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首页|TW首页| 同事录|业界社区
2012-11-21

《诗经·魏风·硕鼠》中说:“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而事实不断印证互联网就是“乐土”互联网促成了无数财富神话:李彦宏、陈天桥、丁磊、张朝阳、马云、马化腾……他们的年龄与身家所形成的反差让人赞叹、艳羡!

当搜狐CEO张朝阳在美国着急找投资的时候,当3721总裁周鸿祎在四通桥下写连自己都不知道如何挣钱的网络实名的时候,当网易CEO丁磊在Sybase写程序的时候,当阿里巴巴CEO马云在长安街预备遣散员工的时候,假如我们当时熟悉他们,一定不会想到他们能有今天的辉煌。

CNNIC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38亿,其中手机网民达到3.88亿,手机首次超越台式电脑成为第一大上网终端。传统互联网是一片创业的乐土,于是我们自然而然地推想移动互联网也是创业乐土。这两年,大到在国家会议中心举办的千人规模的会议,小到车库、咖啡馆里举办的小型会议,只要是移动互联网的会议,一定是人头攒动、人声鼎沸、人满为患。中国的移动互联网正成为创业者扎堆的乐土,许多新锐的移动互联网公司都在拼命做产品,希冀通过一款产品一炮而红。

然而,移动互联网真是创业乐土吗?非也!

首先,起点不同了。

传统互联网是一个跑马圈地的时代,是一个类似美国西部淘金的时代。今天的移动互联网,已没有了十多年前传统互联网的发展机遇。百度CEO李彦宏说:”现在微博很火,但是微博是你的机会吗?我觉得对于绝大多数的创业者来说,微博不是你们的机会,微博是新浪的机会;现在SNS也很多,但它是你的机会吗?它不是你的机会,它是腾讯的机会。”

十年前,大家你一刀我一刀,拼的是刀法;十年后,当你跃马扬刀、呐喊冲杀的时候,突然发现,对手使的是枪,是炮,这仗怎么打?甚至,对方还有核武器呢。

其次,巨头抄你后路怎么办?

《计算机世界》曾经的封面文章《狗日的腾讯》轰动一时。这个标题虽然不可取,但话糙理不糙。去年我在移动社交领域创业融资时,几乎每一个投资人都会问:”如果腾讯也做个类似的,你怎么办?”

怎么办?凉拌。这样的案例,不胜枚举。强大如雷军,即使米聊达到千万级别用户,腾讯一出手,三下五去二,米聊歇菜,天下就是微信的了。

2010年11月6日,小米公司决定做米聊,深度模仿海外颇受欢迎的智能手机语音聊天应用Kik.12月23日米聊发布;半年过去了,米聊用户超过400万。2011年1月腾讯迅速跟进,推出”微信”.时至今日,微信的用户数已破两亿。于是,所有的创业者都必须面对一个问题,如果腾讯做了,怎么办?如果百度做了,怎么办?如果阿里做了,怎么办?

然而,令创业者们防不胜防的是,这个它们已经不再局限于腾讯、百度、阿里这样的互联网巨头,已经不再局限于移动、联通、电信这样的通信巨头……巨头遍地都是,各行各业都来抢饭碗。今年7月,一款中国民航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名为”航旅纵横”的应用上线,数据直接来源于中国民航信息集团最新发布的航班动态,因为信息更加及时准确,还能提供机票真伪检测、座位预先选、储存所有出行记录等功能,目前已迅速秒杀了很多类似的应用。

春天,移动互联网行业的创业者们辛辛苦苦耕种;秋天,巨头们轻轻松松地收获。巨头们奔走相告秋收的喜悦时,在春天耕种的那些创业者们,却在秋天品尝苦涩的果实。这就是很多移动互联网创业的真实写照。

第三,创业成本奇高。

有人会说,创业者们可以绕开巨头,做那些巨头们不愿做或者不屑于去做的领域。没错,这样是没有巨头的威胁,但由于移动互联网的火热,相关人员的薪水高得吓人。有个一年半载开发经验的开发人员,薪水必须一万元起,有个两三年经验者,动辄两三万元。

你也可以自己慢慢培养技术人员。但这个行业发展太快,不容你慢慢培养。即使容你慢慢培养,巨头们一掷千金,你是留不住人的,你是在为巨头培养人才。

当然,创新乏力也是移动互联网产业存在的问题。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说道:”只有那些从不仰望星空的人,才不会跌入坑中。”对于现阶段的移动互联网产业,我用一句时髦话来形容–”仰望星空,脚踏实地”.10年前,我们可以仰望星空,随便指一片云彩,这是我的;10年后,我们只能脚踏实地,更多需要为传统商业服务。创新的火种永不灭,但越来越难。

移动互联网领域,非草根创业者们的乐土。

2012-11-07

有记者打来电话采访,才知道MSN的这档子事。微软将停用MSN客户端服务,以全力支持Skype。微软可能将在未来数月内放弃MSN,现有MSN用户将被整合到Skype中。过去数月来,微软已逐步将MSN转换成Skype的后端平台。目前,Skype中80%的即时通讯消息均由MSN后端处理。

突然想起明天还要参加MSN的一个活动,难道就是沟通这个事?我现在用的是苹果的笔记本电脑,MSN在苹果电脑上的体验较差,所以登录MSN的频次也大大降低。

接受完采访,赶快登陆MSN看看,好友名单中,联机117人,未联机900人。也就是说,大约只有十分之一的MSN好友在线。要知道,我的MSN好友绝大多数都是IT从业者,应该比普通用户的好友在线率要高一些。换句话说,普通用户的好友在线百分比应该是个位数。


第一次用MSN,大抵是2001年的事了。岁月如歌,一晃10年过去了。当初拉我进入MSN世界的那哥们,早已经从一个毛头小伙子变成两个孩子的父亲了。

这就好像一个明星球员在当打之年突然退役,比如姚明,由于伤病原因被迫退役,很是令球迷伤感了一阵子,令媒体失落了一阵子。

虽然微软并未证实放弃MSN的传闻,但微软已经不是第一次干这种事了。今年8月,微软让一张辛苦购得的王牌变成有无皆可的鸡肋,继而彻底抛弃。这张王牌的历史比MSN更悠久,它就是Hotmail,已有16年的历史了。而MSN的历史是13年,而且永远定格了——早在两年多以前,MSN空间服务就已经被关闭了。

从MSN空间到Hotmail,再到传闻中的MSN,微软一次又一次地让曾经炙手可热的产品淡出用户视线,进入历史的尘埃。微软一而再,再而三的让广大用户伤感。好奇的是,微软还能让我们伤感几次?套用一句流行歌词,还有多少伤感可以再来?

从理性的角度看,把MSN集成到Skype很好,整合之后将用户信息导入Skype中,并不会对用户产生太大的影响,这种整合是一种趋势。在一个公司,如果有两个产品是类似性质,整合是不可避免的。

在全球IM市场,MSN是绝对的霸主,占40%的份额。但在中国市场,MSN早已没落。糟糕的用户体验以及登录状态时断时续,导致很多用户早已放弃了MSN。从这个角度看,即便MSN真的退役,对中国用户的影响也并不大。

10多年来,MSN给白领用户的在线生活还是提供了很多方便,很多回忆。现在,一个使用了10多年的东东说没就没了,还是有点失落。最后,默默地说一声:别了,MS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