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首页|TW首页| 同事录|业界社区
2014-01-30

by刘兴亮(点击标题下名字可关注)

“恭喜发财,红包拿来”。派”红包”是华人春节的一种习俗,深受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

这一历史悠久的习俗,目前正在被互联网颠覆着,从这一个春节开始。让红包飞,已成为网络上的一大壮丽的景观。

马年春节还没到,红包就已经上路了。以前,我们只是面对面给红包,现在,即使远隔千里,红包也立马到手。当然,到手的这个“手”,是手机的“手”。也许,这才是真正的马上发财。

最近,各大互联网公司纷纷推出自己的红包产品,当然,为了方便快捷,红包的派发还是要以社交产品相结合为佳。目前,最为活跃的几家当属腾讯、阿里和盛大公司。

“喝口水的工夫,就错失了两个红包,这口水真是喝不起啊,忒贵了。”昨晚,正在读大学的侄子说。虽然我们俩就坐在一个沙发上,但他“说”的这句话我却不是听到的,而是看到的。春节前,我给我们家建了一个微信群,群名字叫“刘家大院”,十几口人都在里面,昨晚大家都亢奋地抢了一晚上红包。

这种亢奋,不仅是体现在几个晚辈身上,我们兄妹几个也很嗨,当然,我们兄妹是发红包的主力,晚辈们是抢红包的主力,就连古稀之年的老父亲,也加入到了抢红包的阵营中来了。

阿里由于支付宝的基础,红包也很火,甚至还有讨要红包的功能,这个就更添了几分乐趣。盛大的youni,由于可以直接短信,派发红包最为方便,而且盛大官方春节期间豪掷一亿元,来鼓励大家发红包,陈天桥尽显土豪本色。

从马年春节开始,红包这个习俗,即将被互联网颠覆,这种颠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红包将摆脱时空局限。

过去,红包的派发主要局限于面对面的及时派发,但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即使是一家人,也不见得总能团聚一起,更何况其他的亲朋好友。通过互联网工具派发,这些局限将不复存在。

2、红包将推脱数额的尴尬。

红包到底给多少准备多少,这是春节期间困扰每个人的一个不大不小的麻烦。尤其是几年前十几年前,换赞新的零钱,是春节的一个特色,银行的朋友们尤其忙而烦。现在,现金变成了一个个数字。

3、红包已经变成了一种娱乐。

派发红包的由来,本来是长辈给未成年的晚辈,是表示把祝愿和好运带给他们。红包里的钱,只是要让孩子们开心,其主要意义是在红纸,因为它象征好运。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红包慢慢地开始变味,主要意义已经不再是红纸,而在于红纸里面包着的那一张张钞票。

互联网公司的介入,又开始让红包慢慢地回归本质,祝贺和娱乐的成份逐渐加大。通过社交工具发红包、抢红包、讨要红包,将逐渐成为春节期间的一大娱乐。

4、红包的范围在逐渐扩大。

红包,本来就是一种象征意义,主要是送去祝福和好运。但过去由于种种局限,我们只能送给家人和关系非常好的亲戚,以及少量的领导同事、生意伙伴。但使用互联网这个东东后,理论上,红包的范围可以无限大。

过去,互联网颠覆了一个又一个的传统行业和领域,比如电报、信件等。但互联网对红包的颠覆,和对那些传统行业的颠覆是不一样,不是淘汰,而是形式的改进,不变的,依旧是我们浓浓的祝福。

人在路上走,红包网络来,这样的生活确实很嗨。让红包来的更猛烈一些吧,估计我写这样的文章,很多网友忍不住非要通过网络给我发红包了,我就来者不拒,一一笑纳了,哈哈。

2014-01-23

文/刘兴亮

什么是风险投资呢?广义角度来说,风险投资泛指一切具有高风险、高潜在收益的投资。既然要树立一个祖师爷,那这个祖师爷干的投资一定要是风险最高、收益最大。古往今来,谁最符合这个条件呢?

by刘兴亮(点击标题下名字加关注)

自从写了《谁是中国IT行业的祖师爷》一文之后,虽然有褒有贬,但也激发了很多朋友的兴趣,纷纷建言让我来个祖师爷系列。为了朋友们的娱乐大业,今天来一个“谁是风险投资行业的祖师爷”,继续这个好玩的系列作业。

找祖师爷这码子事是很重要的,所以民间一直有“三百六十行,无祖不立”的说法。行业祖师崇拜是民间文化的一个分支,各行业都很重视,视其为本行业的保护神。

什么样的人才会成为祖师爷呢?简单地说,祖师爷们都是些很有名望的人,直接或间接地开创、扶持过本行业。有些人成为祖师爷纯属偶然,有的是后人强行安上去的,有的几个行业共用一个祖师爷,像典当业、算命业、香烛业、蚕业、丝织业都是拿关羽作为祖师爷。有的则是一个行业有好几个祖师爷,像盐业就有管仲、蚩尤、张飞、炎帝等。

祖冲之作为中国IT行业的祖师爷就是被刘兴亮强行安上去的,也不管他老人家是否愿意。今天在这里再给风险投资行业安一个祖师爷。

什么是风险投资呢?广义角度来说,风险投资泛指一切具有高风险、高潜在收益的投资。既然要树立一个祖师爷,那这个祖师爷干的投资一定要是风险最高、收益最大。古往今来,谁最符合这个条件呢?当当当,他就是吕不韦。

吕不韦(约前292年——约前235年),战国末年著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卫国濮阳(今河南濮阳西南)人。

吕不韦同志很早就有了做风险投资的志向。从他与父亲的某次闲谈中我们就可以看出他要立志做一个伟大的风险投资家。话说有一天吕不韦“啪啪的”闲逛归来,问他正在数钱的父亲:“耕田可获利几倍呢?”父亲说:“十倍。”又问:“贩卖珠玉,可获利几倍呢?”父亲说:“百倍。”又问:“立一个国家的君主,可获利几倍呢?”父亲说:“那不可以数计。”

做投资,要的就是这个“不可以数计”。从此,吕不韦同志就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回报的风险投资中去。他看中的投资对象是秦国派到赵国做人质的王子子楚,并通过一系列的手段把他扶植成为秦国的老大。

这一票买卖,完全符合风险投资定义的两个方面。首先是高风险,失败了不仅是倾家荡产,而且还要掉脑袋。其次是高回报,回报就是一个庞大的国家。请问,从那以后,还有哪个风险投资人干的的哪票买卖比这个风险更大、回报更高?

这一次的案例中,吕不韦同志还亲身示范,奠定了风险投资的四个特征和要素:

1、投资对象:主要为初中期发展型企业。

子楚是秦王庶出的孙子,在赵国当人质,他乘的车马和日常的财用都不富足,生活困窘,很不得意。所以后世这个行业的投资对象也主要是处于创业期(start-up)的中小型企业。

2、投资期限:一般3-5年以上,不需要任何担保或抵押。

从吕不韦开始投资子楚,到安国君继位为王、华阳夫人为王后,子楚为太子,前后大约是三四年时间。当了几个月太子,便又提拔为王。这个时间段,便成为后世风投的基本时间段。

3、投资服务:投资决策和供增值服务建立在高度专业化和程序化的基础之上。

这位风险投资的祖师爷通过这么几个程序来包装和加工自己的投资对象:把子楚包装成一个贤人;游说当时秦国太子的宠姬华阳夫人,让她收子楚为义子;把已经怀孕的侍妾送给子楚,进一步笼络他,同时也为自己的子嗣谋划了一个光辉的未来……这些事情,《史记》上的记载虽然只有寥寥几笔,实际上那是相当艰辛、相当专业、相当科学的。

4、投资回报:通过上市、收购兼并或其它方式。

当投资对象子楚成为秦庄襄王,投资人吕不韦当上了丞相、文信侯。年幼的嬴政即位后,吕不韦得到了地位更为尊崇的“仲父”的称号。这时,他的回报就是整个国家,想套什么现就是什么现,想套多少倍就是多少倍。吕不韦让子楚“上市”的方式深深的激励了后来人。于是,当被投资企业增值后,风险投资人往往会通过上市、收购兼并或其它股权转让方式撤出资本,实现增值。

开山立派之余,吕不韦同志还顺便为风险投资行业创造了第一个广为流传的成语——“奇货可居”。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吕不韦同志去做风险投资行业的祖师爷,那是最恰当不过了。从此以后,所有的VC都要在家里和公司等地供着吕不韦的牌位,否则,嘿嘿,哼哼,哈哈。

2014-01-22

前不久结束的京东内部年会上,刘强东深情而又调皮地说,他心里面还有最后一个梦想,这个梦想实现了,他也该退休回家抱孙子去了。

by刘兴亮(点击标题下名字加关注)

前不久结束的京东内部年会上,京东集团创始人兼CEO刘强东向在场的员工代表讲了很多,里面的点很足。

1、过去十年的两次超越

刚刚过去的2013年,对于京东来说很有意义,因为这是京东的第一个十年。这十年,刘强东用一个字来形容,那就是“牛”!他说:“在2004年的时候,我们什么都不是,我们对电子商务一无所知,但在之后的十年,我们却不断超越,实现了一个又一个里程碑。”

这十年里,刘强东引以为傲的是两次超越。第一次超越是“IT数码”领域的超越。2004年,京东做IT数码的时候将新蛋设定为目标。那时,新蛋有团队,有技术,有供应商,什么都有。而京东除了有精神之外,真的一无所有。但是京东从零做起,经过四年的时间,就超过了新蛋。第二次超越是2010年,京东超过了当当、卓越,这也是之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过去十年中,如果要进行互联网公司争议度评比的话,京东的名字一定会非常靠前的。在许多人的眼里,这是一个“奇葩”公司,即使投资人也不能例外。刘强东回忆,在2007年的时候,当时京东的第一轮投资人跟他说:“到了2012年,你们如果能做过十亿人民币我们就很开心了。”

时过境迁,京东实现了一个又一个的超越,很令人唏嘘,值得祝贺。

2、千亿交易额之后,京东靠什么去赢?

回顾过去的10年,刘强东给出了一个评价:“牛”。除了一个又一个的超越,刚刚过去2013年,京东的交易额突破1000亿,甚至CEO还去美国读了半年书……等等这些,自然都是京东牛气的地方。但只有这些,还不够。

我曾经发表过一个观点,说一个电子商务公司要经历四个层面的考验。

第一个层面是“有没有”的问题,如果用户要买的东西你这儿没有,那一切都白搭,这是商品品类的问题,是从无到有的问题。

第二个层面是“贵不贵”的问题,这也是电商给用户最简单粗暴的考验,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的价格战。

第三个层面是“快不快”的问题。由于不是当面交易,所以物流速度是一个很关键的因素。比如我女儿刚出生的那段时间,需要买大量的物件,而且都是急用,那个阶段,我选择的主要是京东,因为送货速度确实很赞。

第四个层面是“爽不爽”的问题。这是一个终极问题,涉及到用户的综合体验。

前三个层面的问题,京东都已基本解决。第一个十年,刘强东真正引以为傲的是业务布局!他说还看不到谁在未来或者说短期内有这个能力和资格超越京东,“那是因为京东过去十年做了很多傻活、笨活、累活、难活、重活,受到无数人的耻笑,别人都看不到,别人不愿意做。当他们有一天明白过来的时候再想来做,根本达不到我们的高度。”

在京东内部,有一个非常知名的倒三角战略,这个战略见下图。

这个倒三角战略中,角上一定是团队。在团队的基础之上,就是京东的财务系统、物流系统和技术系统这三大核心系统。我提到的第三个层面“快”的问题,“快”是京东的核心竞争力之一。这三个系统,最核心的东西就是京东的成本和效率。当然客户不关注这些,客户要的什么?客户要的永远是非常简单的三个要素:产品、价格和服务。消费者来京东,是因为京东没有假货、产品保真,是因为京东的价格便宜、服务优质,这些都是客户能够感知到的,而客户感知不到的是背后非常复杂的体系。

这个非常复杂的体系,才是京东未来的保证。

3、最后一个梦想

刘强东深情而又调皮地说,他心里面还有最后一个梦想,这个梦想实现了,他也该退休回家抱孙子去了。

可以说,刘强东的这最后一个梦极富挑战性。众所周知,互联网行业发展近20年来,曾经不少公司有过国际化的梦想,但迄今为止,没有一家是成功的。其中,大部分人的梦想被现实撞击的支离破碎。

然而,刘强东的梦想还是要国际化。为什么一定要做国际化呢?刘强东坚持认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真正能引以为自豪的一定是来自于商业上的成功、文化上的成功,制度上的成功,而京东作为商业的一分子,应该充满着勇气,满怀着梦想,坚定地走出去。为什么中国企业利润这么微薄?那是因为过去中国三十年的经济发展,我们主要做中间的制造、代工,最前端的品牌端以及最末端的零售端都被国外企业占据了,而这两个环节是产业链最具价值和利润的两端。所以京东的国际化,是要能够为这个国家做点尝试。京东希望能够把中国强大的制造业生产的优质产品,通过京东卖到世界各地。中国品牌、中国制造,具有国际品牌的质量但却拥有更低的价格。

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伟大的梦想。国际化,可谓是所有在本土市场获得成功的互联网公司的集体梦想。

理查德·阿兰·卡斯威尔写过一本畅销书,叫《从成功到卓越》。如果刘强东能够实现这个梦想,那京东也将实现从成功向卓越的迈进。

2014-01-15

文/刘兴亮

昨晚播出了我作为嘉宾的《首席评论》节目,主题是阿Q大战,阿里和腾讯的交锋。往八卦里说,这是一个老男人出尔反尔的话题;往热闹里说,这是马年来临二马相争一槽难容二马的话题;往世俗里说,这是江湖恩怨快意恩仇的话题;往行业里说,这是入口变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必有一战的话题。

美女主持人给出的第一个问题是:2010年6月,马云曾****汇报中表示,“孩子们都玩游戏的话,国家将来怎么办?所以游戏我们一分钱也不投。人家投,我们鼓掌,但我们不做,这是我们的一个原则。”马云还曾公开表态“饿死不做游戏”。你认为是什么原因促使阿里巴巴在今年突袭游戏市场?

关于这个问题,其实,马云同学已经不是第一次食言了,他还曾经说过“绝对不做物流”。食言的互联网大佬海了去了,随手可举很多例子,比如乔布斯曾多次食言,“对手机业务不感兴趣”,“不计划生产平板电脑”等等。国产的食言也不少,比如陈年的“凡客不做女装”,刘强东的“京东5年内不卖图书”,周鸿祎的“奇虎不做杀毒软件”……

所以,这个老男人出尔反尔的话题,就看作一个茶余饭后的谈资好了,谁要当真,谁就傻了。

在商言商,赚钱的事儿,谁会跟钱过不去呢?游戏,永远是互联网行业最直接的、最简单粗暴、盈利模式最清晰的领域,没有之一。

马云觉得这玩意能赚钱,就做了,仅此而已。即使不能立马赚到很多钱,IPO时,也是一个华丽丽的故事啊。游戏的故事,再傻的投资人用脚趾头都能想明白。

如果往热闹里说,那就好玩了。互联网上有句俏皮话,叫做“一山难容二虎,除非一公一母”。现在是一槽难容二马,再加上马年到了,二马给大伙儿助助兴。

你绝对可以把这理解为一场江湖恩怨。PC互联网时代,阿里和腾讯的日子都占着自己的山头,小日子过得十分滋润。但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腾讯抢先拿到第一张移动互联网船票后,马云就抑郁了。我曾经给马云把过脉,他得的是移动互联网焦虑症。本来也就是个普通焦虑症,不料微信5.0上线支付功能后,马云就重度抑郁了。虽然现在微信只有两三千万支付用户,但不出意外的话,微信的支付用户有可能会超过支付宝的用户数,因为微信这玩意儿“随手”啊,重在方便快捷。

自己的后路要被抄,敌人都杀到自己屁股后面了,马云当然不干了,马上推出自己的来往,来对抗微信。马云是个狠角色,打蛇要打七寸,瞄准腾讯最赚钱的领域。于是,阿里也就推出自己的游戏平台,而且打的是分成比例。

这也是所有人喜欢的江湖恩怨。

其实,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二马必有一战。因为用户的行为变了,所以玩法也变了。不像PC互联网时代,山头的划分会那么清晰,各自过各自的小日子。

就拿购物来举例,用户的入口悄悄的在变化。不像过去,浏览器占了很大的比重,但现在不一样,这个入口可能是社交网络,可能是O2O的场景。这也是美丽说蘑菇街冒出来的原因,这也是阿里注资新浪微博的原因。平台化的巨头们,进入全业务时代,尤其当入口变了之后,这一战,在所难免。

当然,目前的双方,还是擦擦枪的阶段,可别走火啊,3Q大战就是前车之鉴。

2014-01-10

文/刘兴亮

有人的地方就有恩怨,有恩怨的地方就有江湖。江湖豪侠,讲究的是快意恩仇。崇尚武侠文化的马云更是如此。

在PC互联网的江湖里,马云和马化腾这二马,虽有小摩擦,但各有山头,跟随者众,聚啸一方,本来都极为快哉,江湖甚是风平浪静。

不料世易时移,转眼间跨入移动互联网江湖,江湖已不再是过去的江湖。挟QQ之积威,持微信之锐矛,马化腾势如破竹地拿了下移动互联网江湖的第一张船票。快意之余,于微信5.0版本上线了支付功能。

本来,马云亦玩闹于微信江湖,忽一日,见到微信有了支付功能,大惊,后门顿感冷风飕飕。近年来,马云已患上一症,名曰移动互联网焦虑症,至见此功能后,病情愈发加重。

问诊于郎中,郎中细细把脉后,开一药方,上书四个草字:以毒攻毒。看到这四个字,马云病情好了一半,立马起床组织人马,紧锣密鼓操练,数日后,“来往”横空出世,剑指微信,势比微信“多一点”。

用来往急急攻打微信之余,马云继续寻找马化腾的的命门。发现除了社交之外,游戏是其重中之重。细细研究之后,终于找出其游戏的破绽,乃在手游之处,开发者辛辛苦苦开发游戏,结果只分到小头,多为十之一二,腾讯切走了十之八九。

继续组织人马,继续紧锣密鼓,数月后,阿里的手游平台浮出水面,直指腾讯的破绽,痛批腾讯游戏垄断之余,表明自己仅仅覆盖成本,抽走两成,剩下的都给了游戏开发者。

虽然是只刚刚操练好的新军,但与腾讯手游两军对阵时,阿里手游平台不是孤军奋战,其左右两翼和后方还有统一账户、支付、虚拟货币、大数据统计、阿里云等数只军队保驾护航,可谓火力凶猛。

数年耕耘,手游行业已处于爆发前夜。且4G助威,智能手机添火,手游节节渐长,2013手游资本市场的持续高温即是明证。除腾讯一家独大外,其余兼处于嗷嗷待哺之势。阿里此时入局做手游平台,撼动憾不动腾讯另说,自能切得蛋糕一块。

社交与游戏,此二刀,刀刀捅向了腾讯的要害。一家独大没看头,两虎相争更有戏。

二马相争,手机游戏江湖风波再起。

2014-01-08

文/刘兴亮

1、并购

榜语:在刘兴亮炮制的2013中国互联网哈哈榜之十大并购中,排名第十的并购案金额都有1.6亿美金之多,排名榜首的更是高达19亿美金,创下了新的纪录。刚刚过去的2013年,可以说是巨头们并购们最为活跃的一个年份,尤其以BAT为代表。

点评:这一年,巨头们不是在并购,就是在并购的路上。

2、大数据

榜语:这一年,不管你有没有意识到,大数据都已经来到我们身边。电商投放广告、物流调度运力、证监会抓老鼠仓、金融机构卖基金、民航节约成本、农民破解猪周期、制片人拍电影……看似毫不相关的事儿,背后都有大数据在发力。随着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对各个领域的渗透越来越深,从政府到企业,从群体到个人,数据的积累与日俱增。4G牌照的发放,又让移动数据通道由“乡村公路”升级为“高速公路”。可以预见,大数据席卷各行各业和人们生活的速度只会越来越快。

点评:虽然大数据喊了有一段时间了,但是2013年,确是中国的“大数据元年”。从今往后,大数据将不仅仅是个新潮概念。

3、BAT

榜语:BAT是百度(Baidu)、阿里巴巴(Alibaba)、腾讯(Tencent)三家公司首字母的合称。在2013中国互联网哈哈榜之十大并购中,BAT就占了其中的8席。BAT,构成了中国互联网的第一集团,也是海外对中国互联网的代名词。

点评:BAT,是中国互联网江湖的一个神秘组织。恨她的人,比爱她的要多;想她的人,比恨她的还要多。

4、互联网金融

榜语:2013年,以余额宝为代表的搅局者大举入侵传统理财市场,互联网与金融的融合在悄然加速。有理由相信,2014年这一领域将有更多“想不到”的事情发生。2013年被称为互联网金融爆发元年,而余额宝更无疑是最具创新力的“弄潮儿”。它的出现告诉人们:啊,原来金融和互联网可以这么玩!而余额宝在创造自身奇迹之时,也极大地激发出这一轮互联网金融热潮。

点评:互联网金融的风口,是头猪都会飞起来。比如苏宁,仅仅一个互联网金融的概念,就让股价猛涨近10块。

5、OTT

榜语:互联网的新概念在近几年一直层出不穷,如2009年的物联网、2010年的云计算。2013年开年后的第一个互联网新概念,实属OTT无疑。其实OTT不能算一个全新的概念,但去年底及年初的几则新闻,却一下将OTT吸引到了公众的眼球之中,成为了热门的概念之一。

点评:OTT本是个体育术语,现在热门程度愣是不及互联网行业,这让体育领域情何以堪啊。体育人士要明白的是,OTT在俺们村里还仅仅是个开始。

6、客厅互联网

榜语:客厅战略,成为2013年的时髦战略。先是智能电视,江湖中大抵有三派,一是以乐视为代表的全能派,样样自己干,打通了任督二脉;二是小米为代表的软硬兼施派;三是爱奇艺为代表的隔山打牛派。后有智能路由器,各大巨头纷纷摩拳擦掌。

点评:一个小小的客厅,在互联网行业,从未如此热闹。

7、4G

榜语:工业和信息化部12月4日正式向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颁发三张4G牌照,均为TD-LTE制式。至此,中国进入高速无线上网时代。

点评:唯一的希望是,4G不要重走3G的老路。

8、可穿戴设备

榜语:今年最为热门的科技领域当属智能可穿戴设备,众多智能穿戴设备纷纷亮相,智能眼镜、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等,将普通装饰变身成科技神器,并标配时尚外观设计,十分抢眼。

点评:这年头,你要是浑身上下没一件可穿戴设备,都不好意思出去见人。

9、自媒体

榜语:自媒体本不是新词,博客时代就是个响亮的词汇了。但以微信为代表的新工具,让自媒体焕发了生命第二春。于是,自媒体又成了香饽饽,各大平台又开始新一轮的抢人运动。

点评:只希望国内的自媒体们,能和国外的自媒体同行一样,体面地活着。

10、比特币

榜语:基于互联网算法的比特币,在这个夏天制造的创富传奇不胫而走。激进的市场行情让部分人产生了虚妄的幻想,他们认为,对传统秩序的挑战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非主权货币的灿烂未来正在加速到来。甚至包括格林斯潘这样的传奇人物,也看好它的未来。过去一年,比特币不仅让世界注意到它的存在,而且也让各国央行们害怕它的激进。年终时,全球各地的央行对其的“围剿”,让比特币迅速成为世界货币的想法变得愈加虚幻。

点评:比特币很美很美。除了很美,我们还能说什么呢?