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国大饭店,一年一度的百度世界华丽丽上演。每年的百度世界,都会发布百度这一年来的最重磅的产品,2009年是框计算,2010年是开放平台,2011年是新首页,2012年是七件武器。
每一年的百度世界,我都参加了。每一年的百度世界前夕,百度通常会就当年的议题有个小范围的探讨会,我也基本上都参加了。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让我签了保密协议,在百度世界大会正式发布前不能透露。
从这个小细节就可以看出,今年百度世界所推产品的重要性。今年发布的产品,中文名叫“轻应用”,英文名叫“LIGHTAPP”。
轻应用很轻,但很重要
什么是轻应用呢?百度给出的解释是:“轻应用是无需下载、即搜即用的全功能 App,既有媲美甚至超越native app的用户体验,又具备webapp的可被检索与智能分发的特性,将有效解决优质应用和服务与移动用户需求对接的问题。”
这个解释的优点是很专业,缺点是太专业了。用一句话说就是不下载就能用的APP,或者说是移动端的WebAPP(百度客户端里的WebAPP)。
之前用户怎么获得APP呢?主要是靠各种应用商店。这些应用商店就像当年的hao123一样,展现出来的永远只是那些大网站,小网站很难展示到用户的鼠标前。今天的应用商店里,除了那些头部应用,小应用要分发到用户面前,很难很难。

百度今天公布的数据显示,0.1%的头部应用占去了70%的下载量,99.9%的长尾应用加在一起,仅仅占到了总下载的30%。这个数字很恐怖。
有研究报告显示,每个用户常用的APP只有23个,剩下的应用频次很低,或者只有在特定场景下才会使用。比如黄河母亲峰旅游的APP,只有去的时候才有用,大多数一辈子也就去一两次。即使是一些刚需的应用,比如打车,但由于各地有当地的打车APP,你也不可能全部都安装了。
于是,轻应用就有了它的用武之地。我们手机里的APP,也不再需要那么多了。我的手机里有三四百个APP,绝大多数今晚就把他们干掉。
百度的APP分发战略:NativeAPP+LightAPP
重重砸下19亿美金之后,催生中国互联网历史上金额最大的并购案之后,百度已经成为了最大的NativeAPP的分发渠道。
今天,百度又隆重推出LightAPP的概念,而这个东东,貌似搜索引擎公司去做最合适。于是,理所当然地,百度又将成为LightAPP的最大分发渠道。
头部应用的市场狠狠拿下,长尾应用的市场也尽收囊中。这个吃相虽然很难看,但却是百度的应用分发渠道的战略。这个战略,也是百度要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延续传统互联网时代优势的野心。自此,百度的野心已昭然若揭。
搜索不再是搜索,是服务
搜索已经不再是搜索?是不是危言耸听?
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搜索已经不再是我们过去心目中那个根深蒂固的搜索引擎的模样。用户除了依旧要获取资讯之外,占去更大比例的是要获得某种服务。
轻应用的推出,正是印证了搜索是服务的概念。在一个个的轻应用里,用户可能获得他想要的服务。
文/刘兴亮
微信提问:
我正在寻找创业合作伙伴,阿里巴巴创业时期有十八罗汉,我不需要那么多,只需八大金刚即可。我倾向于在熟人圈子里寻找,可是发现很难找到非常合适的。我该怎么办呢?
刘兴亮答:
一看到这个问题,我立马想到一则唐太宗的故事:
唐太宗让封德彝举荐有才能的人,他过了好久也没有推荐一个人。太宗责问他,他回答说:“不是我不尽心去做,只是当今没有杰出的人才啊!”太宗说:“用人跟用器物一样,每一种东西都要选用它的长处。古来能使国家达到大治的帝王,难道是向别的朝代去借人才来用的吗?我们只是担心自己不能识人,怎么可以冤枉当今一世的人呢?”
借用下唐太宗的话,我们只是担心自己不能识人,怎么可以冤枉周围所有的人呢?
进任何一家寺庙我们都会发现:首先是弥勒佛,笑脸迎客,而在他的北面,则是黑口黑脸的韦陀。但相传在很久以前,他们并不在同一个庙里,而是分别掌管不同的庙。弥勒佛热情快乐,所以来的人非常多,但他什么都不在乎,丢三拉四,没有好好的管理账务,所以依然入不敷出。而韦陀虽然管账是一把好手,但成天阴着个脸,太过严肃,搞得人越来越少,最后香火断绝。
佛祖在查香火的时候发现了这个问题,就将他们俩放在同一个庙里,由弥乐佛负责公关,笑迎八方客,于是香火大旺。而韦陀铁面无私,锱珠必较,则让他负责财务,严格把关。在两人的分工合作中,庙里一派欣欣向荣景象。
选择创业伙伴时,我们不仅要有唐太宗的心态,同时也要有佛祖的知人善用之能。
给我提问的这个朋友寻找创业合作伙伴时“倾向于在熟人圈子里寻找”,这点我是很认同的。为什么这么说呢?
合作伙伴之间最重要的是相互信任,相互尊敬,同时要有一种感觉,一种“爽”的感觉。这种感觉有点像谈恋爱,而且是一场马拉松式的恋爱。因此,初期的创业伙伴最好在熟人圈子里寻找。
因此,很多人选择创业伙伴通常会在配偶、亲戚、同学、同事、同好等等里面寻找。比如Google的创始人是同学关系,当当网的创始人是夫妻关系……
在寻找合作伙伴之前,需要注意什么呢?当然首先是要制定合作目的与目标,这是大前提;其次是规划好合作伙伴的职责,这样才能更好的指导自己去寻找什么样的合作伙伴;第三是要严肃地处理合作过程的投入比例利润分配,这是能够保证合作伙伴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
还有一个点也很重要,也是每一个创业者不想去多想,但又很现实的问题,那就是合作伙伴的退出机制。作为一个创业伙伴来说,这一点很多时候即使抹不开情面,但总比出现问题了再解决要好很多。
努力的寻找吧,学习佛祖的方法,利用每个人的特长,这个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没有最好的,只有适合你的。(刘兴亮)
——关于作者——
@刘兴亮,互联网行业资深观察家。微信每天分享对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经济领域的一些观察和有趣看法。关注后回复 m 可查看作者所有文章。
文/刘兴亮
京东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超越的历史,一部在逆势中不断突破的历史。刘强东用了两招——正品低价和良好的用户体验,让京东一路走来,发展到了今天千亿规模的体量。
快速成长说难也难,说容易也容易。但是,当你体量大到一定阶段之后,要想再保持一个高的增长率,就是一个很大的难题了。这个时候,必须要有新的招数了。
于是,北京九华山庄,京东召开了首届开放平台合作伙伴大会,数百家服装、鞋包、个护化妆、食品、家居等品牌企业负责人前来捧场。
会上,京东首席营销官蓝烨发表了题为“携手京东,共建新大陆”的演讲。这个演讲中,让我感兴趣的是几个点:1、京东开放平台上已经融聚了近3万家合作伙伴,商品品类(SKU)已突破千万大关;2、开放平台就是京东未来发展的基石;3、预计到2016年,京东开放平台的交易占比将从2012年底的20%提升到50%。而彼时京东的体量或将超过数千亿元。
两个要素摆在了所有人的面前。第一个要素,开放平台是支撑京东发展的未来;第二个要素,开放平台要撑起京东的半边天。
现在,你明白了吗?刘强东祭出的让京东继续快速成长的新招数,就是开放平台。换个角度说,开放平台就是京东的新考场,新考验。开放平台的成败,决定着京东的成败。
从现在起,开放平台在京东将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从前,她与自营的关系就是个辅助作用,就是个小媳妇;仅仅过了两三年,小媳妇就熬成婆了,要撑起半边天了。
当天的开放平台大会,刘强东迟到了,中途才到会场。对于京东来说,开放平台也是中途才出席的;对于整个电商行业来说,京东的开放平台也是个迟到的角色。
迟到的刘强东敏锐的给同样的迟到的开放平台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刘强东致辞时开玩笑说,在美国读书大半年,见这么多人,有些害羞。然后就开始抨击垄断,抱怨垄断者的危害。他告诫卖家,单一平台营业额超过50%,都不是好事。最后,刘强东语重心长地说:希望每一个卖家,不要对垄断者抱有希望。
话里话外,刘强东都在影射阿里,建议商家跳出思维定势,要在平台选择上进行更多尝试,商家已拥有众多平台可供选择,而不需要再“留守”于阿里平台。淘宝、天猫平台日益红海化,与其在红海中搏杀,不如尝试京东开放平台这样的新大陆。
京东押宝的开放平台,与其他平台相比,优劣势都很明显。比如,京东一体化的现代物流系统、信息系统、客服系统可以打通电商全价值链的各个环节,使电商渠道整体运营效率得到大幅提高。再比如通过长期“正品低价”的宣传,京东拥有了一大批优质的客户资源……这些,都是京东开放平台的优势,但劣势也很突出,对手的过于强大、卖家的习惯问题、京东的系统工具在智能性互动性上的差距……
京东的开放平台,对于京东来说,意义重大,决定着京东未来的成败。对于电商行业来说,意义也非凡。任何行业的格局发展,都将逐渐从多元竞争过渡到二元对立,电商行业也不例外。
在国内电商行业早期,阿里通过外延平台式的发展占据了很大的市场份额,但随着其他电商的不断成长,必然会出现一个与阿里分庭抗礼的“挑战者”,而京东凭借十年来的快速成长,具备了为商家提供优质供应链服务的能力。双方的成长,对于其他电商企业都是具有借鉴意义的,同时,双方的竞争,也有利于国内电商生态环境和行业经济的发展。
公告:我的微信公众号:liu_xingliang,或微信搜索“刘兴亮”,或扫描下图二维码可关注我。关注后回复 m 可阅读我所有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