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首页|TW首页| 同事录|业界社区
2013-03-20

文/刘兴亮

这几天电商领域最热闹的事莫过于1号店对京东的“价格偷袭”——1号店某高管内部邮件流出,宣称为期3天的320数码家电节中,“所有热门机型,都要比京东至少便宜100元!”无独有偶,同居上海的易迅网,近日也高调推出家电城频道,目标直指京东商城和苏宁易购。

飞刀,又见飞刀;价格战,又见价格战!自去年的京东苏宁起,价格战已经成为所有电商谋夺消费者眼球、行业关注度的不二法门。聚美优品、乐蜂网针锋相对的促销战,和这次1号店、易迅网对京东的喊话,背后莫不是“价格战”这把大杀器。

只是,为何1号店和易迅都选择喊话京东?

首先,当然是对既有市场格局的积极应对。手机数码产品起家的京东商城,现已成为国内自营B2C领域当之无愧的老大,尤其在手机数码领域,更是有着消费者的第一认可。选择在手机数码领域挑战京东,是对此部分最具能力消费者的最直接争夺。况且,手机数码也是如今B2C领域的第一大品类,是兵家必争之地。

其次,必须承认,身为行业老大的京东,由于品牌光环和上市盈利需求,其在手机数码领域的价格优势,已经不再明显。反而1号店、易迅等电商新贵因更急需“上位”,在品牌宣传期更舍得让利给消费者。尤其在1号店而言,其已经在食品、饮料、日用品等领域积累了足够优势,在手机、数码下一步“闲棋”,何乐而不为?

当然,“价格战”要想成功,需要有足够的供应商支持,并可形成日后的规模优势,否则“价格战”就成了“宣传战”。此方面,1号店高管宣称,“已经和所有重要的手机品牌达成了JBP战略合作伙伴”,“绝无货源上的顾虑”。聚美301大促的成功也验证了此道理:大促当日,不仅有来自巴黎欧莱雅、高丝、薇姿、The Face Shop等一线美妆品牌的官微道贺,此后又立刻与上述品牌联合发起了“中国化妆品电商真品联盟”,将品牌支持进行到底。

另一个方面,消费者满意度也是1号店、易迅们想上位的必要条件。前几天刘强东内部反思称,“在针对我们员工的批评中,有一点是我非常担忧的,就是服务态度问题”;要把消费者、卖家、供应商都视作我们的客户,要有“主动服务意识”。而1号店,则选择在315宣布,启动小家电领域的“15天无理由退换货”,消费者仅需保证商品、赠品及发票等单据完整,即可“无理由退换货”。这也是中国电商圈的首例。

电商,是互联网行业和传统行业结合最紧密的领域,也是消费者距离切身利益最近的领域。这样的领域,注定硝烟不断。纷争的命脉,主要在两处,一是价格,一是服务。谁能把这两处的活做精细,谁就能笑傲江湖。

2013-03-05

百度2012年 “公司系数”一栏的内部打分是0,这个史无前例的差评引来了业内人士的诸多议论。在笔者看来,这恰恰是百度猛攻移动互联网的一个信号—-原来在移动上取得的所有成绩都不足以自傲,必须视之为零,必须进一步发力移动互联网。

百度强烈的忧患意识并不是没有道理,移动产业已经进入了高速增长期。从近日百度发布的Q4移动趋势报告中不难看出,2012年Q4移动互联网的人均上网时长已首次超过PC,消费者已经无庸置疑的身处移动时代,巨大的变化随时都在悄然发生。在这样的环境下,所有阶段性的一点点成果都是微不足道的。

然而,仔细研究了一下百度Q4移动趋势报告,笔者发现,百度给自己打出的零分并不简单,一方面它是一个向移动互联网发起猛攻的信号弹;另一方面,在忧患的背后,百度有意或无意的掩饰了移动领域已经取得的骄人成绩。至少如下几点,是竞争对手不可忽视的。

1、移动搜索持续突飞猛进

在百度2012年四季度和全年财报电话会议上,有一个信息是:2013年百度将为移动搜索添加新的特色内容,频率几乎为每周一次。从Q4移动趋势报告显示,百度对于移动搜索的布局,已经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移动搜索的刚性需求日趋明显。用户在度过了智能手机的APP尝鲜期之后,百度移动搜索导流站点移动化比例升至80.02%,极有可能在本年度实现超过七成市场份额的终极目标。

2、APP产品强需求应用大幅增长

很多人也许并不相信,一直被认为在移动业务上不思进取的百度,旗下竟然有近40款APP产品。但目前百度的众多APP却普遍存在着杂而不精,弱而不强的特点,而开发时间也明显滞后于主流产品。用户量能达到千万量级的战略性APP仅有百度地图、ES文件浏览器和百度应用中心三款产品,相比于腾讯的微信、手机QQ、手机QQ浏览器、QQ音乐、腾讯视频、手机管家等众多千万甚至亿级产品相形见绌,如何盘活旗下的众多应用产品将是百度所需要努力的重点。

3、百度在移动领域的投资将重点强化。

一年多以来,百度在移动领域的投资仅仅出手三次,分别为魔图、卓大师、和ES文件浏览器。2013年,百度应该加大对移动生态的投资,同时继续加强为APP开发者打造各种工具和功能,、培育健康、规模庞大和快速发展的移动社区。这将是百度能够持续领跑市场的重要砝码之一。

在2013年1月19日,百度借年会公开宣称,“2012年对于百度来说,可能是近些年来最困难、最不容易的一年。中国互联网正在经历从PC向移动的转型,百度必须在移动时代迎来二次腾飞。”

诸多此类的公开论调,让业界普遍持有的观点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百度总有些后知后觉。但竞争对手们如果真的认为百度在移动上面得了零分,那它们就错了。

2013年,业界应该重新审视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