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首页|TW首页| 同事录|业界社区
2009-05-25
年,是互联网实验室连续发布“年度中国软件产业盗版率调查”的第4个年头了。中国软件盗版率年度调查是国家知识产权局委托互联网实验室进行的一项课题。

《2008年度中国软件盗版率调查报告》的研究结果表明,2008年中国软件产业销售额达7573亿元,把盗版软件按市价折算为经济价值计算,相对于软件 产业的价值盗版率由2007年的20%下降为15%。按当年安装的应付费计算机软件套数计算,盗版率由2007年的56%下降为47%。

软件盗版率的下降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 PC厂商预装操作系统软件基本实现了正版化
  • 政府部门和大型企业软件正版化成效显著
  • 软件企业从法律和技术两个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反盗版行动
  • 主要软件产品大幅度降价促销或免费开放
  • 软件消费者保护知识产权意识明显提高
  • 软件网络化、服务化特征日趋明显,自由软件产品逐步增多

 

5月12日,美国的BSA(商业软件联盟)公布了其第六次年度全球PC软件盗版研 究报告,称中国软件盗版率为80%,全球软件盗版率为41%。BSA的数据为何与互联网实验室的数据差别这么大呢?实际上,BSA的研究存在概念误导、方 法错误、数据局限等几方面的严重缺陷,具体表现是:

1、在基本概念上,BSA计算的只是PC软件的盗版率,却误导人们当成整个软件产业的盗版率。盗版软件造成的经济损失,相对于计算机软件产品市场和相对于 整个软件产业的比率是不同的,前者比后者要大得多。如果认为整个软件产业的盗版率是80%,则2008年度软件产业的潜在价值应为3.8万亿元,相当于电 信业的60%,全国GDP的13%,这显然是很荒唐的。

2、在计算方法上,BSA用数量盗版率代替价值盗版率去估算经济损失,不能体现盗版多出现在低价格软件的事实,严重高估了盗版的经济影响。BSA的盗版率 是按照计算机软件安装数量计算的,而在计算盗版造成的经济损失时,却直接运用数量盗版率代替了价值盗版率,导致对软件盗版的经济影响估计过高。实际上,数 量盗版率反映的是盗版行为的普遍性,价值盗版率则反映盗版行为的经济危害。

3、在调查数据上,BSA的调查来源范围很小,远不能代表整个软件市场。按照BSA盗版研究的有关数据推算可知,其2008年调查所涉及的中国软件市场销售额只有约115亿元(16.7亿美元),只相当于当年中国软件产业销售额的1.3%,软件产品销售额的3.6%。

4、BSA样本量太小,平均每个国家个人用户只有150人。BSA的调查范围是105个国家,但2008年的报告只去了24个国家的数据。个人用户的总共样本量是3600个,这就意味着平均每个国家只有150个样本。

5、BSA没有公开数据来源和调查方法,缺乏可信度。互联网实验室连续4年邀请BSA参加评审会和发布会,但都被拒绝;BSA的数据是委托IDC做的,我 们也多次找到BSA以及IDC,希望能够坐下来比较下双方的方法论等,找出双方数据差距很大的原因。但均遭拒绝;最近一次不来参加发布会的借口:负责人在 休假,无法来本会场沟通。

长期以来,由于国内研究的欠缺和BSA的误导,使得世界各地的人们对中国软件盗版的认识存在严重的偏差,影响了对形势和问题的判断。据悉,已经有民间律师准备以个人身份起诉BSA对中国人民的伤害。

AD:对此话题感兴趣的朋友,我们诚邀您参加2009526日周二下午15:00-18:00在北京新世纪日航酒店二层举行的“2008中国软件盗版率发布会暨软件盗版问题研讨会。届时,各界权威人士将齐聚一堂,共同畅谈中国软件盗版业问题、我国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以及BSA调研结果与我国数据客观公正性之比较等热点话题。

2009-05-21

台 铭三问巴菲特一事近来闹得沸沸扬扬,“我对比亚迪公司与公司领导人王传福都毫无疑虑”、“富士康对比亚迪的指控根本无法取信于人!”这是巴菲特的老搭挡芒 格的回应,但是郭台铭对这个回答并不买账,他指出富士康从法院扣留的文件中,前富士康员工从富士康内部寄给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的信件,指出比亚迪侵权,且 证据确凿。

据了解,富士康在深圳提出诉讼的部分,因法规规定需要交由公安进行调查,因此需要一些时间,不过,香港部分的诉讼,法院已经受理,预期下半年就可以正式开庭。

一、“富比案”案情回放

1、缘起

从2006年6月开始,富士康旗下的两家子公司及其母公司鸿海分别在深圳和香港提起了比亚迪侵犯商业秘密诉讼,索赔650万元。2007年11月6日,最 高人民法院委托北京九州世初知识产权司法鉴定中心对该诉讼案进行司法鉴定。12月初,第一批官方鉴定书出炉,鉴定结果表明比亚迪获取的相关文件中,确有大 量文件构成非公知信息。

2、民事转刑事
2008年3月13日,诉讼双方纷纷发布公告:富士康已撤销了对比亚迪公司在大陆索赔500万的民事诉讼,转而走刑事诉讼。深圳市公安局宝安分局就比亚迪 涉嫌进行单位刑事犯罪活动立案侦查。根据原告富士康在中国的法律顾问的意见,作为直接负责的比亚迪董事及其他职员可能因比亚迪的任何单位刑事犯罪活动也受 到惩处。

3、比亚迪创始人被拘 两高层员工获刑
2008年4月10日,富士康发布公告称,比亚迪创始人之夏佐全已经被拘留,而原富士康员工、现比亚迪员工柳相军和司少青被深圳市宝安区人民法院宣判侵犯富士康集团商业秘密罪成立,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和一年零四个月。
2008年4月11日,比亚迪发布公告称,夏佐全被拘留四天后因缺乏证据被释放。但有消息说,夏佐全实际上是被其妻杨志莲保释出来而己,仍未脱法律干系。
2009年5月10日上午消息,台湾媒体《今周刊》披露了郭台铭和股神巴菲特隔空交火的全过程。其中郭台铭对巴菲特的回应中指出:在富士康担任主管的柳相 军,和负责编制工艺流程文件的干部司少青二人,于2005年7月从富士康跳槽比亚迪,却在尚未离职前就已拥有并使用比亚迪电子邮箱并与比亚迪行政总裁李柯 进行重要工作讨论。2008年2月,在深圳法院对柳相军案庭审中,富士康诉讼代理人对柳相军提问:“在比亚迪领导层中,你向谁负责?”柳相军回答:“王传 福。从柳发给王传福的邮件中也可确定这一点,柳将获取的“富士康手机一季度的指标状况”等商业秘密,直接寄给王传福。
由此可知,比亚迪负责人早已知道柳相军等人,以不正当手段获取富士康商业秘密。这些证据均可表明,比亚迪负责人直接参与侵犯富士康商业秘密。

二、国内外法律解析

美国的《模范刑法典》将偷盗罪、盗用罪、诈骗罪和收受赃物罪合并为一个大罪,统称盗窃罪,其中收受赃物罪是指接受偷来的财物之行为。但从美国刑法对侵犯商 业秘密罪的以往规定来看,对犯罪行为人的认定主要限于以不正当手段获取商业秘密的直接行为人,如对盗窃商业秘密的行为根据《国家被盗财产法》进行刑事追 诉,对商业间谍行为有时依据《联邦窃听法》定罪处罚。

而中国刑法典第二百一十九条规定:“明知或应知前款所列行为,获取、使用或者披露他人商业秘密的,以侵犯商业秘密论。”这就是说,明知或应知存在侵犯商业 秘密行为的第三者,也可能构成本罪,这里所谓的“应知”是指结合主客观情势行为人有可能、有责任知晓。法学界的通说也认为本罪的主观方面通常是直接故意, 但也不排除间接故意,如前款中规定的情形,行为人知晓商业秘密为非正当手段得来,而获取或使用,放任商业秘密被泄露致使他人遭受重大损失。

联系本案,富士康的两名前雇员被追究刑事责任,皆因非法获取了富士康的商业秘密而用于比亚迪,比亚迪将二人聘为高管,对涉及商业秘密之事即便不是明知也是应知,恐怕也是难脱干系。

郭台铭一反常态,炮轰巴菲特,强烈指责比亚迪。而巴菲特也通过曲折的途径表达了他的信心。官司到底会如何,巴菲特的资金最终是否会到位,让我们拭目以待。尘埃落定时,失望的那个人,是郭台铭,还是巴菲特?那将是个何样的表情啊。(刘兴亮)

于开心网案件的几个看点:

1、看来开心001(kaixin001.com)的投资到位了,因为打官司也是需要不少费用的,尤其在中国打官司。再加上十几天前开心001在百度购买了广告位和品牌专区,看来是真的有钱了。

2、一直低调的程炳浩终于轰轰烈烈拉来了宣传推广的大幕。或许陈炳浩还想继续低调下去,可是投资人不让啊,投资人可不想等待自然而然的瓜熟蒂落。看看新浪 报道的标题“独家:开心网打破沉默正式起诉千橡不正当竞争”,是啊,终于打破沉默了。这也是为什么拖到现在才起诉千橡开心网的原因之一。

3、起诉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千橡集团更有钱,并且千橡开心网做起来了,威胁到开心001了。如果千橡是个小喽啰,如果千橡开心网(kaixin.com)用 户很少,估计就不会有这样的官司了。记得在2008年年初也出现了个山寨校内网,域名是xiaonei.net,网站名称也叫做校内网,也没见引发什么官 司,因为这个山寨校内网对千橡没有任何威胁。

4、这是一个多好的炒作点啊,对双方来说都是利大于弊。曾经有两个哥们,本来他们各自的网站都是三流网站,结果哥俩合谋,互告对方抄袭、侵权,结果呢?两网站的Alexa排名都是直线上升,俨然都从三流网站挤进了二流网站的阵营。

5、某次饭局,和域名大佬蔡文胜聊过开心网域名事件。当开心001刚开始火爆时,老蔡就注意到001的问题,于是安排手下去查询kaixin.com的域 名,当时那个域名持有者开价3.5万美元。老蔡是大忙人,一忙后来就把这事给忘了。后来这个域名被杭州9158.com的傅政军给买到了,买到的价格应该 也就是3.5万美元左右。买到这个域名之后,傅政军找到了程炳浩,希望能够以这个域名入股,想要1.5的股份。没想到被程炳浩无情的拒绝了。后来的故事就 路人皆知了,这个域名被陈一舟买走了。据老蔡猜测,价格应该在20万美元左右,并没有业界猜测的价格那么离奇。

6、技术出身的CEO总是有某种缺陷。“这是一笔太大的损失,也是程炳浩的一个重大失误”,直到如今,蔡文胜还在替程炳浩惋惜。利用正版域名kaixin.com,千橡开心网横空出世,令程炳浩苦恼无比。估计无数次梦里,他的肠子都悔青了。

7、至于说到官司谁胜谁败,还是等法院的判决吧。不过按照国情,按照以往类似案件的经验,至少要到半年以后才会有结果,一年以后出结果也是再正常不过了。

8、在相对静悄悄的行业里,在这个夏日无大事的季节,这事有的炒了,至少两三个月后肯定不是冷饭,我们一起骑驴看唱本吧。(刘兴亮)

2009-05-17

天,是电信日。

我受邀在美丽的大连参加了“2009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活动,做了题为“3G品牌建设的目标与实践”的主题演讲。

说到演讲,我现在每年都有很多场,很多地方都演讲过,庄严如人民大会堂,喧嚣如****,不一而足。但那都是在陆地上,今天是在大海里,是在游轮上,我的又一个第一次。

电信日演讲自然离不开3G,讲3G自然离不开移动互联网。我一直认为,3G的杀手级应用就是移动互联网。3G的成败,决定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着眼未来,希望移动互联网能否应用到我们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彻底的丰富我们的世界。

今天演讲演示的时候,我使用的3G上网设备是中移动的TD-SCDMA,在距离大连码头大约两三公里的大海里,在游轮不停的行进中,上网速度也还凑合,打开网页都在能够容忍的范围中。在演讲的过程中,TD一直很配合我的演示。

当游轮靠岸的时候,用3G上网速度就更快了,甚至打开视频网站里的那些视频都比较流畅。

下面这张图片就是今天举行会议的“大连号”游轮,这是大连市政府的接待用船,“大连号”三个字由薄熙来题写,这条船上曾经接待过国内外的很多领导人,如叶利钦、梅德韦杰夫、英国女王、连战等。


下面这两张图片是一层和二层的的活动场所(第三层是露天的):

这是我演讲时的照片,选了一张姿势最好的:)船还是比较晃,我演讲时肢体语言比较多,可这次必须得扶着桌子,否则很难站稳。

再来一张休息时的:



最后顺便提一下,飞机上的口罩一族已经很多了,这是返程时跟我坐在同一排的两位美女。对了,口罩一族几乎都是女士,男士很少很少。



最后再顺便提一下,我今天往返坐的都是南航的航班,都是通过短信值机,个人认为,南航的信息化走在了国内航空公司的最前列。(刘兴亮 于大连至北京的航班上)

2009-05-13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我就一直以为“只读”和“可写”是两个计算机领域的词汇,产生于斯,应用于斯。把一个文档设为只读还是可写,把一张软盘很小心的拨到只读状态。

后来才发现我错了。“只读”和“可写”是从法国当代结构主义和符号学家罗兰·巴尔特的《S/Z》中引用而来的一对概念,巴尔特这样定义他所谓的“读者文本 ”和“作者文本(又译作“可读性文本”和“可写性文本”):“作者文本”使读者无事可做或成为多余物,“只剩下一点点自由,要么接受文本,要么拒绝文本 ”,读者只能以“屈从的”态度面对文本;“作者文本”则赋予读者一种角色和功能,让他去发挥,去作贡献,要求读者自觉地阅读它,“参与”并意识到写作和阅 读的相互关系,给予读者以合共同著作的乐趣。

不管是什么词汇,“只读”和“可写”是1.0和2.0的重要标志之一。WEB2.0之所以让大众热炒,就因为它让广大网民感觉广袤无比的互联网也变成了一张小小的软盘,自己随时可以把它拨到“可写”的状态,那种感觉忒爽。

2.0是不可阻挡的趋势。现在,网民使用最广泛的应用之一、最顽固的1.0模式之一——搜索引擎也开始跟上这个趋势了。

去年炒得热热闹闹的百度阿拉丁计划近期终于上线了。阿拉丁是个什么呢?先看看官方的说法:百度搜索开放平台是一个基于百度网页搜索的开放的数据分享平台,广大站长和开发者,
可以直接提交结构化的数据到百度搜索引擎中,实现更强大、更丰富的应用,使用户获得更好
的搜索体验,并获得更多有价值的流量。

再说说刘兴亮的几个看法:

1、开始进入搜索2.0时代,标志之一就是搜索引擎结果从“只读”变成了“可写”。我们搜索到的搜索引擎结果不再是完全有百度来提供了,很有可能来自百度以外的人。

2、似乎目前可写还只是被百度认可的个人站长,但百度阿拉丁的一小步就是迈向搜索2.0一大步。目前阿拉丁还只是向个人站长开放,而且这个个人站长还必须有独特资源,而且还要被百度认可。所以准确的说,应该是站长们的搜索2.0时代到来了。但是我们可以想象,将来有一天,搜索引擎很有可能会向所有的网民开放。

3、在中国,百度是搜索2.0的先行者;在全世界,Google是搜索2.0的先行者。在Google英文的搜索结果中,用户可以拖拉结果,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来对搜索结果进行排序。目前来说,Google面向普通网民的搜索2.0还很不成功。

4、百度阿拉丁和谷歌整合搜索的比较。猛一看,百度阿拉丁计划和谷歌这两年在力推的整合搜索很像。因为他 们都改变传统的搜索引擎结果的老三样:标题、索引和链接,都让都让搜索结果变得丰富起来,都让盲测很难再进行。区别在三个地方:第一,谷歌整合搜索都是自 己技术干的活,百度阿拉丁是别人干的,是站长们写进去的;第二,谷歌整合搜索都是整合的自己原有的东西,百度阿拉丁整合的是百度原来没有抓取到的;第三, 谷歌的可控性要比百度的好一些。

5、与SNS开放平台的比较。从SNS到搜索,搜索引擎也玩开放平台。二者的本质应该是一样的,都是面向 第三方开放平台,自己提供平台,第三方提供内容,共同为网民提供更好的服务。不同的地方在于展现形式,搜索引擎的展现结果更方便一些,更傻瓜一些。网民需 要更直接的东西,比如高级搜索里的玩意,99.99%的网民是不会去用的。

6、搜索行业价值。搜索开放平台扩展了现有的搜索引擎模式,是对未来搜索引擎和互联网行业革新。对于独特信息数据的拥有者,从原来的被动接受抓取,到现在的主动提交并指定展现样式及位置,解决了老模式下抓取不到、抓取到了无法显示、或显示样式不够合理等问题。

7、产品社会价值。搜索开放平台对站长来说,实现更深一步的优化信息和挖掘信息,提高互动性,促进信息共 享,实现最大化的信息价值。对用户来说,找到所求的过程更便捷,满足程度更彻底(比如搜星座等静态的信息或者英超积分射手榜等动态信息,无需再点击一步, 就可以在页面上直接看到最精确优质的信息)。

阿拉丁是《一千零一夜》故事《阿拉丁神灯》中的主人公,百度阿拉丁能成为搜索2.0时代的主人公吗?搜索2.0又能成为2.0时代的主人公吗?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两年之后分解。(刘兴亮)

2009-05-12

两个词汇是我们咨询行业的从业人员经常提到的,那就是“跨越鸿沟”和“引爆流行”,尤其是有了2.0之后。尤其是后一个词汇,使用频率非常高。

产品、设计、主张、行为的发展和传播模式,其实就和病毒一样。在特定的流行风潮中一切都可能在突然之间令万人跟从、风靡街巷,《引爆流行》一书的作者格拉 德威尔把这种时刻称作“引爆点”。他研究出流行的三大原则,配以几十位专家的理论和实例,告诉你如何找到“引爆点”,从而可以引发流行风潮,实现无限可 能。

山寨文化现在风靡全国,甚至是全球。曾经陪同接待过一个国外的专家团,上午还义正言辞的谴责版权和知识产权,下午就直奔秀水街了。

引爆山寨文化流行的“引爆点”是山寨手机,引爆山寨手机流行的“引爆点”又是什么呢?刘兴亮认为,这个引爆点是在于两个方面,一是价格,一个创新。

这两个方面也是老百姓购买东西时所喜欢的物美价廉:因为创新所以让老百姓觉得“物美”(今天早上上班在楼下等电梯时,一个送水工在一遍遍的往进搬桶装水 时,兜里的手机在很大声的放着音乐,这位可爱的送水工在接受人群的注目礼时肯定感受到了山寨手机的“物美”);同时以前动辄几千块的手机现在只要几百块让 老百姓感觉很“价廉”。

所以,山寨机终于大红大紫,“引爆流行”。上个月我去深圳出差,还专门去山寨大本营“华强北”是逛了两趟,花了300多块买了一个山寨机,本来也想买山寨上网本,犹豫再三还是没有买。

为什么没买呢?因为我既没有感觉到价廉,也没有感觉到物美。

先说说“价廉”的没有。在深圳华强北,品牌上网本的价格在2500左右,而山寨上网本的价格在1800左右。这样的价格差距,很难引发消费者的冲动消费。 现在市场上三四千来块钱的笔记本电脑很多了,甚至电视里还成天聒噪“只要1880,神舟笔记本抱回家”,所以山寨上网本不具有非常有诱惑力的价格。如果上 网本价格降到500到800的话,我立马考虑购买两台,拿去送人。不管送给谁一台电脑,那面子,老鼻子了。

再说说“物美”的没有。上网本就是个小,方便,在功能方面很差,不能用PS作图,也不能打游戏什么的。而且山寨上网本和品牌上网本比起来也没有任何创新。这个“个小”的优势对于我来说吸引力也不大,因为我现在用得就是12寸的Thinkpad X61.

当然,我的第二个理由不具有广泛性,但第一个理由应该能代表大部分人的心声。如果价位不降下来,就很难引爆流行。即使大伙儿不差钱,也是希望价格低低益善啊,至少需要一个价位落差。

山寨机的价格低。是因为制作成本比较低,而制作成本的高低其实是由产业链整体影响的,不是一个因素造成的,所以上网本的价格要想低到山寨机的程度,也必须是产业链的整体影响才可以。目前综合考虑一台上网本的成本,打死也很难再低于1500元的这个槛了。

山寨上网本的引爆流行,目前看来似乎万事俱备,只欠价格这个东风了。但即使诸葛亮转世,也很难借来这个东风了。这样的话,山寨上网本的火爆就只能是“故事里的事”了。(刘兴亮)

附图1:深圳华强北“赛博数码广场”的广告牌


附图2:我讨价还价半天最终却没有买的山寨上网本。

2009-05-07

国有句古话叫做“天子无私事,宰相无小事”,相信微软中国的员工现在体会更深。番茄花园事件、黑屏事件,以及这两天的裁员事件,这些都是可大可小的事件,可放到微软身上,就都是大事件。

微软公司首席执行官史蒂夫·鲍尔默5日在致员工的一封电子邮件中说,在第二阶段裁员完成后,微软5000人裁员计划将基本完成。这意味着第二阶段裁员人数将在3600人左右,且必须在2010年6月底前裁撤。

微软中国方面表示,这次岗位调整仅占到中国团队很小的部分,微软并未透露具体的裁员数字和职位,但微软表示其在中华地区的战略不会改变。

关于裁员,微软中国官方没有任何明确的消息,下面是几点小猜测:

1、裁员人数。虽然官方没有明说,但经过分析,微软中国裁员人数应该在200人左右。

2、应该与业绩无关。微软公司的财政年度是7月1号到次年的6月30号,员工的业绩考核在7-8月份完成。所以此次在财年结束前裁员,基本应该跟员工的工作业绩和表现无关(财年都没结束,怎么能对员工表现和业绩定论)。

3、是经济危机的因素吗?当然和这次全球性的经济危机脱不了干系,但那些类似的全球性的大公司的裁员几乎都在去年就完成了。

4、可能很多是因为战略上的原因。比如游戏业务,比如互联网业务,这些战略上出了问题的部门肯定会首当其冲。

5、微软的总经理的考核指标是CM(利润贡献率),分子(销售)上不去,就要减分母(人员成本)。裁员当然是最直接的办法之一。

6、为何要在财年结束前裁员呢?一朝天子一朝臣,这样就可以裁员的成本归到本财政年度,把今年彻底做滥,这样明年才能显得打了翻身仗!

不管怎么说,微软中国在微软的全球体系中,是属于市场份额很小,但麻烦很大的一块。这年头,啥也不好做啊,即使火爆如小沈阳,最近也在常州背上了“差饭钱”的恶名。不管是小沈阳还是微软,就啥也不要抱怨了,谁让你们都处于风口浪尖呢。(刘兴亮)

2009-05-06

子曾经曰过:“得人心者得天下”;司马迁也曰过:“得中原者得天下”;刘兴亮接着曰:“SNS江湖,得APP者得天下”。

如果说“抢车位、买卖奴隶”成就了开心001(可怜的正版开心网愣是被逼的称呼后面加了个001,给程炳浩送去二两同情),“开心农场”成就了校内网的开 放平台,那么最近MSN力推的“30000元现金寻宝”表面是个活动,而背后却是MSN的即时互动社区MClub力推的第三方应用:都市寻宝。

感觉MSN给都市寻宝的定位,就是校内给开心农场的定位。

尽管MClub一直没有通过MSN官方正式发布,但业内早已议论纷纷,访问其主页,目前还只是一个简单的介绍和入口。但“品味真实、分享快乐”的口号、“基于Messenger好友关系的即时互动社区”的定位,已经让我们感受到了MSN的策略和思路。

“应用先行”似乎已经成为SNS市场竞争的手段,MSN也同样选择了推主题活动的方式,并上来就拿出了30000元现金和几十万份奖品,来激励用户体验这个还未正式出炉的MClub。一场“都市寻宝PK开心农场”之战,也悄悄打响。

仔细比较了一下这两个互动游戏,发现有很多相同之处:

1、“偷”都是好友互动的主题:农场是偷萝卜偷菜,寻宝是偷宝物偷道具。
2、“防盗”都是养成模式:农场是需要喂狗粮,寻宝是需要给防盗器充电。
3、“晋级”都是用户成长的动力:农场级别高可以种更好的蔬菜,寻宝级别高可以有更大的仓库,而且级别高的用户可以“整”级别低的用户,如埋地雷、放狗屎之类的互动。

同时,两个游戏也有很多不同之处:

1、农场是虚拟天地,寻宝是真实城市地图。
2、农场整体是养成模式,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寻宝则是探险与经营结合,找藏宝图寻宝,运气与智慧相结合。
3、农场是纯网页模式,相对静态。而寻宝则与MSN的在线交流充分结合,边聊边玩边互动。

从商业模式看,很明显,开心农场是向学生收费,据校内网负责人许朝军透露说每月收入高达几十万元。而都市寻宝搭载着MSN平台也不逊色,尽管没有向用户收费,但已经看到了宝岛眼镜、呷哺呷哺、中体倍力、BONO宝鸟、梦克拉钻石众多广告主的身影。

事实上,两个产品都是成功的产品,因为两个产品都没有从facebook上抄袭,而是靠自己的创新来开辟新的市场。这点,也是校内网和MSN都力推的主要原因。

任何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个伟大的女人。诚然,任何一个火爆的APP,背后都有一个力推的SNS。APP火爆的内幕就是是:产品创新+SNS平台大 力的推广,二者缺一不可。比如开心农场的高度,后来者是很难达到了,因为那是校内网全力打造的样板工程。再比如都市寻宝的“30000元现金寻宝”的活 动,估计这些钱都是MSN提供的,而不需要APP开发者掏腰包。

最后再说说两个APP最显著的问题。农场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N个农民上来了,一时间遍地山寨。而MSN的SNS则延续了MSN一贯的用户体验差,用户花半天功夫都找不到入口。(刘兴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