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首页|TW首页| 同事录|业界社区
2011-05-23

5月20日,“首届团购电子商务微博营销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我在会上做了场题为“当团购遇到微博”的主题演讲,下面为文字实录:

今天时间已经拖延了,我尽量简短一点,今天活动人很多,看来团购和微博是一个热门的话题,当团购碰到微博会碰到什么样的花呢,肯定是一朵非常美丽的花。

今天在座的很多都是做团购和微博的,我祝各位能够购得快乐,博得开心。

我今天分享的主题就是当团购遇到微博,也许我没有答案,但是希望给大家一点点的思考。

在我们今天这样的时代,每个人都感到很茫然,为什么会茫然呢?大家都在上微博,微博已经到了一个非常热闹的时代,将会逐渐地影响到我们每个人,每个公司,深入到世界的某个角落。

面对微博的时候,面对像团购这样的新兴事物,我们每个人面对这么多新鲜事物的时候,总是感到很困惑很茫然。我也是微博的一个积极推动者,也经常上微博,我最近拉了很多人,他们都说我没有时间上微博,没有时间发微博,我觉得微博应该是有史以来进入门槛最低的互联网应用,你发三四个字、五六个字也都可以,怎么会没有时间呢。你没有时间原创,转发一下也是很快乐的。

借用一个古代的地图语言,“这里是龙”,勘测人员把一些未知的河流,他还没有搞清楚的,标签上“这里是龙”,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到处充满了“这里是龙”,到处充满了机会,当然也有很多挑战。

微博已经成为中国最热门的新媒体、新平台、新应用,有很多的案例和故事。比如说最近最热闹的就是私奔了,有在微博上求私奔的。

微博为什么会这样火?简单说一下,它和旧媒体时代的一些比较。首先从生产工具来说进一步简化,不管是在传统出版时代还是web2.0时代,到现在已经进一步简化,有的机构统计,大家每发一条微博平均时间三十秒,我认为用不了那么久。包括生产者,以前是少数人,现在部分人,以后所有人都可以。

第二个是基于信任链的病毒传播,比方说我关注了胡延平老师,他发了一个什么东西,我基本上认为这是可信的,比如说我不认识的人发的,那可能就不可信,所以微博有一个过滤和筛选机制,而且是基于信任链的传播。以前比如阅读,我们自己会选择该读什么,到了媒体时代,可能是编辑做这些选择,但是这些人你同样是不了解,到了微博时代,背后都是站着一个人,你可能都认识。而且基于这个信任传播,它的速度非常快。

第三个理由是它满足了很多最基础的用户需求,每个层次都能够满足,比方说尊敬需求、社交需求、安全需求,甚至还能满足生理需求,最简单的来说,比如说互相关注,高层次的那就是私奔了。

和以前的互联网的应用也好,从最早的电视广播,包括后来的博客,BBS,SNS到微博,内容创造的成本越低,你的社会化程度越高。

现在我们要看互联网的工具到底是不是火爆,应该有四个基本的趋势,只要你先做的这个应用也好,还是创建这个公司也好,你能够符合了这四个条件,你就有可能会成为一个成功的应用。我们认为这四个就是本地化、移动化、社会化、实时化。

比如说实时,微博可以通过短信来发,所以我们就默认为微博是实时的,我发的每一条短信都是马上可以看到的。有一个关于短信的段子,有一个女孩和她的男上司下午去开会议,会议很无聊,她上司睡着了,于是她给男朋友发了一个短信,说我男上司在旁边睡着了,下午三点多发的,男朋友半夜十二点收到了这条短信,这就造成了很多误会。微博也是这样,我发某一条微博的时候,我就会默认为你是现在看到,而且你可能距离我还不太远,有些信息一年后看到会觉得很搞笑。

微博不仅仅是社交网站,它已经变成了一个平台化的东西。

再说一下团购,最早团购是去年三月份开始,到现在已经是千团大战了,基本上现在应该有三四千家左右,有机构统计说,今年总体市场规模能够达到一百亿。

虽然前景非常可观,但是对于中小团购网站怎么样才能脱颖而出呢?你排名到十名以后、一百名以后的团购网站怎么办?

当团购遇到微博,这已经成为一个趋势,三月份李国庆说四月份开始不再投百度的广告了,当时引发了一个讨论,搜索引擎对电子商务还重要不重要?大家一致认为有一种类型的电子商务很厉害,那就是社交化的电子商务,团购正是社交型的电子商务网站。

这是一个做团购导航和团购分析的网站得出的结论,现在团购网站已经有30%的销量靠微博营销。

我旁边坐的是快书包的老师,我跟他沟通了一下,微博到底能带来多大的流量,他说已经占到了三分之一,也是一个比较吃惊的数字。

微博对于团购网站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我列了几个点。

第一个点就是微博营销比传统的广告行业发布信息更方便,不用经过审批,还可以节约团购公司的时间和成本,因为我们大家都知道,团购目前来说都是二十四小时为单位,也有一些时间比较长,但是主流的都是一天,所以时间对于它来说是非常宝贵的。

第二个就是微博虽然看上去很简单,但是它融入了各种多媒体的技术,文字、图片、视频。

而且对用户来说也是一个直观的展现方式。

第三个点,我觉得应该是它的显著特征就是它的传播速度,一条关注度较高的微博能够在互联网与手机WAP的平台上发出后,短时间内就可以抵达微博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达到短时间内最多的目击人数。

第四方面就是通过粉丝的关注,可以病毒式传播,可以形成非常广泛的影响,包括草根、名人的转播,然后放得更大。

这四个方面是微博对于团购的意义。

现在也有很多人专门在做这方面的推广营销,我自己也经常收到这方面的广告。

通过微博这样的一些新型的工具,它已经把我们带到一个非常潮,非常摩登的时代,在这个时代,如果说你不能够跟上节奏,那你就过时了。

最后给大家分享一句话,是我从高中以来就特别喜欢的一句话,达尔文的话,世界上能够生存下来的物种,不是那些最强壮的,也不是那些最聪明的,而是那些应变迅速的。恐龙够强壮,但是它灭绝了,要懂得应变,才能得到更多的收获。

我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2011-05-20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观察》报道,国际零售巨头沃尔玛进军中国电子商务。这起事件现在算是尘埃落定了,在与京东商城谈判破裂之后,沃尔玛昨天牵手一号店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投资一号店。沃尔玛少量入股一号店,这次的牵手合作标志着国际零售业大鳄开始进军中国电子商务零售市场。

沃尔玛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世界500强企业,而2008年7月成立的一号店则被业界称为网上沃尔玛,尽管成立的时间仅有3年,但是业务发展迅速,目前可以提供超过七万个品种的商品。对于合作双方都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沃尔玛全球电子商务业务以及全球采购的CEO程伟宾说通过投资一号店,他们将会继续涉足电子商务市场,并且借此努力,成为全球领先的多渠道零售商。

一号店的董事长于刚则表示,沃尔玛全球化的视野和先进的供应链,将会帮助一号店在国内电子商务行业赢得竞争优势。然而在一片皆大欢喜声当中,也有人看到了合作背后的蹊跷,那就是沃尔玛在投资一号店之外可能还有更大的野心,因为沃尔玛在投资一号店之前,已经涉足了中国电子商务领域,并且曾经试图与京东商城谈判。但是由于沃尔玛企图完全控股京东商城,遭到了对方的拒绝。业内普遍认为绝对控股是沃尔玛惯用的投资战略,尽管这次沃尔玛前期收购了一号店的少数股权,但是很有可能业务整合之后,再进行全盘的收购。

沃尔玛牵手一号店,两者的婚姻前景会如何?经济之声观察员资深互联网专家刘兴亮对此作出评论。

购买一号店部分股权沃尔玛借收购曲线涉足网购

主持人:沃尔玛入股一号店在中国电子商务领域是有标志意义事件,双方都非常看好今后的合作前景,一号店是国内规模较大的网络超市,沃尔玛在实体超市里面也很强。您认为他们的合作会不会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刘兴亮:理论上可以。沃尔玛作为传统零售巨头,看到零售业发展趋势,未来电子商务肯定是不可或缺的一环,所以它特别想插足这个领域。但是在中国,它对于外资直接举办网上零售有限制,所以只能走曲线收购路线。

主持人:去年一号店两周年店庆时,曾经发表过豪言壮语,要跟沃尔玛PK。为什么这次不PK反而合作了,合作愿望很强?

刘兴亮:当时一号店号称要打造网上沃尔玛,对于很多网上零售企业都有这样的豪言壮语,只是宣传噱头。很多家都说要打造网上沃尔玛,并不是真要和沃尔玛PK,只是要打造这样的概念。这是很好的宣传点,并不是真正要和沃尔玛去PK。

沃尔玛退而求其次选一号店可助其快速腾飞

主持人:关于双方的合作其实有人替一号店捏了一把汗。有评论认为沃尔玛有完全控股的野心,目前少量的收购就是前奏。对于沃尔玛入股京东商城因控股权而作罢,一号店董事长表示不予置评。他同时也强调在整个谈判过程中,沃尔玛从未提到任何关于控股权问题,未来也不会参与一号店经营。您认为未来沃尔玛有没有可能会对一号店实行完全控股?

刘兴亮:这个事情我也替一号店捏一把汗。因为按沃尔玛一贯的逻辑,它有可能先少量控股,然后可能里面有一些对空协议或者隐含的条款,从而达到更大的目的。此前这个事情沃尔玛和京东商城也谈了半年多,后来就是因为要拿到控制权,京东没有接受。所以它退而求其次去追求一号店,有可能之后还要达到它的目的。

主持人:沃尔玛在遭到京东拒绝之后一个多月就敲定和一号店合作,外界普遍质疑沃尔玛是退而求其次。您是不是也有这种感觉?  刘兴亮:我感觉应该是这样,如果它有这样的野心,很强大的搞不定,那退而求其次搞点别的,然后把它扶持起来,变成非常强大的网络零售。

主持人:对于一号店,这个退而求其次是不是意味着一种发展壮大的机遇?

刘兴亮:是这样。一号店现在规模还不大,而且现在网上B2C领域竞争非常激烈,已经涌现几个巨头。它如果要想进一步快速发展,沃尔玛是较好的合作伙伴。它不仅仅能够提供资金上的支持,最重要的是供应链的管理。供应链管理体系是非常复杂的系统,当营业额与品种达到一定量以后,这是很难解决的问题。沃尔玛在这方面有较成熟的经验可以帮助一号店快速腾飞。

主持人:请您分析一下沃尔玛和一号店牵手深层次的含义。一号店现在的投资方实力也相当雄厚,中国平安是其中之一,据说掌握80%股权。这次沃尔玛收购部分股权,使一号店控股格局发生微妙变化。有评论认为沃尔玛收购一号店很有可能是看中中国平安在金融领域的优势,您同意这样的观点吗?

刘兴亮:我觉得也有这样的可能性。一来它在经营领域的优势,二来是它和政府非常良好的关系。

2011-05-18

(这是中央台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观察”栏目昨天对我的采访,源链接)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观察》报道,雅虎及阿里巴巴15日发表联合声明,表示将努力解决由支付宝资产转移事件所产生的问题和纠纷,但纠纷何时能见分晓双方并没有明确的时间表。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阿里巴巴和雅虎的纷争目前导致支付宝麻烦缠身,联华OK卡明确拒绝了跟支付宝的合作,支付宝与京东商城的合作关系也陷入停滞。

阿里巴巴和雅虎之间关于支付宝股权变更的纷争一直处在舆论的漩涡之中,阿里巴巴CEO马云上周六在公开场合指责雅虎说话不算数,理由是去年和雅虎洽谈股权回购问题时本来谈得非常好,雅虎已经同意,但在拿出具体方案的关键时刻雅虎又终止了谈判。

马云还一再辟谣说,大股东雅虎声称不知道支付宝股权拆分的事,并且称董事会并没有批准,这样的事情有谁会相信呢?

细细梳理阿里巴巴和雅虎的恩怨情仇得从六年前说起。

2005年8月,雅虎以6.4亿美元现金、雅虎中国业务以及从日本软银公司购得的淘宝网股份交换阿里巴巴40%的普通股,同时协定5年后也就是2010年10月雅虎将拥有阿里巴巴集团第一大股票权和与马云等管理层一样多的董事席位。  当时雅虎虽然已经过了巅峰时期,但依然相当强势,淘宝网和支付宝不过刚刚崭露头角,此外,整个阿里巴巴集团的收入甚至还没有跨过一亿美元的门槛。然而时过境迁,阿里巴巴和雅虎的实力强弱已经发生了明显的转变,阿里巴巴集团认为自己的价值已经超过了500亿美元,几乎是雅虎目前市值的两倍,这时5年前约定的格局让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马云感到无法接受。

支付宝作为近年来最具成长性的产品是阿里巴巴和雅虎眼中的肥肉,围绕支付宝的一场股权争斗不断升级,被媒体戏称做“雅巴”之争的纷争能否取得圆满结局呢?经济之声特约观察员、资深媒体人刘兴亮进行了评论。

主持人:雅虎和阿里巴巴的争论一直在持续当中,而且这场争论还殃及到了支付宝,现在他跟银行以及其他企业的合作也陷入了僵持的局面。首先您能不能帮我们梳理一下,陷入这场纠纷的雅虎、阿里巴巴和支付宝这三方目前各自都处在什么样的困境当中?

刘兴亮:这次纠纷表面上的导火线是由于支付宝引起的。现在正在颁发第三方支付牌照,由于国家有相关规定,如果想获得牌照必须把外资清理出去,所以说阿里巴巴就通过支付宝这个问题实际想玩一石二鸟,首先让支付宝顺利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第二,借这个事情理清楚跟雅虎之间的关系,因为阿里巴巴跟雅虎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

当初阿里巴巴在比较弱势的时候获得了雅虎的注资以及获得了中国雅虎的资产。但是现在时过境迁,阿里巴巴已经发展强大,而雅虎在走下坡路,当初大家的一些约定可能就要变味了。这个事情的激化是在去年,阿里巴巴想回购雅虎的股份,不但遭到雅虎的拒绝,而且雅虎还想借势进入阿里巴巴董事会,进一步恶化了双方的关系。所以说目前支付宝的问题是一个表面,其实是阿里巴巴和雅虎之间的一个博弈过程。就是说阿里巴巴想占有更多的话语权,想慢慢地把雅虎淡化出去,这是一个根本原因。

主持人:雅虎和阿里巴巴之间的纷争也导致了现在支付宝陷入困境,一种僵持的局面,现在有观点认为,支付宝所有权的转移可能会威胁到雅虎在中国市场的立足点,雅虎的CEO卡罗尔巴茨也表示,雅虎会面临更多的挑战。您觉得对于雅虎在中国市场的前途有什么样的判断?

刘兴亮:雅虎在中国市场的前途目前我们看只能是越来越暗淡,就是它自己在中国的影响力越来越小,但是它在2005年和阿里巴巴的资本交易,对雅虎来说是非常成功的一次操作,所以说它现在在中国我认为最大的影响力主要就是在阿里巴巴集团有比较大的股权。

如果说现在借支付宝这个问题阿里巴巴能够把雅虎清除出去的话,那雅虎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可能在这个版图上就要把抹去了,所以雅虎不想看到这样的情况。但是现在阿里巴巴拿支付宝在跟它将军,如果你不按照马云的部署,如果支付宝获不到牌照,大家是一个两败俱伤的结果,但是这样的结果会影响到雅虎在中国整体的布局。

主持人:结合您前面谈到的,让支付宝能够顺利的拿到牌照,我也看到有观点认为,雅虎和阿里巴巴的纷争之所以悬而未决就是为了争取时间,为了让支付宝能够顺利的拿到牌照,目前这种焦灼的状态只是一个过渡,您觉得这场争论究竟会以什么样的结果告终?会不会有一个让各方利益都能得到保障的结局?

刘兴亮:现在看来比较难,因为雅虎虽然现在相对比较没落,但它毕竟在互联网行业还是贵族身份,在他的血液里还是有那种高傲的血统,包括拒绝微软收购,虽然说事后看来是不太好的一招棋,但是他当时强硬的拒绝了。包括这一次雅虎争取利益的最大化,所以支付宝的纷争我觉得短期内很难平息,虽然我们都希望看到乐观的结果,但是很难。

主持人:据您的观察,这场争论很难平息,如果继续下去究竟会对雅虎、阿里巴巴还有支付宝三方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刘兴亮:如果说支付宝的股权结构得不到一个圆满的结果,很有可能就获得不了第三方支付牌照,这个对支付宝来说会是一个致命的打击。

主持人:也就是我们前面所提到的两败俱伤?

刘兴亮:两败俱伤,这块资产有可能就会大大缩水,我觉得是双方都不愿意看到的。雅虎它也不想退出。

主持人:您现在对于他们现在所处的僵持阶段有一些什么样的建议?

刘兴亮:我觉得阿里巴巴集团不管从何种角度应该给雅虎一个比较好的退出机制,甚至是一些比较优惠的退出机制。这样才可能处理这件事情,同时要跟他们讲道理,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不要落得两败俱伤,谁都没有好结果。

2011-05-13

是非月月有,本月特别多。我最感触的不是英国王子娶媳妇,也不是拉登上西天,而是Android—2011年第一季度Android手机出货首次超过Symbian。

虽然这早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但看到这个报道的时候还是很吃惊。这就是历史,有意无意总容易忽略的历史,或者说历史在发生的时刻总是那么的不起眼。

这个小机器人加冕的速度太快了。据说王子与王妃恋爱了9年,美国抓拉登也用了9年,可是9年前,还没有Android。

历史这个东西,常常令人捉摸不透,人们无法辨别这些历史的“等级”,今天哪些事情会在未来成为重要的“历史事件”,人们也无法预测未来的我们会在意什么,怀念什么,记住什么……

Android/Andy/Google

Andy Rubin是Android公司创始人,也就是人们说的Android之父。在Android公司诞生的第22个月(2005年)就被谷歌收购了。虽然被巨头高价收购,但Andy绝不是你想象中的那种暴发户。

他的履历非常光鲜,这是一个精英GEEK的典范,从赫赫有名的卡尔蔡司、苹果、再到微软乃至现在的谷歌,Andy就是那种美国IT大侠的范儿……

2002年,Andy以Danger公司老总的身份在斯坦福讲课,下面坐了两个年轻人,听得津津有味,他们是佩奇和布林,讲座的核心内容是互联网手机。

当时,Danger内置的搜索就是Google。于是Andy在完成Android项目后用一封邮件和几个星期就搞定了Google的收购,这之后的故事,我们都知道了。

苹果/开放

2005年,业界开始传言苹果出iPhone的时候,谷歌收购了Android。Andy离开苹果的时候,估计已经领悟了苹果的创新之道。2007年,iPhone一代上市,Andoird推出第一个开放版本。2011年,iPhone5还没有上市就已成为世界第一手机制造商;Android出货量超过了Symbian成为第一手机平台……

这不是巧合,这不是剧本,这是时代的脚步。

当乔布斯攻击Android时,他的前员工现对手Andy毫不示弱地站出来挖苦他,挖苦苹果的封闭。Andy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背后是谷歌,是摩托罗拉、索爱、三星等一票手机厂商,还有一票东莞山寨工厂……

苹果只有孤独的自己,没错,这是苹果与Android的区别。

Android/机器人

Android的标志是一个机器人,Android这个单词的本意也是机器人,这是Andy的理想和信念。

美国人对机器人的痴迷是一种文化现象,从星球大战的R2d2到机器人wall-E,他们一直希望有个机器人朋友……

Android这个机器人比电影中的更开放、更现实、更隐身,他可以嵌入所有的电器中,成为智能平台,成为一种标准,一种现象,一种文化,一种信仰……

如果前30年的IT业可以用Intel Inside总结,那么后30年就是Android Inside了。Intel Inside代表的是计算机, Android Inside则标志着所有非智能设备的智能化和统一平台的趋势。

你的沙发、手机、皮鞋、微波炉是连在一起的,Android会成为所有智能设备的DNA,他帮助所有的设备互相理解、互相通信,并可以被人愉快的使用和控制。

请期待Android Inside的微笑,他代笔的未来人类的智能生活,无限美好。(刘兴亮 志恒)

2011-05-10

阿Q喜欢说:“革命了,同去同去!”当下,互联网企业则流行:“上市了,同去同去!”一时间,万人空巷。有人开玩笑说,现在互联网行业只有两类企业,一类是已经上市,一类就是走在上市的路上。

奇虎360是今年第一家在美国资本市场上市的中国互联网公司,纽交所北京首代杨戈表示:“以奇虎360作为开始,预计2011年将有一批中国互联网公司赴美上市。”接下来,世纪互联、人人网、网秦小步快跑,也已经抢滩美国资本市场。

除了上述几家,等着要去美国上市的中国互联网公司,还有一个长长的队伍,主要集中在社交网络、网络视频、互联网软件服务、互联网信息服务、电子商务等领域。社交网站领域有开心网、淘米网、世纪佳缘等;网络视频领域有土豆网、PPLive、PPStream等;互联网软件服务领域有迅雷、UCweb等;电子商务领域有去哪儿、红孩子等;互联网信息服务领域有凤凰网、3G门户、易查等……

这幕情景是否很熟悉?是的,一而再,再而三,这已经是互联网行业的第三次上市潮了:

10年前的第一次互联网热潮,是由新浪、搜狐等三大门户网站来引领的。1999年7月,名不见经传的中华网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融资8600万美元;2000年1月,在纳斯达克即将接近最高峰的时刻,再次发行新股,又募得令人惊讶的3亿美元,第一次让随后风险投资的加入与炒作,更是看到了中国市场的巨大商机,由此带动了三大门户上市热潮,以及一大批中国互联网公司的兴起。

那时候,诞生了“中国概念股”的称呼,因为到2000年,中国网民才突破1000万大关。这一轮浪潮完全是由美国互联网热潮带动起来的,所以,当2000年3月美国股市开始崩溃,刚刚火热起来,还没有充分施展的中国互联网,就被硬生生拖入了冬天,此后2年之内,可谓尸横遍野,悲观完全主导了业界内外。

第二次上市潮中,最初的火热是由中国移动策动的短信SP业务所带动的,不但让三大门户从葬礼中复活,而且推出了一批新锐网站,并迅速崛起。携程上市,盛大上市,一批SP公司上市,中国互联网的热潮开始了。当然,推动这股热潮达到最高峰的,就是2005年8月5日百度的上市,当天股价涨幅353.85%,震惊华尔街。

互联网第一次热潮启蒙了风险投资的概念和模式,而第二次热潮促成了中国风险投资行业的整体形成,新兴的行业毕竟不够老道,心态的追涨杀跌也是正常的。第二次上市潮之后,中国互联网形成了SP、网络游戏和网络广告三大很扎实的赢利模式,每一项都达到数十亿元的年收入规模。

从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底的这一拨上市潮中,展现了一幅互联网的“清明上河图”。有的是被资本逼着上市,一不留神就露出了皮袍下面的“小”;有的则纯是为了过把瘾,他们心里都明白,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所有人都看到豆子在锅里热得发烫,却鲜有人知道,对于豆萁来说,这是最后的疯狂。好吧,就在五彩斑斓中排队绽放吧!

跟万事万物一样,互联网的发展,也是表现为潮起潮落、衰落和繁荣的不断更替。互联网中的网站和所处的环境,就像一个生态系统,网站作为其中的主体,在与环境的适应过程中,都有生存、成长、高潮、衰落和灭亡的过程。网站主体对有限的资金和市场资源进行争夺、相互竞争,最后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这种淘汰过程,使整个系统优胜劣汰、不断创新,表现为波浪型向前发展。如果我们将互联网视为一个系统,这个系统表现为不确定性、不可预测性和个体的智能性,是个复杂系统。系统通过网站主体间的相互作用,及与环境的交互,以自组织的方式不断演进。

要把脉互联网发展状况乃至全球高科技的状况,最好的指标当然非纳斯达克指数莫属。2000年3月10日,纳斯达克盘中抵达5132.52,这是目前为止纳斯达克整个历史上抵达的最高点。最终收盘于5048.62点,无限风光。但是,从此之后,纳斯达克就开始了走下坡路。到2002年10月10日,盘中跌至了最低的1108.49点,穿透了9日1114.11的低点。此后,纳斯达克指数开始慢慢复苏,一直到2007年10月10日,漫漫5年时间,终于在收盘抵达了2811.61的新高点,虽然11月1日也抵达过2835.63的新高。但是,纳斯达克开始欲振乏力。2008年11月21日,纳斯达克盘中跌至1295.48,将5年来复苏的努力一举消灭。

未来有一天,纳斯达克会不会跌穿曾经那个冬天1108.49的底线,放在目前火爆的上市潮中,似乎是一个不吉利的话题,但不管你是否愿意承认,这确实是一个越来越紧迫的话题。放眼未来2-3年,大家很难过于乐观。很可能,纳斯达克更低的指数就在在前面,高科技更寒冷的冬天,还在静静等待着我们。(刘兴亮)

2011-05-05

五一大假归来的第一天,北京的太阳很是红火,我的办公室由于两面墙都是玻璃,更能直观体现这个热度。

天气很好,每天流连忘返的微博江湖却晴转阴转多云,局部还有雷阵雨。试举三例:

A、本-拉登被美军击毙,引爆了互联网。Twitter称,在这则消息传出以后,该网站用户在高峰时期发出的Twitter消息高达每秒钟4000条。中国的微博虽然没有统计,但估计数量也很惊人。我也凑热闹贡献了两条微博:(1)据靠谱的小道消息透露,乔帮主是导致本-拉登死亡的幕后黑手!因为,本拉登使用的手机是iPhone,泄漏了他的地理位置。(2)【饭局上听来的一个段子,真假自辨,仅供一乐】本-拉登的死,中国最伤心的人是谁?是社科院社会学专业的一个在读博士生。他的博士论文已经写了一年多,题目是《论本-拉登的逍遥法外和美国国家体制之间的必然联系》。

B、《创业家》杂志和著名天使投资人、“站长之王”蔡文胜在微博上发生了口水战,起因是《创业家》杂志的一篇关于微博营销的封面报道,文章称,蔡文胜是新浪微博江湖中控制粉丝数量的第一人,其旗下账号至少拥有2000万粉丝。蔡文胜随即在新浪微博中公开回应称,自己并未主动接受《创业家》杂志记者采访,指责《创业家》在采访中未获得其授权。在蔡文胜微博发布后不久,《创业家》快速在微博上进行回击,贴出4点公开声明。一时间,各界人士纷纷参与,口水与板砖横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C、一个做团购的朋友给我发来某家微博营销机构发给他们的资料。其中一张名为“资源表”的Excel文件显示,他们掌握了53个草根微博大号,最少的粉丝也有20多万,最多的粉丝有200多万。我对照了一下新浪微博官方的“草根粉丝榜”,发现排名第3、8、9、12、13、15的草根微博都在他们的这个“资源表”里。他们还把这些草根微博分为“黄金级微博”、“白银级微博”、“翡翠级微博”、“红铜级微博”,各自都有各自的定价,不同的组合也有不同的定价,最便宜的600元人民币,最贵的2800元。

我也应该算个微博达人,并且是国内最早用微博的,目前有几十万粉丝。按照这个价格表,我发一条微博能赚1000多元,并且人家还说了,带“V”的在此基础上还要翻2-5倍,那就至少是2000多元,乖乖不得了,按我平均每天发15条计算,就是日进四、五万元?我表示很震惊。

博推广为何会这么火,就拿团购来举例。现在团购微博推广现象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大型团购网站的30%销量全部来源于微博营销。为什么微博能给团购带来如此巨大的销量?

1、微博营销优于传统的广告行业,发布信息的主体无须经过繁复的行政审批,从而节约了大量团购公司的时间和成本。

2、微博虽然简短,其融入了各种多媒体技术手段,从文字,图片,视频等展现形式对团购商品进行描述,从而使潜在消费者更形象直接的接受信息。

3、微博最显著特征之一就是其传播迅速。一条关注度较高的微博在互联网及与之关联的手机WAP平台上发出后短时间内互动性转发就可以抵达微博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正好符合团购的实效性。

4、通过粉丝关注的形式进行病毒式的传播,影响面非常广泛,同时,名人效应能够使事件的传播量呈几何级放大。可以让你的团购信息病毒传遍互联网每个角落。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微博为什么这样火,这二者应该都是没有疑问的。但每个善良的人们都盼望,红红的花儿不要有毒,火火的微博当然也不要有毒。

(本文刊发于《网络导报》2011.05.05“总编视点”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