业,第一个阶段——就是实现有供求关系的阶段已经基本完成了,现在正迈入第二阶段,就是解决供求关系时所衍生出来的许多问题,比如说支付问题、物流问题以及诚信问题等等。


  这也就是为什么在现阶段,B2B能够有阿里巴巴,C2C能够有淘宝网,而B2C则缺少一个“带头大哥”的原因。实际上不管是B2B的阿里巴巴还是C2C的淘宝网,其实这些都是电子商务平台。这两类电子商务模式里的平台商都不用考虑库存、物流以及售后这三座压在每一个商人头上的“大山”。但如果你是做产品的,不管你是巨头还是小虾米,每天都要考虑这“三座大山”。而B2B和C2C这两种电子商务模式的平台商都不需要考虑这些问题,他们只是一个中间商,要考虑这些麻烦事的是处于两端的那些企业或客户。


  而B2C企业则不同,因为他们实实在在地参与到“游戏”中间。比如说目前国内做得相对较好的B2C企业,不管是综合领域的当当网和卓越网,还是垂直领域的北斗手机网以及鸿信通,都是自己采购货物,然后再转卖给客户,这样,库存、物流以及售后都是他们绕不过去的麻烦。所以,在电子商务领域中,做B2B最容易,C2C次之,B2C最难。


  记者:淘宝网进入B2C市场有哪些优势?淘宝网的B2C业务与卓越网、当当网的B2C业务相比,又有哪些特色?未来B2C有没可能取代C2C成为淘宝网的主要业务?


  刘兴亮:任何一个大企业推出新服务时,首先要考虑的就是战略问题。阿里巴巴之所以要把B2C业务给淘宝网做,就是为了让淘宝网能独立上市。从战略角度来说,淘宝网对阿里巴巴而言是一颗异常重要的棋子。可以毫不夸张地说,B2B代表的是阿里巴巴的过去和现在,而淘宝网则是阿里巴巴的未来。从长远看,B2B的高速增长势头已经过去,其增长速度明显赶不上资本市场的期望。而在阿里巴巴旗下的所有子公司中,只有淘宝网最具发展潜力。如果淘宝网未来能成功上市的话,那么它的前景会比阿里巴巴的B2B更好。


  和其他B2C电子商务企业相比,淘宝有比较明显的优势。一个企业要进军新的业务,就要解决四个方面的难题:资源、用户、资金和人才。淘宝网背靠阿里巴巴这棵“大树”,上述四个让普通企业很为难的难题就都不是难题了。资源、资金以及人才就不必细说了,光是用户,淘宝网的优势就很明显了。淘宝网已经通过阿里巴巴积累了足够的企业用户,又通过自身积累了足够的个人客户资源,这是淘宝网进军B2C的最大资本,淘宝网要做的就是把这些方面联系起来。但淘宝网的B2C业务毕竟才刚刚上线,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B2C还不可能取代C2C成为淘宝网的主要业务。


  记者:淘宝网是以C2C起家的。因此,有评论人士认为淘宝网既从事B2C业务又从事C2C业务将会顾此失彼,您如何看待这个观点?在您看来,淘宝网进军B2C业务将面临哪些困难?


  刘兴亮:我之前就表达过类似的疑惑:淘宝在C2C业务上的过于强大可能会成为其从事B2C业务的劣势之一——用户可能会考虑买东西是去个人商家那里买,还是去企业商家那里买,这可能导致淘宝网面临左右手互搏的困境。其次,虽然淘宝网的综合实力很强大,但对手的实力也不容忽视,特别是在一些专业领域,比如图书领域,很难想象淘宝网能做得比当当网和卓越网更好。


  记者:淘宝网进军B2C市场会给我国B2C的市场格局带来哪些变化?未来,淘宝能否成为我国B2C领域的领军者?


  刘兴亮:B2C对于阿里巴巴来说,就好像超市里的一个食品区。有了B2C,阿里巴巴就可以堂而皇之地自称自己是“电子商务超市”了。对于任何一个用户来说,只要上阿里巴巴,就能使用电子商务的所有业务模式。这一切,看上去很美,当然,还只是看上去而已。淘宝网进军B2C还远远谈不上给B2C的市场格局带来什么影响。

2008-04-22

有个好玩的事情想发到天涯社区,由于和我有点关联,于是准备注册个马甲去发。结果遭遇到了尴尬,因为天涯要向我收一元钱。一元钱本来不算什么,但关键在天涯要用我的手机来扣除。


天涯把这个举动美其名曰:诚信认证。为什么要进行诚信认证?天涯是这么说的:“为了避免某些人恶意注册帐号,发布非法信息、谩骂、骚扰他人、只有通过诚信认证的用户,才能给其他用户留言、评论、发帖、回帖或使用更多的产品。为了提升天涯整体用户素质,建设更文明和谐的全球华人网络家园,请支持我们的工作。”


也许是职业病吧,每逢大事小事,只要我觉得有意思的,都会习惯上网搜索一下。一看搜索结果,好像昨天就有这个消息了。这两天由于诸多个人原因,我上网时间从每天的十几个小时锐减到两三个小时,所以也就没看到这个消息。所以也就出现了本文开头的那一幕。


《儿女英雄传》第十九回中有一句妙语“一文钱难倒英雄汉”,这句话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一句知名度相当高的俗话了。它有两个意思:A、比喻一个很小的困难却使一个很大的事情无法进行,无法完成。B、指一个很有本事的人,面对一个小问题而束手无策。


这两个解释是我从百度百科中找来的。我想说的是:1元钱难倒“天涯”汉。这个“天涯”汉相对应这两个解释分别指向两个不同的对象。


B解释对应于我这样的浪迹“天涯”的汉子。我这样的老网虫面对这个1元钱也束手无策,而且我也不是所谓的“发布非法信息、谩骂、骚扰他人”的用户,其结果呢?只能是我放弃天涯社区,因为可替代者多的是。


A解释对应于天涯社区。“为了提升天涯整体用户素质,建设更文明和谐的全球华人网络家园”就是那个“一个很大的事情”,从用户的手机扣除1元钱就是那个“一个很小的困难”。


有些底线是不能碰的,各行各业、各方各面,各有各的底线。然而天涯的这个举动,一碰就是两个底线。一个底线是“互联网免费”,一个底线是“实名制”。


互联网免费的趋势不可阻挡,尤其是面向C的服务,尤其是面向C的基础互联网服务。天涯提供的社区服务我想应该是属于面向C的基础互联网服务吧。互联网生来就是应该免费的,就好像移动互联网生来就是应该收费的。


注册个帐户还需要用户交纳1元钱事小,让用户提供手机号码事就大了。提供了手机号码就是一种变相的实名制。别说一个小小的天涯,就是国家相关部门,在实名制这个事情上目前都是由波琵琶半遮面,天涯竟然敢赤裸裸的上阵?况且经过前两年SP们和这两年分众无线们的轮番深刻“教育”,用户们现在对手机号码的使用谨慎的很了。


1元钱要难倒“天涯”汉了,有法子可以避免吗?(作者:刘兴亮)

2008-04-21

中国IT行业一向很热闹,而作为那些聚光灯下的大公司的职业经理人,最近也很热闹。


热闹系数最高的莫过于唐骏,他的离职和入职都风生水起。用盛大前副总裁朱威廉的话说,唐骏的聪明在于他的公关意识,这种技巧无论对于他本人还是新东家都起到了推动的作用。先是一周左右的传闻和漫天飞舞的小道消息,恰到好处时接上了正式宣布辞职,晾个几天后再来次新东家的正式发布会。这前后几周的时间掌握得恰到火候,不但吊足了人们的胃口,也占尽了媒体的版面。万众期待中新东家适时登场,还未入职便先送去了一份厚礼。


雷军的离职入职的热闹系数应该也能排入前三甲。


最近,有媒体刊登消息称,雷军将出任手机浏览器厂商UCWEB董事长职位,而雷军本人,也是UCWEB的天使投资人。


还有朋友说,雷军准备成立一家专注于投资的控股公司,类似柳传志退休后一样。雷军于去年底卸任金山软件CEO职务,退居“幕后”,并摇身一变成为天使投资人。目前,雷军已经投资了三家公司,第一家是陈年的网上购物网站Vancl,第二家是多玩网,投资100万美元,第三家则是上文中提到的UCWEB。


雷军刚辞去金山CEO之时,我曾经写过一篇博客《向雷军学习,男人四十“退休”》,这篇文章带有我一向擅长的调侃性质,在劳累了16年之后,那时真心祝愿雷军能够退休或者半退休。


雷军的未来究竟会做什么呢?我的答案是:不知道。原因很简单,一来我不是雷军,二来雷军没有告诉过我他的打算。


但为什么还要谈论雷军的未来呢?因为我本着一贯的娱乐的精神和毁人不倦的关荣传统。。


在日常生活中,但凡碰到这种我不知道未来而且对我又没有什么重大影响的事情,我就会去做一件事情:算卦。


先算退休卦象:用白茅衬垫,无害。
再算继续做职业经理人卦象:枯杨树抽新茅,没有不利。
再算创业卦象:正梁弯曲了,凶。
最后算开投资公司卦象:正梁高起,吉。有别的变故,危险。


先说说创业的路。看上去作为一个IT行业的明星,雷军创业是很有优势的。但今天的市场已经不同往日,不论哪个行业,品牌多如牛毛。雷军这样的明星办企业,重要的是产品的定位是不是准确,市场策略是不是正确,是不是有雄厚的资金背景,是不是有一个懂营销、懂管理的团队。如果这些方面不具备的话,就要承担失败的风险。更何况,创业太累。雷军已经累够了,卦象也说了,凶。


再说说去UCWEB这样的企业做董事长。谁也不能否认移动和互联网结合的优势,谁也不能否认UCWEB的未来。但这些,还都停留在未来的表面上,雷军和唐骏的千里马是不能满足于这样的小平台的。所谓雷军将出任UCWEB董事长的传言,如无例外,肯定是UCWEB炒作的结果。雷军之所以没有否认,因为这只是企业宣传的需要,他只是默默地配合一下而已。即使雷军真去做这个董事长,也就是挂个名而已,是不会参与具体事务的。


再提提退休这码子事。包括我曾经写过的那篇博客,那都是娱乐的需要。奔波了这么多年,相信雷军是闲不住的。他,压根就没想过要退休。


雷军看似文弱,其实骨子里是一个浑身充满力量并且时刻渴望投入战斗的勇士。雷他喜欢遇山开山,遇水架桥,轰轰烈烈,充满英雄主义和革命主义气概。这样的人,最适合做职业经理人。(作者:刘兴亮)

2008-04-17


我不做愤青已经很多年。最近这一周,我又找到了做愤青的感觉。


一周前,网上开始流传一条“五一让家乐福冷场”的信息,通过各种IM工具大肆传播。(刚才想找下这个信息的详细内容,搜索了几个网站,结果不是“不能查看该信息”,就是“指定的主题不存在或已被删除或正在被审核”之类,看来家乐福的PR还是很好很强大)





这条信息方兴未艾,结果另一条呼吁抵制家乐福的信息开始流传,大致内容如下:5月8日—24日,正好是北京奥运会的前三个月,所有人都不要去家乐福购物,理由是家乐福的大股东捐巨资给***,支持‘***’。那我们现在就来抵制家乐福,为期与北京奥运会同长,前后17天。让他们看看中国人和中国网络的力量。请转发。


引起这场抵制风潮的主要原因,是奥运火炬在巴黎的传递得并不顺利,而当地的媒体报道,更让华人网民们感到“法国不友好”。


由于路易威登-莫特轩尼诗集团(以下称LVMH集团)涉嫌曾予以“zangdu”资金支持,网友发起了抵制。而上个月该集团刚刚成为家乐福的最大股东。因为这么一层关系,网友把家乐福拉进了抵制名单。


这两条短信刚开始是在网络上传播,但很快利用另一个渠道进行更大范围的扩大,这个渠道就是手机。传播具体表现形式为短信。


这两天我一直在注意这个事情。几天来,白岩松之类的牛人都在说大家要冷静要清醒要克制要大气云云。在昨晚我主持的线下活动“IT龙门阵”上,我小调查了一下,结果现场去的100多人只有寥寥几人表示不抵制。在这里我表一下态,我确实正在考虑抵制家乐福,同时我也转发了不少,用一个朋友的话说,“我要表达一下作为中国人的愤怒。”白岩松之流说的冷静没错,但永远冷静就不是有血有肉的人了。


后来又有新的消息:据家乐福公司管理层的某人说,他们已经接到总部命令,说早想好对策了,说中国人就是贱,他们的应对措施就是五一全国大促销。然后说只要价格低个一成,肯定人满为患的,末了还说不要再踩死人就行。


看到这个消息,让人气愤到了极点了。可能这个消息不是真的,但谁敢拍着胸脯保证是假的呢?


今天早上一上班,我马上又接收了很多条这个信息:msn名字前面请加( L )CHINA(去掉空格)让全世界看看华人的团结。请转发您的msn朋友。(会变成一个红心,等于“爱中国“)把L 左右2边的空格去掉,保留括号。


等我收到信息的时候一看,我的MSN好友里已经“江山一片红”了。(懒得处理图片,还要隐去好友的名字,借用了下MSN官方的图片)







至于是谁发起的“红心CHINA”签名,目前有两个版本,一说是MSN官方发起的,一说是一个专业做MSN签名的“我赛网”发起的。是谁发起的,我并不关于,我只是感动于这种力量。来自MSN的统计数字显示,截至今日下午3时,已有超过230万MSN用户使用了这个签名。


中国的网民可以利用IM传播,老外同样也可以。这不,MSN上正在进行一个由美国人发起的关于是否抵制2008北京奥运会的投票。刚被中国网民发现的时候,48% said YES(48%的人说要抵制)、8% said at least particially(8%的人说至少要部分抵制)、Only 35% said NO(只有35%的人说不能抵制)、and 9% said it’s too early to say(还有9%的人说现在还太早下结论)。


一旦被中国网民发现了这个投票,那后果可想而知。从4月8号开始到现在已经有80万人参与这个投票了,结果如下图所示:







中国人喜欢内斗是出了名的。但是每当涉及到国家领土、主权、荣誉等问题时,中国人民乃至所有华人其实是空间团结、空前一致、空前坚强的。当年明月在《明朝那些事儿》中有过一段精彩的论述:“因为我们这个民族,是世界上最为坚韧的民族。所谓的四大文明古国,其实大多名不副实,所谓埃及,所谓两河流域,所谓印度,在历史长河里,被人灭掉了N次,雅利安人,犹太人,阿拉伯人,莫卧尔人,你来我往,早就不是原来那套人马了,文化更是谈不上。只有中国做到了,虽然有变化,有冲突,但我们的文化和民族主体,一直延续了下来,几千年来,无论什么样的困难,什么样的绝境,什么样的强敌,从没有人能真正地征服我们,历时千年,从来如此。这是一个有着无数缺点,无数劣根性的民族,却也是一个有着无数优点,无数先进性的民族,它的潜力,统计学和经济学计算不出,也无法计算。”


古龙有本小说叫《愤怒的小马》,在故事系统上可以算是《霸王枪》的旁支,但并不属于七武器系列。小马这个角色在《霸王枪》里头只是丁喜的小跟班,不知道是不是古龙看中了他愤怒的特点,竟然会提拔他成为一线演员,为他专开一篇故事。愤怒的小马使用的是拳头,不是一种武器,却在古龙七种武器中成为压轴之作。愤怒的小马纵使面对十八种兵器,仍以拳头打遍天下。


今天,中国的网民集体愤怒了。“愤怒的网民”和“愤怒的小马”使用的武器不同,小马用的是拳头,而网民用的键盘鼠标。小马的拳头在古龙七种武器中成为压轴之作,网民的键盘鼠标会成为一种多大的力量呢?(作者:刘兴亮)

2008-04-16

上月底,百度终于宣布推出自己的IM——百度Hi,这意味着百度已经正式进入IM战团。

 


作为中国目前最受瞩目的互联网公司,百度几乎是最后一个进入IM领域的重量级公司。此前中国移动、中国联通、腾讯、微软、新浪、搜狐、网易、阿里巴巴、谷歌、雅虎等公司早已在这一领域奋战多年,而实际上业界也一直等待百度的加入。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IM已经和电话、E-Mail一样,甚至已超过他们,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通讯工具。对于任何一个互联网公司而言,IM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服务项目,对于百度这种巨型互联网公司来说更是如此。


 


虽然上述巨无霸公司都已经意识到IM对于整体业务的重要性,并极为坚决的进入IM市场,但是对于数以亿计的中国互联网用户而言,目前却是一个极为尴尬的时刻。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上述互联网公司提供的IM服务都很重要,但是这就要求他们必须同时打开QQ、MSN、旺旺、雅虎通、飞信、百度Hi等如此众多的IM软件,这些软件不仅占用巨大的系统资源,而且致命的问题是不能够互通。假如移动的电话和联通的电话不互通,或者雅虎的邮件和网易的邮件不能够互通,你能够忍受多久?


 


当然,上述问题不仅仅只是影响到普通用户的个人体验,更重要的是破坏了整个互联网健康的商业生态。假如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电话不能互通,这两家公司的收入会减少多少?与这两家相关的公司会有多少倒闭?


 


在一次饭局后的聊天中,点击科技董事长王志东给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他自己认为的唯一方案:将所有的IM品牌整合成为一个大的平台。“微软和和英特尔这两家公司的高层都是做平台的高手,而由这两家公司形成的Wintel联盟,几乎统治了全球的IT产业。”


 


他认为,平台战略的成功并不仅仅体现在平台本身,而是更多体现在平台相关联的企业上。Wintel平台最大的意义就是培养了从PC、外设到应用软件的整个产业链。“十几年前,当我初次拜访苹果公司时,苹果公司的一位高层向我说了这样一番话:‘表面看来,苹果公司的产品从硬件到软件全是自己生产,但苹果公司每挣到一美元,与它相关的第三方厂商能挣到十美元。’”


 


王志东丝毫不避讳Lava-Lava试图成为IM行业整合者的目标,并认为Lava-Lava是一款维持互联网健康商业生态的革命性平台产品,一如他所崇拜的Wintel联盟平台。“从最终应用效果上,我们可能会和别的IM越来越近,但我们是一个开放的平台,这有点像软件开源社区的味道,欢迎任何人来参与这个平台上的应用的建造,我们则提供统一的规划。我们就象是开辟了一个岛,这个岛就叫LAVA-LAVA,这里提供的服务、商品都是从外面采购的,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大的产业链。IM未来平台化的发展思路符合这个产业做大做强的内在需要。”


 


竞争日趋白热化的IM市场究竟需要的是一个整合者,还是各个IM的互联互通?不管哪个能实现,对于用户来说,都是利好消息。如果真的能够有一个整合平台出现,那就可能是下一个Wintel,甚至价值将超过它。(作者:刘兴亮)

2008-04-15

上周参加了由新浪和“第三种人论坛”(Asiaicc)联合主办的“2008新浪·第三种人高峰论坛”,先发点官方的说法:本届论坛以“中国新媒体广告的全球标准制定之路”为主题,以助力“中国新媒体广告在未来建立标准影响世界!”为宗旨,吸引了全国超过400多位的行业资深人士出席,共有17位行业顶尖专家做了精彩的演讲。其中有来自突破传播、麦肯、达彼思、AGENCY.COM、阳狮、华扬联众、安瑞索斯等广告公司的大中国区及亚洲区的CEO们出席并发表了关于中国新媒体未来发展之路的演讲。

 


通常我们都不是很喜欢看任何会议的官方说法,因为那都是套话。之所以要把上述的这段话放在我的博客里,是为了说明一个问题。中国的新媒体是很有野心的,而且野心很大。会上的几位嘉宾的发言进一步验证了这个问题。然而通过第一段的这个官方说法中的一些重要元素和关键词,即使你没去参加这个会议,也可以大致猜出新媒体的这个大大的野心是被广告公司挑逗出来的。因为他们急于去获利,而且貌似已经获得了获利的前提。


 


在我参与的那个环节是“圆桌论坛二:中国的新媒体与广告公司如何参与全球的广告标准制定”,这个环节的5位嘉宾除了陈念端先生是新媒体的代表之外,其余都是来自广告行业。这个细节说明了在广告标准制定这个问题上,广告同仁是比新媒体同仁们要急切一些的。而且作为唯一一名新媒体代表的陈念端先生,也是出身于广告行业,曾于1995年至2007年就职于世界著名广告公司李奥贝纳广告公司,并出任过中国区总裁一职。


 


大家都知道那句老话,什么三流企业卖产品、二流企业卖技术、一流企业卖标准。所谓标准,这在过去仅仅作为企业生产合格产品的依据,但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标准之争其实就是市场之争,谁制定标准,谁就掌握了话语权,谁掌握了标准,就意味着先行拿到了进入市场的入场券。


 


这句话好像没错。标准这玩意,看上去很美,对于中国的新媒体来说,参与全球性的广告标准制订似乎很难,但没有又不行。


 


标准通常都掌握在寡头手里。谁掌握了话语权,谁才能掌握标准。陈念端先生在演讲中也提到,能够参与标准制订的前提是全球化的规模。在互动的时候,我曾经问过他,这个全球化的规模值得是什么?是用户受众?是影响力?是收入规模?还是广告主的范畴?


 


陈先生的回答是收入规模,并从网游和手机两个行业才举例说明了下。我其实对这个回答并不满意。是的,收入规模都上去了,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在这些领域的收入都是来自国内,这样我们在参与全球标准制定的时候能有多少优势呢?Media Contacts的总裁吕勇先生也委婉的表示了这个担忧,那样顶多能制定个地区性的标准。


 


不过,有野心总比没有野心强,即使是挑逗出来的野心。因为迟早有一天,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所以,我们还是无所顾忌地暴露自己的野心吧。丽兹·罗曼·加勒曾经写过《哈佛女人》,现在已经绝版了,很难找到。这本书列举了很多事例,解释了为什么不能出色,为什么不能成功。所以说,“目标”非常重要。所谓目标,就是对于未来惟我独有的图画,同时也是站在未来的高度赋予现在以意义的灯塔。


 


光有目标、光有野心是不够的。我参加的那个环节里有两位老外嘉宾,其中一位是Agency.com中国区董事总经理Eugene Chew,他就认为i现在还不是着急制定标准的时候。金庸的多本武侠小说也反复验证了这位老外的话,他笔下的那些主人公出山闯荡之前,所有的情节都是在勤练内功,充其量只是抽空和小师妹调调情而已。当然,广告公司和新媒体的这种关系你可以认为是调情。(作者:刘兴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