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首页|TW首页| 同事录|业界社区
2008-06-30


随着移动技术进一步的发展,Google、诺基亚、雅虎等国际巨头们纷纷备战Mobile2.0,通过内容整合和控制软终端打通和掌控产业价值链,控制用户,进而摆脱运营商束缚,取得产业主导权。现在,内容整合与控制软终端是应用服务巨头们在Mobile2.0探索中的共同策略,摆脱运营商束缚,争取产业主导权,打通和掌控产业价值链是巨头们的共同目标,控制用户成为巨头们的战略核心。


 


前两天,诺基亚全球总部已经决定斥资2.64亿欧元,收购Symbian公司52%的股份。此前,诺基亚持有该公司48%的股权。诺基亚在将Symbian变成全资子公司后,还会将Symbian免费对外开放,支持所有企业申请成为联合组织成员。这对手机操作系统市场影响力强大。目前微软一直拒绝开放其操作系统。


 


Mobile2.0时代,随着数据业务越来越丰富,多功能智能终端的普及,对于用户而言,移动终端已不仅仅是手机,不再仅是通信工具,而是多媒体信息播放机,是移动互联网浏览器,是游戏机和娱乐终端,是智能家电控制器,是移动商务身份证,是交易终端……移动终端大有取代PC之势,成为获取传统价值链价值的“工具”!多功能智能终端的发展方向是将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进行有机结合的多元化对应平台,是通向Mobile2.0世界的有效手段。


 


然而,仅仅控制终端是不够的,随着手机智能化,接入设备的多样化,操作系统的逐渐开放,第三方软件的逐渐丰富,用户的选择余地越来越大,电信运营商对于终端的控制力也在逐渐下降。此时,单独的控制终端已经失去了意义,必须同时控制软终端,才能有效地控制用户。


 


通过控制硬终端和软终端可吸引客户、提升用户体验、引导用户、增强竞争力,是打通和掌控产业价值链的关键点;终端直接影响最终用户对业务服务的感知效果和体验效果,软终端能动态掌控用户终端界面。


 


以Yahoo!GO为代表的软终端阵营正在逐渐壮大,这些企业基本上都是依托于自身强大的内容整合资源,充分发挥用户数众多及良好口碑的优势,创建以用户为核心的实际应用,吸引用户使用,并控制用户。


 


软终端已经成为了用户体验的最重要的应用。其中,浏览成为一个最重要的用户体验。除此之外,多媒体也超越了短消息和其他服务的总和。


 


在这个趋势下,又是一轮头破血流的态势,任何一方都在虎视眈眈,多头的格局正在形成。世界,不再仅仅是微软谷歌苹果们的世界。(刘兴亮)

2008-06-27

日前由国家广电总局颁发的第二批网络视频牌照已经下发,包括新华社、中新社以及国字头报社、杂志社还有一些报业集团都在名单之中。新浪、搜狐等五家门户网站也榜上有名,而作为网络视频行业龙头的土豆网却再次与牌照无缘。作为国内最大、最知名、流量最高的民营视频网站,其未来该如何发展值得大家关注。

  再次与牌照无缘


  这已经是土豆网第二次未入网络视频牌照发放名单了。今年4月初,国家广电总局颁发了首批二十三张网络视频牌照,其中以付费点播业务为主激动网、优度宽频、光线传媒这三家民营视频网站率先成功“取证”,优酷、土豆等以视频分享为模式的视频网站则“名落孙山”。


  而近日发放的第二批网络视频牌照,酷6网、六间房、悠视网等成为了此次获批的视频分享、P2P视频直播网站;而视频分享领域名列前茅的土豆网、我乐网、优酷网均再次与牌照无缘,处于同样境地的也包括在P2P视频点播类网站名列前茅的PPStream等。


  目前,三大视频分享网站均未出面谈及为何在第二批牌照中落榜的原因。但在网络上,已经有网民开始为土豆网等网站“叫屈”了。他们认为,如果真因牌照问题而影响到土豆网未来的经营发展,那就太冤了!


  内容监管的影响


  是什么原因导致像土豆网这样的视频分享网站中的佼佼者,再次与网络视频牌照失之交臂呢?业界人士大多认为是内容监管的问题。


  互联网知名人士刘兴亮对记者表示,土豆网此次落选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是基于其视频分享网站的媒体属性。由于这个媒体属性,那就必须要加强内容监管。今年年初,国家广电总局加强了对互联网视频网站监管,提出要对包括制作、编辑、上传等在内的视频行业加强管理。而广受网民欢迎的视频分享网站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在其内容上都存在较多问题。拿土豆网来说,今年3月,土豆网公告称公司由于服务器搬迁原因,关停一天。随后国家广电总局公布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抽查情况的公告中,土豆网位居被给予警告处罚的网站名单之首。在这种情况下,想要马上取得牌照,难度很大。


  其次,通过暂时不对土豆网这样的知名网络视频网站发放牌照形式,继续对整个网络视频行业加重警告。因为视频网站的“乱象”,已经令相关部门触目惊心了。这一次作为行业领军者的优酷网、土豆网都没有获得牌照,也是让这种警告再加重些分量。


  当然,也有人士表达了不同的看法,他们认为像土豆网这样作为访问量比较靠前的视频网站,之所以这次没有出现在广电总局的第二批名单中,主要是因为审核时间较长。目前名单中的几家民营视频网站规模较小,而土豆网这样大的网络视频网站审核时间更长一些,纯粹就是个审核时间的问题。


  获得牌照只是时间问题


  虽然,土豆网与国家广电总局颁发的第二批网络视频牌照无缘,但是业界仍对土豆网的未来充满了信心,土豆网获得网络视频牌照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已经成为大多数人的看法。


  但是对于暂缺牌照对土豆网造成的影响,刘兴亮做了分析。在他看来,缺少网络视频牌照的影响可能在用户、资本、广告主、合作伙伴这四个层面。在用户层面上,对于土豆网这样视频分享网站的行业老大来说,其用户一般不会在乎其否拥有牌照,因此,对土豆网的用户影响不大。在资本层面上,土豆网已经在资本市场上证明过了自己的能力,再加上土豆网在前不久刚获得了5700万美金的风险投资,因此对土豆网的资本方面造成影响也是有限的。所以影响就主要在后两个方面:广告主和合作伙伴。


  广告主为了自己的声誉和社会责任等,肯定会在投广告前考虑牌照问题。不过这一点对于土豆网的影响也不是很大,因为他们的广告客户本来就不多。目前看来影响最大的应该在合作伙伴这个层面,在没有获得牌照的情况下,土豆网的合作伙伴无论是在数量还是在质量上可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


  虽然,暂时缺少牌照会对土豆网造成一定影响,但是影响有限。在这种情况下,目前对于土豆网来说,除了要积极配合相关部门,继续加大加强对网站内容进行监管外,就是做好自己的工作,然后,尽快通过有关部门的审查,从而取得牌照。

2008-06-26

提起OA软件,做企业的人都不会陌生。纵观国内整个OA行业,尽管OA已经蜕变到所谓的协同软件时代,但是这一市场至今还是没有看到有人提出的所谓“井喷”状态,那么这其中的原委何在?或许我们的油井还缺乏一台强有力的机器、钻井架还不是强有力,也可能是布阵太广导致兵力分散、难以重点突破。有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国内协同软件市场已经接近每年20个亿的规模,但是相对于当年火爆的财务软件来说,协同软件的门庭还是有些冷清。


 


洗牌不成可能全军覆没


 


现在国内的OA厂商格局要是只能用一个字来形容的话,那只能是“乱”,在这块土地上有几百家还是上千家OA软件厂商,其实谁也没有一个固定的概念,但是有一个态势是当协同的概念推出来之后,即是说OA软件向前发展了之后,很多技术薄弱的厂商被淘汰出去了。同时,一些有技术实力和资金相对雄厚的IT企业,包括曾经退出OA行业的、做硬件集成的又开始伺机而动,开始涉入这一行业,因此从整体上看数量有所下降,但是竞争的惨烈度却加强了。


 


在国外巨头抢滩登陆、本土厂商竞争发力的形势下,国内的OA、协同软件厂商出现相互交织的局面。这样可能带来的影响一方面是协同、OA市场将在国家大力倡导信息化的背景下进一步成熟,深度激发需求,另一方面可能导致OA软件厂商为了客户,抛出不同的概念使得市场表象更加混乱,从而引发市场真空——太多眼花缭乱的产品,将有OA需求的企业置于迷茫状态,无从选择。


 


目前的协同市场从区域范围来讲会徒劳,从全局范围来讲又显得有些过于草率,但是在局势“混乱”的情形下,也只能从整体呈现出的状态分析了。从OA发展到协同确实是一个进步的过程,这一过程是很多企业共同推进的,包括点击科技早期斥资浇灌市场,但是水到并没有渠成,一批OA厂商在点击科技的浇灌之后采取了滋润的方式,继续沉下心来培育这块市场,其中包括金和软件、用友致远、泛微软件以及万户、协达等OA厂商。这期间厂商为了培育市场、吸引客户的关注,逐渐形成了目前协同软件厂商之间的一些特点,比如用理论武装软件、用课程带动销售等。发展的同时,协同市场的概念越来越多,用户如坠烟雾中。


 


2005年被媒体称为协同管理软件的春天,三年即将过去了,收获的秋季还没有到来,也许再过三年会有“果香”的味道。当然了,这期间各个厂商都没有放松自己的神经,与春秋战国时期一样,出现了纵横联合的势态,比如2007年5月金和软件携手IBM、微软在****召开新闻发布会,三家将产品整合一体面对广阔的中小企业市场销售并全面开展人员交流和支持培训,这一事件引起了行业轰动;后来点击科技与用友致远等协同厂商之间联手合作,为行业整合发展进行了进一步探索。我们从中看出了在市场竞争下本土OA厂商付出的艰辛和努力,更是看到了他们为了占有更大市场份额而流露出的“野心”,或许对于这个特殊的IT行业来说是一种格局洗牌的演化方式。


 


但是从2007年开始,一度将目光放在服务国际化企业的SAP、Oracle等大型IT企业开始涉足协同软件行业、向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靠拢,软件巨头开始渗入。在这样一种形势下,如果本土OA厂商之间不能够尽快加速发展、不能够尽快完成洗牌,不能形成强有力的本土协同厂商格局,待国际化巨头准备好回过头、适应“水土”之后可能出现全军覆没。刘兴亮并不是想在此危言耸听,只是做一种分析、打一剂强心针。


 


本土OA距离霸主还有多远?


 


不论是从多年来乱哄哄的国内OA厂商格局,还是从国际巨头企业的渗入信号,我们都需要一个能够独挡一面的本土OA霸主——乱哄哄的格局不利于企业的选型也不利于集中行业资源推出更好的产品,总之对用户不利;国际企业的渗入一旦形成气候可能将这么多本土厂商近十年积累的成果取走。还好,本土OA种下的种子已经开花,我们期待早日出现本土OA的春秋一霸。


 


从全国范围内来看,金和软件、泛微软件、用友致远三家厂商无疑是最值得期待的潜在霸主。


 


首先来看一下用友致远。用友致远在三家中最明显的优势是渠道。借助于用友的渠道体系,用友致远在全国范围内构建渠道体系可谓是轻松便捷了很多,从而推进了致远的OA市场很快从北京推进到各个区域。我们常说“得渠道者得天下”,用友致远的渠道体系就好比分布在心脏周围的各个器官,为致远赢取协同天下打下了坚实基础。在此基础上,致远通过频繁讲授“企业战略如何落地”的课程带动销售,在产品方面,以组织行为管理学为宣传核心,从而攻坚用户心智资源。用友致远的发展相对来说比较平稳,市场开拓形式也比较循规蹈矩——代理商大会、培训讲课,如果致远的发展速度能够更快一些,相信会大有作为。


 


再来看看泛微。泛微在华东地区势力比较庞大,影响力也比较深远。泛微通过所谓的协同矩阵模型和齿轮联动模型作为其协同软件产品的管理思想推进产品的理念宣传,并主打产品优势。尽管协同矩阵模型和齿轮联动模型看上去不成体系、更远离理论的范畴,但是泛微对协同观点的表达相对来说比较全面,给外界留下了协同软件专业化的印象,从而赢得了客户的认可和追随。而且近年来泛微与神州数码合作,进一步强化渠道建设,相信2008年的渠道争夺战不会和风细雨。


 


最后我们来看看金和软件。金和软件之所以成为行业的一支力量与精确管理思想的风行不无关系,金和通过将精确管理思想结合到产品中,通过央视、新浪等媒体,给外界留下了“精确管理软件”的概念。如果说泛微和致远稳步发展的话,近年来金和软件则厚积薄发、势头迅猛,相对于以上两家厂商来说,金和软件因为是精确管理的创始者而具备了得天独厚的媒体传播优势,加上产品在2006年作为首份国家软件礼品赠送国际友人和进入“新三板”成为公众公司的优势,让外界对协同、OA厂商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甚至包括不为人知的盈利额等,今年年初,金和软件在渠道上做足了笔墨,将稳定成熟的IOA/S降价到十五分之一,进一步建设缺乏先天优势的渠道体系。从目前的综合能力上进行分析,金和软件的潜在实力不可小觑,如果金和软件继续以300%的速度前进,如果公司年度公告的盈利额能够继续保持高增长,可能会逐渐颠覆协同格局。


 


但是必须看到,三家厂商距离霸主都还有一定的距离,尤其缺乏大气魄和大手笔,因为单从产品上看,三家之间的差距并不大,如果有一家能够迅速崛起,也就是因为跑得早、跑得快。如果三家的优势能够整合,或者其中一家能够虚心学习其他两家的优势和长处,弥补自己的劣势,必然会摆脱目前相互牵制的格局。


 


谁能成为领头羊?金和软件、泛微和用友致远都有可能,但是他们又都做得还远远不够。如果他们之间不能够尽快摆脱相互交织状态,还着眼于目前的对手分析,不进入一个更高的高度,继续在原有的格局下分抢,本土OA市场要么被国际IT企业侵蚀、瓜分,要么依旧长期处于积贫积弱的状态。

2008-06-25

<一>

我们这些人,对盖茨总有一种复杂的情感。记得很小的时候,老师总是教育我们缀学是不好的,主动缀学是可耻的,被动缀学是可怜的。说到这些时,老师学生或者一起愤怒,或者一起悲伤。然而在农村的小学,缀学还是家常便饭,比如我老家的村小学,能升上初中的不到十分之一。那个时代,对于农村孩子来说,求学是鲤鱼跳龙门的唯一途径。所以,我固执的认为,缀学就意味着前途的毁灭。从小种下的结,很难化解得开。


 


然而盖茨却让后来的我目瞪口呆。一个缀学之人也能获得成功?也能成为世界首富?也能成为一个时代的开创者?尤其这一切,都发生在我敬仰的IT行业。


 


直至后来甲骨文公司老总拉里.埃里森被保安从耶鲁大学的演讲台上架下来的时候,我才似乎明白了一些。他退学了,于是成为这个行星上第二富有的人;比尔·盖茨退学了,成为这个行星上最富有的人;艾伦退学了,成为这个行星上第三富有的人;戴尔退学了,成为这个行星上第九富有的人……那一刻,我决定让我儿子只读到大二,或者,大三也行。


 


<二>


 


老师的教育和孩子们的单纯拌和在一起,便有了一种最世俗的力量。这种力量不仅是在我们国家,即使是在某些人极度标榜的美国,又何尝不是呢?拉里.埃里森不是被保安从耶鲁大学的讲台上轰下来了吗?


 


盖茨的成功,以及成功背后的渲染,至今在很多中国人心里,它仍然是一种冤孽般的存在。尤其是面临对孩子教育的父母们。


 


<三>


 


这个时候,我开始对各种情结产生警惕。盖茨甚至可说是世界历史上最好的创业者之一,最好的时代开拓者之一,他甚至值得全世界的IT人感到骄傲。


 


这个星球上,能够做到激流勇退者又有几人?53岁,对于一个企业家来说,正是当打之年,正是黄金时刻。然而,盖茨还是退休了。


 


这个星球上,能够在拥有如此多的财富之后,又能悉数捐出者又有几人?财富越多,很多人越是患得患失。然而,盖茨还是将把自己580亿美元的财产全部捐赠给了名下的慈善基金。


 


还有,有谁会残酷到不给自己的子女留下一分一毫?


 


<四>


 


盖茨是伟人,因为不管是从充分条件的角度,还是必要条件的角度。 


 


盖茨当然非常伟大,盖茨当然没有理由要把Windows、Office的价格降到很低,当自己的产品遭受哪怕一丁点的危难时当然要挺身而出进行恐怖的营销,盖茨的微软作为一个商业机构,这些都是没有异议的。


 


然而,还是有很多人,用着盗版的Windows操作系统,用着盗版的Word编辑器,愤怒的诉说着微软的垄断,以及垄断给自己带来的伤害。


 


对盖茨来说,世界的一切,看够了,明天会怎么样呢,不想看了。任何一个辉煌的时代,总要结束的,但历史还在往前走。退休后的盖茨,可以悄悄的看着自己从零开始堆砌的大厦,有多少可以留存,有多少需要校正。

<五>


 


任何一个第一代的企业领导人退出之后,都会社会震荡,世事忙乱,更多的人们也没有心思去品咂一下这个时代的厚味,就匆匆忙忙赶路去了。


 


从这个时候,微软的真正阵痛就要开始了。看看这两年的股价,一切就都很明了。这几年挺过去了,微软才是百年老店。至少现在看来,还不像。或者说,还不是很像。


 


凡一个时代符号转身之时、衰落之时,为此时代所化之人,必感苦痛,其表现此时代符号之程量愈宏,则其所受之苦痛亦愈甚。


 


盖茨,走好!微软,保重!(作者:刘兴亮)

2008-06-24

 生意宝?002095 从6月12日起开始推出定价为1800元的“中国供应商”服务,生意宝将目标直指阿里巴巴,因为阿里巴巴的会员有两种,其中“中国供应商”主要针对出口型的企业,“诚信通”则主要针对国内贸易的企业,二者的价格分别是每年6万到8万元和2800元。在互联网知名人士刘兴亮看来,生意宝以价格“屠夫”姿态进入综合B2B市场并不能撼动阿里巴巴的地位。

 


B2B行业是暴利行业?


 


    生意宝推出1800元版的“中国供应商”服务的背景是,目前B2B行业的出口型贸易服务费动辄数万元。据了解,B2B行业的龙头企业阿里巴巴的会员有两种,其中“中国供应商”主要针对出口型的企业,“诚信通”则主要针对国内贸易的企业。“中国供应商”的会员费是每年6万到8万元,“诚信通”会员费则在每年2800元左右。



    对于这个价格,孙德良直言不讳地表示,国内B2B行业是暴利行业。他相信,只有合理的B2B服务价格才能有助于培育并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尤其是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他说,生意宝此番推出如此廉价的“中国供应商”服务,B2B行业的价格大战已不可避免,国内B2B行业原有的价格体系可能被打破,而新的价格体系与市场格局将逐步形成。



    那么B2B行业是否真的如孙德良所言是暴利行业?刘兴亮的意见是,B2B行业确实存在暴利现象,“当B2B行业实现规模化、标准化发展之后,一年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的服务价格肯定如孙德良所说的那样,存在着暴利。当有了规模效应之后,别说是几万元钱的价格,即便是几千块钱的价格,都存在着相当大的利润空间。”


 


低价的杀伤力不容小视


 


    易观国际的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中国中小企业总数较上年增加300余万家,其中使用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的企业数量占全部中小企业的比例由2006年的28%上升至34%。2007年,中小企业网络营销费用占其所有营销预算的14.2%,较2006年增长了近4个百分点。在网络营销的各个渠道中,中小企业更愿意选择第三方B2B电子商务平台为其提供打包的IT信息及商务服务——中小企业投放在第三方B2B电子商务平台上的网络营销费用占全部营销费用的比例从2002年的0.5%上升到2007年的7.9%,并且在未来5年,这个比例将继续上升,预计2012年将达到11.8%。



    国内B2B平台服务商不约而同地将目标客户定位于中小企业,后者对价格相当敏感。因此,生意宝此番推出的每年只要1800元的“中国供应商”服务,比阿里巴巴的“诚信通”还要便宜上千元,这无疑会在B2B行业掀起一场不小的价格战。



    孙德良解释说,目前宏观经济不景气,1800元版的“中国供应商”服务主要目的是让利给中小企业,帮助中小企业渡过宏观经济难关。他表示,随着全球经济不景气、人民币升值等不利因素增多,企业出口难度加大,再加上受原材料涨价、劳动力成本上升、银行信贷紧缩、企业贷款困难等因素影响,中小企业的运营成本大幅度提高,因此,中小企业更需要通过电子商务来降低运营成本、扩大商业机会,而向企业提供“廉价”而有效的服务,正是孙德良在此大背景下进行“薄利多销”的重要策略之一。



    “这个价格的杀伤力是很大的。很多中小企业确实有点难以承受每年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的服务价格,如果结果是相同的,这些企业肯定会选择价格便宜的服务。而且1800元的价格会促使还没有成为B2B电子商务平台会员的中小企业本着‘不妨一试’的态度去体验专业的B2B服务——对于大多数的中小企业来说,这些服务最后能达到什么样的效果,他们心里没底。”刘兴亮说道。


 


无法撼动阿里巴巴地位


 


    在刘兴亮看来,生意宝掀起的价格战有利于促进中国B2B行业的发展,“价格战有利于中国B2B行业整体蛋糕的做大——价格的下降不仅可以刺激用户的购买欲望,还能促进人们对B2B行业的了解。为了避免价格战,优质的B2B服务商就必须想方设法走出一条个性化的服务之路。这样他们就会努力提升自己产品的易用性,进而完善和提升自己的服务水平,最后把价格战演变成技术战和服务战,最终促使B2B行业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刘兴亮同时也表示,生意宝推出的低价格B2B服务不会撼动阿里巴巴的龙头地位。在他看来,中小企业选择B2B服务商时会把价格列为重要考虑因素,但是和价格相比,服务质量才是他们的首要考虑因素。因此生意宝想借价格战取代已经在B2B行业耕耘数年并已经建立起良好口碑的阿里巴巴的地位是不现实的。“如果仅凭低价,你无法在B2B行业获得足够大的竞争优势。我希望市场上能出现一家可以和阿里巴巴相抗衡的企业,但是阿里巴巴毕竟运作了这么多年,短期内它还遇不到同级别的对手。”刘兴亮说。



    一组数据印证了刘兴亮的说法:易观国际的研究数据表明,国内B2B平台注册用户总数已达4700万、付费用户总数已达49万,以付费会员衡量,阿里巴巴占据了B2B行业65%的市场份额,但如果以收入衡量,阿里巴巴的市场份额已接近75%,而在2004年,阿里巴巴的市场份额还不到50%。由此可见,阿里巴巴在B2B行业里的领先地位正日益巩固。


 


通信信息报廖庆升

不管是外来的FaceBook、MySpace,还是校内、海内、蚂蚁网等,这些社区的用户虽然都是按自己的需求和兴趣形成的小圈子,但是很难出现好的商业模式。我坚持认为SNS不是靠广告赚钱的,包括不是靠精准广告。至少,广告不应该是SNS的最主要盈利模式,尤其在发展初期。


 


但是在某个垂直行业,比如航运,如果有这样一个SNS网络,那商业价值就太大了。为什么这么说呢?


 


1、都是这个行业的人来这个SNS网络,这样可以避免泛SNS的“茫然的用户”通病。
2、泛SNS很难解决新用户“没有好友”的困境,而行业SNS聚啸的都是一个领域的用户,这样就很容易嫁接好友。
3、来这里的人都会按自己的业务需求形成圈子。
4、他们的信息的需求也会按不同的业务种类自然划分出来。
5、在这个社区里一种完全个人对个人那样的商业模式很容易形成。
6、商业价值、社会价值等等会很快释放出来。


 


电子商务领域上市公司两强阿里巴巴和化工网,一个是泛行业的,一个是单一行业的。但是里面的用户主体都是公司,所实现的价值都是在公司之间产生。而NSN是个人社区,个人之间的信息对接能否产生价值呢?当然能,而且更快捷更方便。所以在SNS里个人之间的信息对接和业务撮合会更加容易产生价值,虽然现在意识到这些的人还不是很多。


 


一般机会都是出现在能够把新的思想新的概念巧妙地融合在利用的人的手里。今后几年SNS在垂直领域会有很大发展,SNS+C2C(C又可以引发B)在垂直行业会有非常大的机会。SNS只有专注于某个行业或领域才会出商业模式,也许这将是解决困扰SNS盈利模式的一个突破口。(作者:刘兴亮)

2008-06-20

由于工作的关系,经常对互联网的新鲜事物有一种莫名的冲动,这种冲动远不是看到美女的那种冲动可以比拟的。第一次看到Widget这个概念,大约是07年年初吧,“神乎其神的刀法,和那杯Dry Martine,都深深地迷住了我。”当美国的《新闻周刊》也把2007年称为Widget年的时候,更加引起了我的警觉。


 


然而我们国内对Widget的传播可能相对少一点,甚至没有一个好的中国的名称,目前有很多叫法,比如微巨、微客、微剑等等。国内的牛人中,对Widget最上心的是中搜的陈沛,他翻译为“微件”。陈沛对于Widget的鼓吹,有股我的搭档方兴东当年鼓吹博客的影子。最近两周之内和陈沛深聊过两次,一次是在宁波参加电子服务大会,一次是在本周的IT龙门阵上,交换了很多关于Widget的看法。当然,陈沛舞Widget,意在他的IG,他的个人门户推广。这也是的中搜的未来所在。


 


其实我更喜欢“微剑”这个翻译,很有气势,也很贴切。Widget就像一把把微小的剑,有了它,遍地都是剑客,再小的剑客也是剑客,然后呼啸着在互联网江湖纵横驰骋。


 


在今天之前,我们依靠大量的特定应用工具或者软件来维持个人电脑的各种适合我们需要的丰富功能,有办公软件、IM、杀毒软件、游戏软件、播放器、订阅工具、下载软件、图片软件等等等等。通过这一系列的工具或者软件,组成了一个个的个人信息平台。在今天之后,可能会有办公Widget、IM Widget、杀毒Widget、游戏Widget、播放器Widget、订阅Widget、下载Widget、图片Widget等等等等,来组成未来的互联网世界。通过这些功能丰富强大,令人眼花缭乱的Widget组成,用户就可以随心所欲、天马行空的拼装属于自己的网络门户了。


 


如果这一天真的来临时,请不要惊奇。截止到去年年底,FaceBook已经托管有11179个Widgets,推动其用户迅速增长到了5000万,市值也上涨到了150亿美元。Youtube的成功也是基于Widget的病毒传播,05年6月开始提供可以内嵌在MySpace中的外链式视频播放器,到06年5月的时候,Youtube被嵌入到MySpace内的视频占有自身总流量的20%。


 


不光是Google、雅虎这些巨头对Widget虎视眈眈,而且手机厂商也不甘于人后。07年初,苹果的iphone就支持Widget功能了,诺基亚也开发了维信Widset平台。这也是移动+互联网的潮流。刘兴亮认为,手机Widget甚至比网页Widget前景更为诱人。


 


凭借着个体微小、功能完整、嵌入方便、和所潜入环境的弱链接等等优势,Widget或许会横扫一切,网页Widget、手机Widget、桌面Widget、人机交互Widget等等。那时,未来就来到了。那个属于我们每个个人的魔方,将任由我们所心所欲的去精心组装。(作者:刘兴亮)


 

2008-06-19

在百度公司成立的同一时期,陈奕迅、梁家辉、吴君如、谷祖琳、黄秋生这“三个影帝,两个影后”共同合作了一部电影,叫做《江湖告急》。之所以提及这部电影,是以为里面所描绘的故事像极了今天百度公司的处境。


 


这个江湖故事由一个黑帮暗杀令开始,有人扬言要刺杀大哥任因久。江湖大佬任因久行事夸张而不择手段,纵横江湖二十年早已广结仇口。面对这个暗杀消息,行事乖巧的他毫无惧色,听来觉得无聊。但一次理发时,一颗子弹从暗处飞来,头发留下焦坑,不得不信这是事实。他即以“江湖告急”之戏言传令召开江湖大会。


 


继6月3日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MCSC,简称“音著协”)、中国音像协会(CAVCA)、国际唱片业协会(IFPI)首次联手在北京联合国内外多家唱片公司和音乐出版公司呼吁广告主抵制百度侵权盗版行为后,国内数字音乐网站娱乐基地又于美国当地时间6月10日在美国联邦南纽约地区法院提起诉讼,控告百度MP3搜索侵权,该法院已正式受理该案。百度面临接踵而至的“围攻”。


 


同样是老大,同样是刺杀,同样背景复杂,同样有子弹的呼啸。这一刻,百度告急!!!


 


肯定有人会有疑惑,百度告急?危言耸听了吧。百度音乐搜索被诉侵权的案件几乎每年都有发生,而所有的起诉案一直以百度胜诉告终,不论是国外唱片公司还是国内唱片公司。这一次,又是老生常谈了吧。


 


非也。这一次的形势显然不同:


 


1、这是一次新的战略,新的打法。百度方面一直回应低调,对类似事件一直采取“拖延战术”,加上法庭程序耗时长,在前几次起诉失败的情况下,很多音乐版权厂商不得不开始谋划新的战略。


 


2、百度被告到了美国,这是一个新形势。刘兴亮猜测,估计是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其一是基于百度良好的政府公关和民族产业保护等错综复杂的原因,在国内很难告到百度;其二是给百度的股票压力,主要是给美国的机构投资人以压力。


 


3、想从源头把水搅浑。三大音乐协会想从企业形象、社会责任等角度呼吁百度的广告主不要给百度这样一家有污点的公司投放广告,想从源头上掐住百度的现金流。


 


4、正如方兴东所说,这是这是一场无比奇特的事件,好莱坞唱片公司拉来了一批国内协会,形成了非常强大的攻势。真正的策动者当然是唱片巨头,但是他们很巧妙地躲在幕后,而让国内“演员”冲在前面。


 


从种种迹象看,这次的战争是一场有预谋、有组织、有纪律的一次行动,如果百度处理不好,还想当然按前几次的既定流程走下去,后果将不堪设想。如果百度的MP3业务受到打击,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不仅是百度告急,所有的搜索引擎都告急,整个互联网行业都告急!如果去掉MP3搜索,整个搜索引擎行业都将遭受重大打击。依此类推,视频、图片、原创新闻等等都将惹上同样的麻烦。那样,互联网行业弄不好就要“一夜回到解放前”。


 


记得在百度上市前夕,2005年7月,七大国际唱片公司联手控告百度提供了部分未授权的MP3下载链接。此后,百度、中搜、搜狐、新浪一致对外,为百度齐声喊冤。虽然百度最终迫于压力,MP3搜索不得不改头换面,不再是右键直接下载歌曲,而是在弹出页面中点击歌曲链接或搜索来源链接再行下载,并且在弹出页面上加了版权保护声明。但对于互联网行业来说,那是一次良好的合作开端。


 


电影《江湖告急》中,江湖大佬任因久为了自己的老命,在刺杀的威胁面前,曾经以“江湖告急”传令召开江湖大会。作为中国搜索引擎江湖中名副其实的大佬,百度也应该召开江湖大会,团结所有的搜索引擎来对抗已经非常团结的音乐版权厂商。毕竟这码子事,需要双方坐下来好好谈判,否则走向极端,对任何一方都弊大于利。(作者:刘兴亮)


图线


 


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在2008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透露了2007年中国旅游业总收入达1.09万亿元,首次突破一万亿元,增长5.5%。去年中国在线消费者所带来的旅游销售额(包括机票、酒店、租车、游轮以及度假打包产品预订)是22.5亿元,同比增长为65.4%。而美国去年的在线旅游销售额为940亿美元,同比增长19%。据分析机构预测,在线旅游业务将在2010年前占所有美国旅游销售的三分之一。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我们的在线旅游业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1、今天,酷讯发布了新域名,并宣布转型为旅游搜索引擎,加上此前运作了两三年的去哪儿,中国的旅游搜索已具初步规模。旅游搜索与旅游预订网站一道,将对东旅游行业前行。在线旅游的迅猛发展,注定将成为旅游行业的助跑者。


 


2、酷讯这样的网站,将成为旅游行业最大的中介。


 


3、旅游搜索将会非常热,因为从航空公司到酒店,从旅行社到景区,都在大力发展自己的独立电子商务。并且有大批的钱,涌进这个领域,资本市场的推动力是巨大的。酒店和航空公司等供应商也非常乐意推动这种转变,因为在线预订客以削减更高昂的呼叫中心成本。尤其是酒店,正寻求通过点数积分刺激方案和最优惠价格保证,将更多预订转移到互联网上。


 


4、迅雷的陈浩说,酷讯的价格要比携程、艺龙的价格便宜多了,他已经提醒他们的行政部以后预定前,要酷讯一下。先进经验要学习,我明天也去叮嘱下我们的行政部门。


 


5、年轻的旅游消费者们,更希望服务商能够在恰当的时机、以适当方式为其提供适当的产品。在线旅游业务或者是旅游搜索业务可以更方便地为有独特兴趣和需求的这部分旅游群体度身定造个性化的打包产品。


 


6、在线旅游的蛋糕很大,未来发展也会很快。旅游预订网站与旅游搜索网站、旅游预订网站之间、旅游搜索之间,都还远远没到头破血流、你死我活的竞争地步。所有人一起努力,一块先把蛋糕做大。


 


7、在互联网的又一波刺激下,旅游业即将面临第二次革命。(刘兴亮)

2008-06-17

“一窝蜂”最初是一个人的绰号。我国南宋建炎年间爆发了农民起义,有一支起义队伍领袖叫张迂,他的绰号就叫“一窝蜂”。南末著名诗人陆游在《入蜀记》中就曾记述道:“建炎中,张迂号‘一窝蜂’,拥兵过庙下……”这个绰号,大有揭竿蜂拥的气势。到了明朝,人们使用“一窝蜂”来比喻人多声杂的情景。吴承恩在《西游记》第二十八回中就曾写道:“那些小妖,一窝蜂齐齐拥上。”


 


在我们国家,做事情很容易演变为一窝蜂。如果一个东西很赚钱,大家都一窝蜂的去模仿,一直到把那个东西搞垮搞臭,搞的没有一点利润才肯罢手。如果一个东西很流行,大家都一窝蜂的去参与,一直到把整个事情搞得千篇一律才肯罢手。


 


一窝蜂现象,在房地产行业如此,在汽车行业如此,在服装行业如此,在餐饮行业如此……但所有的行业,加起来估计也没有互联网行业严重。


 


BBS火爆时,几乎每个网站一夜之间都增加了,甚至出现了一堆一堆的裸体BBS。IM火爆时,几乎所有的大网站都推出自己的IM工具(这个还好,只是大网站,毕竟小网站搞不起)。Blog火爆时,又是几乎所有的网站添设了这个频道。现在,SNS几乎又成了所有网站的必备。


 


每一次流行的背后,有炒作概念的,有煽风点火的,分工很是明确。当然,最重要的是有康盛创想这样的公司提供相应的软件,从论坛软件,到博客软件,到电子商务软件,再到刚推出1个来月的SNS软件。据戴志康跟我说,1个月就有1万多家网站使用了他们的SNS软件,这个数字令我咂舌。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几乎每天都有朋友拉我进入新的SNS。这方面,康国平也有博客里流露了类似的苦恼。可是,不管我是从大众的校内转到IT小众的海内,还是从专业社区TechWeb的同事录转到某哥们个人站点的关系网,星星还是那些星星,好友还是那些好友。


 


其实发展了这么多年,除了BBS之外,还真没发现还有哪个玩意能成为每个网站必备的东西。即使是当初我们认为最有可能的Blog,也随着门户们的强势进入,也终究“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用户是活动的,财富是流动的,时代是在不断更替的,机会也是随机出现的。有的机会是来自于运气,但大部分的机会都需要自己去创造和争取的。(作者:刘兴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