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首页|TW首页| 同事录|业界社区
2012-01-11

《IT经理世界》 匡冬芳/文

【狂热的创业者们正把SoLoMo概念在中国演绎成一门解决寂寞的大生意。那些大企业们该小心了】

如果你直观感受到了这两年铺天盖地的相亲电视节目、婚恋网站的火爆,那你就能理解针对“寂寞”这个词,能衍生出多么广阔的商业前景了。不过,现在,狂热的中国创业者们正在把这门针对“寂寞”的生意,从电视上、PC上又搬到了手机上,始作俑者,原来是因为现在一种极具混搭概念的舶来概念“Solomo”流行。

Solomo,也就是social(社交化)、local(本地化)、mobile(移动化)混搭在一起的产物,从字面上来理解,我们看出,它符合人际交往的最佳条件:基于同一个时空概念下,人和人之间的即时的互动。仿佛是一夜之间,潮男潮女们开始在坐地铁、泡酒吧、餐馆、商务活动等一切场合里,玩起了用手机和周边人搭讪的游戏。他们所用的搭讪工具,很多甚至让人很难记住名字,因为无论是在功能、界面上,都太相似,似乎并没有太多的差异化,无一例外的都被印上了Solomo的标签:移动IM+LBS混搭在一起,支持即时短信、语音聊天,能够发送图片等等,基于地理位置,能够查找到周边使用同一工具的人。

国内已经涌现出一大批Solomo概念的移动交友产品:陌陌、泛泛、幸会、闪聚、在这儿……这些公司目前实力都很弱小,团队人数不过是十几二十个人。然而,每一个创业者,都暗暗期望自己的公司能成为继Google、Facebook之后的下一个主角。的确,将Solomo拆分来看,每一个元素,都代表了当前最富憧憬性的互联网潮流,光是Solomo当中的一个“Social”,就已经足够吸引人,从Facebook到Twitter的火爆,已经验证了这一点,何况再加上“local”和“mobile”?

后进者的陌生人社交

这个领域早已不乏巨头的身影:腾讯的微信、中国移动所推出的飞聊、中国电信的翼聊,中国联通的沃友,小米公司的米聊,盛大所推出的KiKi等等。而越来越多的SNS网站,比如人人网、开心网、世纪佳缘,也将势力从PC端延伸到手机上,纷纷推出基于LBS功能的移动交友客户端。当这些在PC上实力强劲的公司进入之后,缘何依然有众多新进者?

“我们跟微信、飞聊、米聊不一样。”几乎每一个接受采访的创业者都努力向记者解释。这种差异性主要体现在:无论是腾讯、盛大,人人网,还是运营商的产品,基本上都是通过导入手机通讯录、PC上的好友,在手机上延续已有的熟人社交关系,而像陌陌、闪聚、在这儿这批后起之秀则有意避免了与大公司的直面竞争,主打陌生人社交。

“大公司都聚焦在熟人社交领域,在陌生人社交领域大家势力都很小,处于混战阶段,市场很大,未来两三年容纳五六家公司没问题。” 闪聚CEO刘兴亮看好针对陌生人的移动社交的市场潜力。“闪聚”是一款以“以共同事件”为纽带让陌生人成为朋友的手机IM应。用。在创立“闪聚”之前,刘兴亮已经对中国人的社交心理做了很长时间的研究,不过一年前,他还在以顾问、评论家的角色,观望着街旁、切客网为代表的第一代LBS社交应用在中国的兴起。 “切客就是我最早翻译出来的。”他说。Solomo模式的出现让他激动不已,“Google之后,是Facebook。Facebook之后呢?应该是和SoLoMo相关的某个神秘物种了。”他说。

那时候的刘兴亮正忙着通过羽毛球运动来减肥。但让他郁闷的是:他经常找不到合适的球友。找熟人朋友来打球?大家彼此住得远,约在一起不容易,好不容易聚在一起,不知不觉就从打球转移到聊天,而他只是想打球而已。“能不能有一个工具,找到周围和我一样有同样需求的陌生朋友,相约一起去打羽毛球呢?”刘兴亮相信,生活中应该有很多和他一样的人,想做某件事,却约不到合适的人。这是这个偶然性的事件,直接启发了他,找到了自己投身于SoLoMo创业大潮的切入点。

细分再细分

不过,即使是在陌生人社交领域,目前也出现了无数的角逐者。对于创业型公司而言,唯有在产品形态、用户定位的差异化上做文章。刘兴亮将目前国内针对陌生人交友的移动社交应用分为三种形式:一是以地理位置签到为核心的弱交友关系,如街旁、切客,用户只关心人和地理位置的关系,为了满足消费需求,社区化形态很弱;第二种是“先人后事”的交友模式,如国外的Skout、WhosHere,在中国也不乏一大群追随者。但是刘兴亮认为,亚洲人普遍具有社交障碍,很难通过主动搭讪直接变成朋友,因此,这一类模式存在较大的交友壁垒;而闪聚采取的是第三种交友模式——“先事后人”,也就是在产品形态设计上,让大家基于同样的事情、兴趣爱好而走到一起。因此,打开闪聚的首页,最先推送的不是一大堆人的介绍,而是同一类活动。“比如你想听音乐会,我也想听音乐会,我知道你在我附近,我给你发短信,即使你对我不在意,但是也可以找到一个切入点聊起来。”

而像“幸会”、“在这儿”这样的应用则瞄准了陌生人交友当中的某一垂直人群:商务人群。它们宣称可以通过LBS服务帮助人们在论坛、展会等一些特定商务活动中,用手机方便、快捷的找到人脉资源的应用。“在这儿”创始人熊尚文毕业于斯坦福大学,他认为斯坦福大学教会他最重要的认识之一,就是人脉资源的重要性。而在创办“在这儿”之前,他已经有过两次在PC互联网上做商务社交的创业经历,均已失败而告终,移动互联网的Solomo特性让熊尚文找到了突破点。在推广渠道上,“在这儿”主要选择与活动主办方合作,在活动现场向手机上安装了“在这儿”软件的用户推动嘉宾信息,用户可以选择与自己感兴趣的人交换电子名片,并进行短信、语音聊天等——当然,这一切都是在获得对方允许的前提下进行。

但微信、飞聊、米聊并不将自身局限于熟人社交领域,比如你通过微信也能结识周边的陌生人,但目前来看,腾讯依然是把这个功能放在它所有的大功能下面,这意味着微信依然是主打熟人社交。而闪聚公司COO吕昭认为,即使当大公司也进入陌生人社交领域之后,也并不可怕。“当它们围绕着SNS做移动端的延伸之时,经营陌生人关系会和现有的模式产生一些冲突,因为它们在PC上已经有着很厚重的关系。”

陌陌科技联合创始人雷晓亮持有相似的观点。在今年8月份,这家公司刚刚发布了一款名叫“陌陌”的移动交友应用。“陌陌”主打异性交友市场——而这也是这类产品目前最主流的市场,因此,他们不得不面对像世纪佳缘、百合网这样的竞争对手。 “现在世纪佳缘、百合也在朝着移动方面发力,但一方面,我认为它们在这方面的投入有限,二是如果他们做基于移动的定位交友模式,这意味着要放弃以前的PC上的商业模式。”他对记者说。的确,用世纪佳缘的移动客户端结识一个周围的异性朋友,成本几乎为零,而在PC上,用户要在世纪佳缘上认识新的朋友,却必须付费。

因此,这些从其他领域转战过来的巨头们,确实具备很大的优势,但相比它们在PC互联网上的优势,移动端的优势也不是那么明显。

另一个问题是,针对陌生人交友的IM软件真的有市场吗?至少,它的生命力在PC互联网时代是值得质疑的。十年前,QQ刚开始在PC上兴起的时候,全中国人同样沉浸乐此不疲的与陌生人的搭讪中。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当人们的新鲜感褪去,那些当年不断敲开你家窗户的大部分陌生朋友都已经在你的通讯录上消失,沉淀下来的,依然是那些原本在线下就相互熟悉的朋友。这是因为,在PC互联网时代,用户隐私的问题得不到解决,很多最初设想的针对陌生人交友的模式并没有真正做起来,无论是腾讯QQ,各种网上聊天室的没落,还是人人、开心,最后都演变成熟人朋友之间的交流产品。

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Solomo让这一切有了可能。“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有个现象就是朋友都变成了网友,网友都变成了朋友。”刘兴亮在一篇解释自己为什么要创业的文章中这样说道。都市生活节奏的繁忙、居住地点的疏远,常常导致以前的熟人朋友难得有见面的机会,维系感情经常要通过微博、SNS这样的工具来完成;而另一方面,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的Solomo属性让身份的可识别性相比PC社交时代,进化了很多,另一方面,大量无聊的碎片化时间需要打发,也使得人们有了与周边陌生人搭讪的需求,从而让周围的那些陌生人有可能变成网友,并进一步演化成朋友——而这正是Solomo模式能够得以爆发式增长的生存逻辑。

商业设想

从用户需求的角度来看,似乎这门解决“寂寞”的生意,自有其在手机上生存的道理。但从商业的角度来看,是否真如它们所描绘的那么美好?究竟是Solomo在中国催生出的泡沫,抑或凭借Solomo概念,真能突破以往在PC互联网上陌生人交友的局限性,从而诞生出下一个巨头?至少在目前看来,所有的这些公司,还没有一家有勇气说得清自己未来的商业模式在哪里,而目前积累下来的用户数量也微不足道,在实践上不具备赚钱的可能性。

“在你的周围究竟是熟人多还是陌生人多?” 12月初的一天,在中关村南路的某个创业孵化园的办公室里,面对记者如上质疑,吕昭这样反问记者。

“当然是陌生人多。”

“没错,所以只要结识陌生朋友的需求和功能够得到展现,我们的产品就有市场。”吕昭用自信的口吻说。

或许Skout和WhosHere在国外的异常火爆,已经为Solomo的中国式演绎能否成功,提供了注脚。中国的创业者们并不太担心这个问题,因为上述两者的用户数目前都已经达到了数以百万计。“最终如果达到了一定量的用户之后,就不缺商业模式。”吕昭说,在PC互联网上探索了数十年而得出的新商业逻辑,似乎在这里也一样行得通。为此,他打了一个比方:一个小区如果只有一个单元,不可能有超市,如果只有三栋楼,不可能有幼儿园,但如果有一百栋楼,以上条件肯定都具备。而由于闪聚的产品是以“事情”为导向,对于周边的商家而言,营造特定的“消费需求”是明确而具体的。比如,一个用户想约人去KTV唱歌,周边所有的KTV 都有可能为这个约会而买单的。

针对商务人群的社交应用,熊尚文则设想了一种商业上的可能性:当“在这儿”掌握了大量高端商务人士的信息之后,就可以做到有针对性的向他们推送广告。当然,除此之外,也可以通过提供个性化名片增值服务来收费,或者探索针对某些商务活动做定制的社交客户端软件。因此,熊尚文希望未来两三年,将“在这儿”打造成商务人士的专用通讯录,因为他们大多数商务朋友都是通过这款应用而发现的,因此人们已经离不开这里。“我们确实没办法和腾讯竞争,但作为一个商务人脉发现的入口,所有人的联系方式都在我们的平台上,我们就会变成了离不开的应用。”熊尚文这样描绘到。

显然,携“用户关系”以令“诸商家”,成为这一类产品敲开盈利之门的普遍思路,在这方面,Facebook毕竟已经提供了非常好的范本。但前提是:一款针对陌生人交友而设计的软件,是否具备如此大的用户良性互动关系? 这是否意味着,它们要走当年QQ走过的老路,将原本的弱关系,逐渐经营成强关系,从而不得不与腾讯、移动、盛大直面竞争?

的确,粘性不足,已经成为这一类产品普遍性的问题。街旁、切客等第一代标榜SOLOMO属性的应用,目前都面临着增长后劲不足的问题,原因就在于社区化不够,最终演变成一个用户用来“炫耀足迹”或者“获得优惠折扣”的产品。“我们每天在做这个产品的时候,都在问自己同样的问题,当用户给予共同的爱好产生闪聚行为之后,彼此之间究竟有没有社区化?” 吕昭说。

而如何形成社区化,吕昭认为未来的移动交友产品应当像一个“即封闭又开放的玻璃客厅”。一个是封闭概念,让用户感觉到是自己的家,自己创造内容,自己装修;另一个是开放性,要把它当成是玻璃客厅,让所有的人都能看见,参与分享。”因此,应当实现与其他平台之间的互通互融,比如开放API,调取微博、博客、人人网账号等信息,让用户全方位的展示自己,也是为了消除陌生人交友的壁垒;此外,吕昭认为应当建立一个“类淘宝”的评价体系,让之前与这位用户有过“闪聚”行为的人们来评价对此人的印象。

不过,也有不同的看法,雷晓亮就对此表示,自己并不是太关心用户粘性的问题。在应用非常多元化的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切换应用的成本非常低,所以粘性本身就很低,大多数应用都是为了让用户打发碎片化的时间,除去像微博、电子商务这种刚粘性的产品。所以,他认为,未来在手机上的针对陌生人的移动社交产品,很难有谁会独自垄断用户。“我们期望的也不是获得用户的大量时间,手机上应用是多样化的,各种各样的需求都存在。”他说。即使如此,他认为这个市场依然足够大,足以支撑起很多家同样类型的公司活得很好。

2012-01-06

【段子1】他散尽万贯家财,终于获得了一次穿越的机会,他回到了1998年,找到了那个犹豫不决,手握50万现金的青年,告诉他:“买房子吧,10年后,房价会翻好几个跟头的。”那个人说:“真的的太谢谢你了!请问你贵姓?你认识我吗?”他诡异的一笑:“我当然认识你,化腾。我叫周鸿祎。”

点评:接着《宫》、《步步惊心》等穿越剧的火爆,3Q大战的续集从穿越开始了。于是,一个男人正在忽悠另外一个男人……当你以为说的是买房这码子事的时候,其实说的还真就是买房的事。

【段子2】话说,使用iPhone 4S的男人都是好男人,因为他们每天晚上都要回家,都要回家充电!

点评:忽如一夜梨花开,漫山遍野好男人。

【段子3】某互联网公司编辑李XX遇车祸成植物人,医生说活下来希望只有万分之一,唤醒更为渺茫。他的领导和亲人没有放弃,他们根据李XX视工作如命的作风,每天都在他身边念:“XX,首页又出错别字啦”。奇迹终于发生,李XX醒过来了,第一句话:“总编室发现了吗?”

点评:谨以此段子,献给苦逼的互联网编辑们……就为了这个段子,加薪的有木有!!!

【段子4】一朋友去看中医,大夫嘱托他每晚十一点必须睡。隔一周,诸症未除,复诊。中医号脉,正色道:还是晚睡,以后十一点前不睡就不要来看了。友大惊,感叹祖国医学真是博大精深。大夫又道:你昨晚12:14分以后才睡觉。朋友弱弱的问:能号的这么准呀?大夫:我加了你的关注……

点评:嗯,微博火了之后……中医也就神奇了……一切都神奇了……

【段子5】

上联:云计算、云存储、云杀毒、云邮件、云播放器——云里雾里;

下联:谷歌云、微软云、苹果云、脸谱云、亚马逊云——不知所云;

横批:神马都是浮云!

点评:一副对联道出云计算的现状(不多说了,免得也被人说“不知所云”)。

【段子6】问:老板,你做淘宝最放心的是什么啊?答:我最放心的是,从来没有收到过****!耶!

点评:最放心的?还是唯一放心的?

【段子7】

iPhone用户三大爱好:游戏、拍照、发微博。

安卓用户三大爱好:刷机、重启、换电池。

塞班用户三大爱好:摔手机、摔手机、摔手机。

山寨用户三大爱好:凤凰传奇、凤凰传奇、凤凰传奇。

点评:特点太明显鸟。

【段子8】谷歌的CEO拉里·佩奇坐在办公椅上边吃巧克力豆,边和下属视频会议。他说道:“公司缺少手机,买个摩托罗拉吧。”15分钟后,有人在视频那头传话过来:“摩托罗拉已经买下了。”拉里问道:“什么型号的?”下属:“啊?型号?型号?”

点评:本来是想买款手机的,结果却买了个公司。好吧,买就买了吧。生活就是由一个接一个的意外组成的。

【段子9】男人就像蓝牙,你在身边,他就处于连接状态。但你一走开,他就搜寻其他外围设备了!!女人像wi-fi,她们可以看到所有可连接的设备,但会选择最好的一个!!

点评:诺基亚的经典广告词说的好,科技以人为本。所以,科技是要体现人的特性的。手机上同时具备了这两个功能,说明科技也要男女搭配,才会完美。

【段子10】一个看起来并不起眼的中国青年走进美国苹果公司总部,用很不流利的英语对负责人说:“我想应聘为你们的技术顾问,我知道你们在研发中文 Siri 的过程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麻烦,但我能帮你们列举出所有汉语里关于语意模糊,双关等情况。”负责人不屑的说:“年轻人,我凭什么相信你?我甚至还不知道你的名字。”中国青年扶了扶眼镜说:“我叫小明。”

点评:据“刘通社”考证,Siri服务之所以不支持中文,就是惧怕中文的博大精深。有了小明,啥也不用怕了。建议苹果的中文Siri服务命名为“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